一种负氧离子机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993612发布日期:2021-07-23 21:06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负氧离子机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负离子机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负离子是带负电荷的单个气体分子和氢离子团的总称,指获得多余电子而带负电荷的氧气离子,它是空气中的氧分子结合了自由电子而形成的,负离子是空气中的分子在高压或强射线的作用下被电离所产生的自由电子大部分被氧气所获得的。

现有技术中的负氧离子机存在缺点,例如,生成负离子气体的过程繁琐,且负离子浓度低,空气净化速度慢,对身体健康的效果不明显。且生产成本高,不利于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离子机及其控制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一种负离子机,包括:

空气压缩装置、负离子产生装置和控制系统;

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空气压缩装置和所述负离子产生装置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空气压缩装置和所述负离子产生装置的开启或关闭;

所述负离子产生装置对接所述空气压缩装置,所述空气压缩装置用于向所述负离子产生装置输入压缩空气,所述负离子产生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压缩空气并生成负离子气体。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压缩装置包括第一进气管路、空气压缩主体和至少一个过滤降噪装置;

所述过滤降噪装置设置在所述空气压缩主体上方,所述第一进气管路用于为所述空气压缩主体输入空气,所述过滤降噪装置包括降噪腔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降噪腔体内的过滤材料;

所述负离子产生装置包括储水腔、发生器本体和第二进气管路;

所述发生器本体设置在所述储水腔内,所述第二进气管路一端连通所述储水腔内部,另一端连通所述空气压缩主体,用于向所述发生器本体输入所述压缩空气;

所述发生器本体包括连通于所述储水腔内部的撞击腔,所述撞击腔的底壁上设置有连通于所述第二进气管路的撞击孔,所述撞击孔用于使由所述第二进气管路输入的压缩空气能冲击所述撞击腔的腔壁,生成负离子气体。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统包括预设信息系统和输入单元;

所述预设信息系统内储存有所述空气压缩装置和所述负离子产生装置对应的运行参数,所述输入单元与所述预设信息系统电性连接,用于使所述空气压缩装置和所述负离子产生装置按照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预设参数进行工作。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外壳组件,所述空气压缩装置与所述负离子产生装置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组件内,所述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组件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外壳组件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上设置有刹停装置。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散热装置,所述第一散热装置设置在所述负离子产生装置顶部,同时位于所述第一外壳组件内。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负离子产生装置还包括内壳,所述内壳设置在所述储水腔内;

所述内壳包括气腔,所述气腔套设在所述第二进气管路连通所述储水腔的一端,所述发生器本体穿设于所述气腔内;

优选地,所述发生器本体还包括台阶孔,所述台阶孔连通于所述撞击孔,所述台阶孔与所述撞击孔的孔径尺寸比例至少为10:1;

优选地,所述撞击腔的两侧开孔,用于连通所述储水腔内部;

优选地,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发生器本体外壁。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壳体组件和换水装置,所述第一壳体组件包覆设置在所述储水腔外;

所述换水装置包括卡接组件和第一弹性组件,所述卡接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组件底部并抵接于所述储水腔,用于能止挡所述储水腔从所述第一壳体组件内脱离;

所述第一弹性组件与所述储水腔外壁弹性连接,用于对所述储水腔积聚势能,使所述储水腔能从所述第一壳体组件内弹出;

优选地,所述卡接组件包括止挡块和止挡开关;

所述止挡块设置在所述储水腔的底部,所述止挡开关与所述止挡块按压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止挡块卡接或脱离所述储水腔。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储水腔的顶部包括挡流板,所述挡流板的表面呈弧状分布同时朝向所述发生器本体设置,和/或

所述储水腔的顶部包括引流板,所述引流板表面包括多个流水孔且表面呈弧状分布,同时朝向所述发生器本体设置;

优选地,还包括盖体和出气装置,所述盖体套设在所述储水腔顶部,所述出气装置设置在所述盖体上,用于输出所述负离子气体;

优选地,所述出气装置包括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设置在所述盖体的腔壁上,用于输出所述负离子气体;

优选地,所述出气装置包括第二出气口和开关,所述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出气口的开启或关闭;

所述第二出气口设置在所述盖体的顶部,用于输出所述负离子气体;

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气管路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进气管路的开启或关闭;

优选地,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储水腔的外壁上,用于加热储水腔内的水。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过滤降噪装置包括第一过滤降噪装置和第二过滤降噪装置;

所述第一过滤降噪装置包括第一降噪腔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降噪腔体内的第一过滤材料;

