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

文档序号:25993289发布日期:2021-07-23 21:06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以慢性关节病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ra主要侵犯四肢小关节,呈对称性发作,常表现为受累关节肿胀疼痛、活动不利;其主要的病理变化是关节滑膜炎性细胞浸润、血管翳形成,晚期关节软骨及骨组织破坏导致关节强直、畸形,活动功能严重障碍,劳动能力完全丧失。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女性多发,女:男患病比例约为3:1,本病多发于30~50岁女性;我国大陆地区的ra发病率约为0.2%-0.4%。这种病因尚不明确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致残率非常高,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期寿命。一般类风湿关节炎在发病的最初2年内会出现关节损害,约占病人的75%;通常在10年内无法工作或不能胜任正常量工作约为发病者30%,这样增加了社会和国家的负担。

ra起病隐匿,表现复杂多样,其病因病机尚不明确,目前认为ra可能与遗传、感染、环境等因素有关。目前治疗ra的方法有限,且不能完全治愈,只能控制病情的进展。现阶段其主要西药治疗是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洛索洛芬、双氯芬酸、塞来昔布等缓解疼痛和急性炎症;糖皮质激素类可迅速改善关节肿痛;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甲氨喋呤、柳氮磺吡啶、来氟米特等可减少和控制骨破坏;植物药制剂:雷公藤、青藤碱、白芍总苷能改善关节肿痛,但对骨破坏控制尚不明确;以上各类药物副作用均较大,也不能完全治愈疾病。随着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及免疫技术的发展,风湿病学获得长足的发展;生物制剂的出现为ra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但生物制剂价格昂贵,且疗程较长,远远超过一般病人的经济能力,开发一种符合我国国情治疗药物,是当前的主要任务。

中医古籍中并没有对类风湿关节炎明确记载,但中医学认为其属于“痹证”范畴。《素问·痹证》指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明确指出了痹证的病因以风、寒、湿三气为主。《类证治裁·痹证》载:“诸痹……良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内袭,正气为内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涩,久而成痹。”《医林绳墨》中曰:“大率痹由气血虚弱、荣卫不能和通,致令三气乘于腠理之间。”指出营卫失和在痹证的发病中至关重要。本病主要是本虚表实,内有脏腑虚弱、气血不足,营卫失和,外感风寒湿热之邪,内侵留滞于筋骨关节,之损伤肝肾,内舍于脏腑而引发。其病位在筋骨,与肝脾肾密切相关。经过几千年来临床实践积累,中医药疗法治疗痹病有丰富的经验,在临床上获得较好的疗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桂枝9~15重量份、附子30~60重量份、芍药15~30重量份、甘草6~9重量份、大枣9~15重量份、生姜9~15重量份。

本发明的方解:桂枝: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经通脉。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经闭症瘕。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芍药:主治腹中虚痛,骨痛。甘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大枣:补气补血,养血安神,排毒养肝。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本发明将桂枝、附子、芍药、甘草、大枣、生姜相配伍,方中桂枝善温通经脉,又能散寒止痛;附子火助阳,散寒止痛,补温经通络;芍药养血敛阴、和营止痛;生姜、大枣、炙甘草益气健脾,和卫固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方由桂枝汤、桂枝附子汤组合而成,方中桂枝善温通经脉,又能散寒止痛;附子散寒止痛,补火助阳,温经通络,为通十二经纯阳之品,《本草汇言》称其为通关节之猛药,两药配伍相得益彰,辛温通阳、发散作用更强,两药合用温通内外、由内及表,故有温通宣痹、散寒止痛之功效;芍药苦酸甘,养血敛阴、和营止痛,与桂枝相合,一营一卫,一收一散,起到调和营卫功效;芍药之酸,收敛津液而益荣,附子之辛温,固阳气而补卫,两药合用,起到扶阳益阴之效、生姜、大枣、炙甘草益气健脾,和卫固表。共奏温阳散寒,调和营卫,祛风化湿之功效。