所述第二过滤降噪装置包括第二降噪腔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降噪腔体内的第二过滤材料;

所述第一降噪腔体和所述第二降噪腔体由所述第一进气管路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降噪腔体的横截面积尺寸和所述第二降噪腔体的横截面积尺寸均大于所述第一进气管路的横截面积尺寸;

优选地,还包括过滤层,所述第一进气管路内至少一处设置有所述过滤层。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壳体组件和弹性支撑装置;

所述空气压缩主体和所述弹性支撑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组件内,所述弹性支撑装置用于为所述空气压缩主体提供弹性支撑;

优选地,所述弹性支撑装置包括第二弹性组件,所述第二弹性组件连接于所述空气压缩主体顶部,使所述空气压缩主体悬挂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组件内;

优选地,所述弹性支撑装置包括第三弹性组件,所述第三弹性组件连接于所述空气压缩主体底部,使所述空气压缩主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组件弹性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散热装置,所述第二散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组件上,并朝向所述空气压缩主体设置,和/或还包括第三散热装置,所述第三散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组件的底部;

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组件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进气管路、空气压缩主体和所述过滤降噪装置的启动或关闭。

一种负离子机的控制方法,使用所述负离子机,进行以下控制:

利用空气压缩装置对空气进行压缩,生成压缩空气;

利用负离子产生装置对所述压缩空气与水进行物理撞击,生成负离子气体。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负离子机,通过空气压缩装置向所述负离子产生装置输入压缩空气,使负离子产生装置能够接收所述压缩空气并高效生成负离子气体。进一步使生成的负离子气体的浓度高且有效期长,能够改善空气质量,进一步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且本发明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有利于大批量生产。

进一步地,通过降噪腔体高效地对空气压缩装置进行降噪,以及通过设置在降噪腔体内的过滤材料高效地对由第一进气管路输入的空气进行过滤,避免空气压缩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噪声过大影响环境,避免空气压缩装置输出的气体过滤不干净,进一步提高空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卡接组件设置在第一壳体组件底部并抵接于储水腔,用于能止挡储水腔从第一壳体组件内脱离,弹性组件与储水腔外壁弹性连接,用于对储水腔积聚势能,使储水腔能从第一壳体组件内弹出。进一步实现了储水腔内水的更换,提高了负离子的空气质量,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挡流板的表面呈弧状分布同时朝向发生器本体设置,和/或引流板表面包括多个流水孔且表面呈弧状分布,同时朝向发生器本体设置。挡流板的设置能够对储水腔内的水起到止挡的作用,引流板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对储水腔内的水进行引流,起到二次止挡的作用,使储水腔内的水从引流板上的流水孔上流回储水腔内。进一步避免储水腔内的水溢出,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单向阀设置在第二进气管路上,用于控制第二进气管路的开启或关闭,单向阀的设置能够避免第二进气管路发生漏水的情况,进一步保证了负离子产生装置的正常使用,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第一弹性组件连接于空气压缩主体底部,使空气压缩主体与第一壳体组件弹性连接。有利于实现空气压缩装置的减震和降噪,对空气压缩主体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1中负离子机的结构立体图;

图2是实施例1中负离子机的内部结构立体图;

图3是实施例1中负离子产生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1中负离子产生装置的结构立体图;

图5是实施例1中储水腔、第二进气管路、换水装置、加热装置和部分第一壳体组件的结构立体图;

图6是实施例1中储水腔、第二进气管路、换水装置和加热装置的结构立体图;

图7是实施例1中发生器本体的第一视角立体图;

图8是实施例1中发生器本体的第二视角立体图;

图9是实施例1中第二进气管路的结构立体图;

图10是实施例1中空气压缩装置的第一立体图(省略控制开关和大部分第二壳体组件);

图11是实施例1中空气压缩装置的第二立体图(省略控制开关和大部分第二壳体组件);

图12是实施例1中第三弹性组件、第三散热装置、第二壳体组件底部和滚轮的结构图;

图13是实施例1中空气压缩装置的第三立体图;

图14是实施例1中滚轮和刹停装置的结构图;

图15是实施例1中负离子机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附图标记:

1-空气压缩装置;2-负离子产生装置;3-控制系统;4-第一进气管路;5-空气压缩主体;6-过滤降噪装置;7-储水腔;8-发生器本体;9-第二进气管路;10-撞击腔;11-撞击孔;12-第一外壳组件;13-滚轮;14-刹停装置;15-第一散热装置;16-内壳;17-气腔;18-台阶孔;19-密封圈;20-第一壳体组件;21-换水装置;22-卡接组件;23-第一弹性组件;24-第一弹簧;25-第一支柱;26-按压组件;27-止挡块;28-止挡开关;29-挡流板;30-引流板;31-盖体;32-第一出气口;33-第二出气口;34-开关;35-单向阀;36-加热装置;37-第一降噪腔体;38-第二降噪腔体;39-第二壳体组件;40-第二弹性组件;41-立柱;42-第三弹性组件;43-减震弹簧;44-第二支柱;45-套盖;46-第二散热装置;47-第三散热装置;48-散热片;49-散热孔;50-控制开关;51-显示界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离子机,包括:

空气压缩装置1、负离子产生装置2和控制系统3,控制系统3与空气压缩装置1和负离子产生装置2电性连接,用于控制空气压缩装置1和负离子产生装置2的开启或关闭。

负离子产生装置2对接空气压缩装置1,空气压缩装置1用于向负离子产生装置2输入压缩空气,负离子产生装置2用于接收压缩空气并生成负离子气体。

具体地,负离子气体包括负氧离子气体。

本实例中,空气压缩装置1包括第一进气管路4、空气压缩主体5和至少一个过滤降噪装置6,过滤降噪装置6设置在空气压缩主体5上方,第一进气管路4用于为空气压缩主体5输入空气,过滤降噪装置6包括降噪腔体以及设置在降噪腔体内的过滤材料。

具体地,过滤材料包括纳米式过滤材料,例如pp灭菌过滤棉,进一步提高空气压缩装置1的空气过滤质量,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第一进气管路4设置有控制阀,控制阀用于开启或关闭第一进气管路4,避免能源的浪费。

负离子产生装置2包括储水腔7、发生器本体8和第二进气管路9,发生器本体8设置在储水腔7内,第二进气管路9一端连通储水腔7内部,另一端连通空气压缩主体5,用于向发生器本体8输入压缩空气。发生器本体8包括连通于储水腔7内部的撞击腔10,撞击腔10的底壁上设置有连通于第二进气管路9的撞击孔11,撞击孔11用于使由第二进气管路9输入的压缩空气能冲击撞击腔10的腔壁,生成负离子气体。

具体地,通过撞击腔10的底壁上设置的连通于第二进气管路9的撞击孔11,使由第二进气管路9输入的空气能通过撞击孔11冲击撞击腔10的腔壁,物理快速地生成负离子气体。进一步使生成的负离子气体的浓度高且有效期长,能够改善空气质量,进一步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且本发明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有利于大批量生产。

本实例中,控制系统3包括预设信息系统和输入单元;

预设信息系统内储存有空气压缩装置1和负离子产生装置2对应的运行参数,输入单元与预设信息系统电性连接,用于使空气压缩装置1和负离子产生装置2按照输入单元输入的预设参数进行工作。

具体地,还包括显示界面51,显示界面51设置在第一外壳组件12上,用于显示输入单元的操作信息。

具体地,输入单元可以是图像识别单元,图像识别单元与预设信息系统电性连接,以使空气压缩装置1和负离子产生装置2按照图像识别单元识别到的预设参数进行工作。

本实例中,还包括第一外壳组件12,空气压缩装置1与负离子产生装置2均设置在第一外壳组件12内,控制系统3设置在第一外壳组件12上。

优选地,第一外壳组件12底部设置有滚轮13,滚轮13上设置有刹停装置14。

具体地,滚轮13的设置能够便捷快速地移动负离子机,不仅能够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还能避免设备在挪动过程中的损坏。

本实例中,还包括第一散热装置15,第一散热装置15设置在负离子产生装置2顶部,同时位于第一外壳组件12内。

如图3-图9所示,本实例中,负离子产生装置2还包括内壳16,内壳16设置在储水腔7内,内壳16包括气腔17,气腔17套设在第二进气管路9连通储水腔7的一端,发生器本体8穿设于气腔17内。

具体地,内壳16为圆柱形。

优选地,发生器本体8还包括台阶孔18,台阶孔18连通于撞击孔11,台阶孔18与撞击孔11的孔径尺寸比例至少为10:1。

具体地,台阶孔18为圆柱形,设置在发生器本体8靠近第二进气管路9的一端。

优选地,撞击腔10的两侧开孔,用于连通储水腔7内部。

优选地,还包括密封圈19,密封圈19设置在发生器本体8外壁。

具体地,第二进气管路9穿设在气腔17里的一端外壁上设置有密封圈19,密封圈19的设置能够保证从空气压缩装置1输入的压缩空气能通过第二进气管路9准确地沿撞击腔10底壁的撞击孔11输入并冲击撞击腔10的腔壁,有利于实现物理生成负离子。