经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本发明所述中药配方具有温阳通络、调和营卫的功效,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非常好的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所述内容。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桂枝9g、附子30g、芍药30g、甘草6g、大枣9g、生姜5g。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桂枝15g、附子60g、芍药15g、甘草9g、大枣15g、生姜9g。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桂枝12g、附子45g、芍药20g、甘草8g、大枣12g、生姜13g。

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服用方法:采用常规方法煎服,每付药服用一天,每天两次。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参照2009年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提出了新的ra分类标准和评分系统或美国风湿病协会(ara)1987年修订的ra诊断标准:

1.2009年(acr/eular)ra分类标准和评分系统:

根据关节受累情况、血清学指标、滑膜炎持续时间和急性时相反应物4个部分进行评分,总得分≥6分,可诊断ra。

2.1987年修订的美国风湿病协会(ara)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要点:

①晨僵至少1h,≥6周;

②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肿,≥6周;

③腕、掌指或近端指间关节肿,≥6周;

④对称性关节肿,≥6周;

⑤类风湿结节;

⑥类风湿因子阳性;

⑦手x线变化(至少有骨质疏松或关节间隙狭窄)。

只要有以上4条或4条以上者,即可诊断为ra。

临床资料

试验一:中药联合西药治疗肾虚寒凝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研究

试验方法:

选取61例病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肾虚寒凝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口服甲氨蝶呤片10mg/周,疼痛较剧烈时口服双氯芬酸25mg,tid。治疗组:在口服西药基础上加中药(桂枝9g、附子30g、芍药30g、甘草6g、大枣9g、生姜5g),采用常规方法煎服,每付药服用一天,每天两次,治疗一个月。

治疗效果:

经过1个月的治疗,治疗组及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关节压痛、关节肿胀、晨僵时间及握力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情况

注:治疗前后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结论:本发明所述中药可明显改善类风湿关节炎肾虚寒凝型患者的关节压痛、关节肿胀、晨僵时间、握力及症状,且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试验二:中药对肾虚寒凝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炎症的影响

试验方法:

选取60例病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肾虚寒凝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口服甲氨蝶呤片10mg/周,疼痛较剧烈时口服双氯芬酸25mg,tid。治疗组:在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中药(桂枝15g、附子60g、芍药15g、甘草9g、大枣15g、生姜9g),采用常规方法煎服,每付药服用一天,每天两次,治疗一个月。

治疗效果:

经过1个月的治疗,治疗组及治疗组血沉、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

注:治疗前后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结论:本发明所述中药可明显降低血沉、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且优于单纯使用西药。

试验三:中药对风寒湿痹cia大鼠炎症的影响

试验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选取10只为正常组,其余大鼠采用ⅱ型胶原诱导加风寒湿环境因素刺激制备风寒湿痹ra大鼠模型,并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桂枝白芍组、桂枝附子组、甲氨喋呤组,各组10只分别灌胃给药每天1次,根据临床常用剂量(桂枝20g、白芍20g、附子30g)按“人和大鼠之间体表面积折算”等效剂量灌胃给药,连续给药21天。观察大鼠关节炎指数(ai)、足爪容积变化情况,检测血清tnf-α、il-6水平。

治疗效果:

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i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在给药前、给药7、14天各药物组大鼠a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给药14天后,给药组大鼠ai评分有下降趋势;在给药21天,桂枝白芍、桂枝附子及甲氨喋呤组大鼠ai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给药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各组cia大鼠ai比较(分,)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在给药前及给药7、14、21天,模型组大鼠后爪容积均大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药前各药物组大鼠后爪容积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给药7、14天时,各药物组大鼠后爪容积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21天时,桂枝白芍、桂枝附子及甲氨喋呤组大鼠后爪容积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各给药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各组cia大鼠后爪容积比较(ml,)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il-6水平比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桂枝白芍、桂枝附子及甲氨喋呤组大鼠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详见表4

表4各组大鼠血清tnf-α、il-6水平比较(pg/ml,)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结论:桂枝白芍、桂枝附子配伍对风寒湿痹cia大鼠关节炎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