本实例中,还包括第一壳体组件20和换水装置21,第一壳体组件20包覆设置在储水腔7外,换水装置21包括卡接组件22和第一弹性组件23,卡接组件22设置在第一壳体组件20底部并抵接于储水腔7,用于能止挡储水腔7从第一壳体组件20内脱离。

具体地,第一壳体组件20的设置能够对储水腔7和第二进气管路9起到保护和防尘的作用。

第一弹性组件23与储水腔7外壁弹性连接,用于对储水腔7积聚势能,使储水腔7能从第一壳体组件20内弹出。

具体地,第一弹性组件23包括第一弹簧24、第一支柱25和按压组件26,第一弹簧24套设在第一支柱25上,第一支柱25一端设置在储水腔7的外壁上,另一端抵接于第一壳体组件20的内壁,按压组件26可活动地设置在第一壳体组件20上同时与第一支柱25相对设置。使用户能通过按压按压组件26,使储水腔7对第一弹簧24进行挤压,使第一弹簧24积聚势能并将储水腔7从第一壳体组件20内弹出。

优选地,卡接组件22包括止挡块27和止挡开关28,止挡块27设置在储水腔7的底部,止挡开关28与止挡块27按压连接,用于控制止挡块27卡接或脱离储水腔7。

具体地,止挡块27和止挡开关28与弹性组件配合设置,止挡开关28用于控制止挡块27卡接或脱离储水腔7,弹性组件用于配合止挡块27设置,使止挡开关28控制止挡块27脱离负离子发生腔体时,储水腔7能通过弹性组件从第一壳体组件20内弹出。进一步实现储水腔7内水的更换,提高了负离子的空气质量。

本实例中,储水腔7的顶部包括挡流板29,挡流板29的表面呈弧状分布同时朝向发生器本体8设置,和/或储水腔7的顶部包括引流板30,引流板30表面包括多个流水孔且表面呈弧状分布,同时朝向发生器本体8设置。

具体地,挡流板29的表面向下设置有预设的弧状并朝向储水腔7,挡流板29的设置能够对储水腔7内的水起到止挡的作用。引流板30设置在挡流板29的上方,引流板30的表面向上设置有预设的弧度,引流板30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对储水腔7内的水进行引流,起到二次止挡的作用,使储水腔7内的水从引流板30上的流水孔上流回储水腔7内。进一步避免储水腔7内的水溢出,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优选地,还包括盖体31和出气装置,盖体31套设在储水腔7顶部,出气装置设置在盖体31上,用于输出负离子气体。

优选地,出气装置包括第一出气口32,第一出气口32设置在盖体31的腔壁上,用于输出负离子气体。

具体地,第一出气口32可以是管道,管道设置在盖体31的腔壁上,用于输出负离子气体。

优选地,出气装置包括第二出气口33和开关34,开关34用于控制第二出气口33的开启或关闭,第二出气口33设置在盖体31的顶部,用于输出负离子气体。

还包括单向阀35,单向阀35设置在第二进气管路9上,用于控制第二进气管路9的开启或关闭。

具体地,单向阀35的设置能够避免第二进气管路9发生漏水的情况,进一步保证了负离子产生装置2的正常使用。

优选地,还包括加热装置36,加热装置36设置在储水腔7的外壁上,用于加热储水腔7内的水。

具体地,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加热装置36自动开启,将储水腔7内的水加热到35℃并停止加热。

如图10-图14所示,本实例中,过滤降噪装置6包括第一过滤降噪装置和第二过滤降噪装置,第一过滤降噪装置包括第一降噪腔体37以及设置在第一降噪腔体37内的第一过滤材料,第二过滤降噪装置包括第二降噪腔体38以及设置在第二降噪腔体38内的第二过滤材料。第一降噪腔体37和第二降噪腔体38由第一进气管路4连通。

优选地,第一降噪腔体37的横截面积尺寸和第二降噪腔体38的横截面积尺寸均大于第一进气管路4的横截面积尺寸。

优选地,还包括过滤层,第一进气管路4内至少一处设置有过滤层。

本实例中,还包括第二壳体组件39和弹性支撑装置,空气压缩主体5和弹性支撑装置设置在第二壳体组件39内,弹性支撑装置用于为空气压缩主体5提供弹性支撑。

具体地,第一降噪腔体37和第二降噪腔体38分别通过立柱41设置在第二壳体组件39上,同时位于空气压缩主体5上方。

优选地,弹性支撑装置包括第二弹性组件40,第二弹性组件40连接于空气压缩主体5顶部,使空气压缩主体5悬挂设置在第二壳体组件39内。

具体地,第二弹性组件40可以是第二弹簧,空气压缩主体5通过第二弹簧悬挂安装在第二壳体组件39内,有利于实现空气压缩装置1的减震,避免在运行过程中空气压缩装置1由于震动发生损坏的现象,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了维护设备的成本。

优选地,弹性支撑装置包括第三弹性组件42,第三弹性组件42连接于空气压缩主体5底部,使空气压缩主体5与第二壳体组件39弹性连接。

具体地,第三弹性组件42可以是减震弹簧装置,空气压缩主体5通过减震弹簧装置设置在空气压缩主体5底部并承载空气压缩主体5,对空气压缩主体5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在运行过程中空气压缩装置1由于震动发生损坏的现象。

具体地,减震装置包括多个减震弹簧组件,每个减震弹簧组件包括减震弹簧43、第二支柱44和套盖45,第二支柱44设置在第二壳体组件39的底部位置,套盖45与空气压缩主体5的底部连接,减震弹簧43穿设在第二支柱44上,同时减震弹簧43一端抵接于第二壳体组件39的底部位置,另一端抵接于套盖45。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散热装置46,第二散热装置46设置在第二壳体组件39上,并朝向空气压缩主体5设置,和/或还包括第三散热装置47,第三散热装置47设置在第二壳体组件39的底部。

具体地,第二散热装置46包括散热风扇,散热风扇的背面扇叶朝向空气压缩主体5设置。第三散热装置47包括散热片48,散热片48设置在第二壳体组件39的底部,散热片48包括多个散热孔49。

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开关50,控制开关50设置在第二壳体组件39上,用于控制第一进气管路4、空气压缩主体5和过滤降噪装置6的启动或关闭。

一种负离子机的控制方法,使用负离子机,进行以下控制:

利用空气压缩装置1对空气进行压缩,生成压缩空气;

利用负离子产生装置2对所述压缩空气与水进行物理撞击,生成负离子气体。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负离子机,通过空气压缩装置向负离子产生装置输入压缩空气,使负离子产生装置能够接收压缩空气并高效生成负离子气体。进一步使生成的负离子气体的浓度高且有效期长,能够改善空气质量,进一步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且本发明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有利于大批量生产。

优选地,通过降噪腔体高效地对空气压缩装置进行降噪,以及通过设置在降噪腔体内的过滤材料高效地对由第一进气管路输入的空气进行过滤,避免空气压缩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噪声过大影响环境,避免空气压缩装置输出的气体过滤不干净,进一步提高空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卡接组件设置在第一壳体组件底部并抵接于储水腔,用于能止挡储水腔从第一壳体组件内脱离,弹性组件与储水腔外壁弹性连接,用于对储水腔积聚势能,使储水腔能从第一壳体组件内弹出。进一步实现了储水腔内水的更换,提高了负离子的空气质量,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优选地,挡流板的表面呈弧状分布同时朝向发生器本体设置,和/或引流板表面包括多个流水孔且表面呈弧状分布,同时朝向发生器本体设置。挡流板的设置能够对储水腔内的水起到止挡的作用,引流板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对储水腔内的水进行引流,起到二次止挡的作用,使储水腔内的水从引流板上的流水孔上流回储水腔内。进一步避免储水腔内的水溢出,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优选地,单向阀设置在第二进气管路上,用于控制第二进气管路的开启或关闭,单向阀的设置能够避免第二进气管路发生漏水的情况,进一步保证了负离子产生装置的正常使用,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第一弹性组件连接于空气压缩主体底部,使空气压缩主体与第一壳体组件弹性连接。有利于实现空气压缩装置的减震和降噪,对空气压缩主体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离子机及其控制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

本实施例中,负离子产生装置2与空气压缩装置1分开设置,负离子产生装置2设置在外部基座上,外部基座可以是沙发类座椅,用户坐在沙发上,负离子产生装置2用于给用户提供负离子气体。

而实施例1中,包括第一外壳组件12,空气压缩装置1与负离子产生装置2均设置在第一外壳组件12内,控制系统3设置在第一外壳组件12上。

故与本实施例有所区别。

本实施例的其它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