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囊式胸腔按压促排痰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34814发布日期:2021-07-06 18:43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囊式胸腔按压促排痰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囊式胸腔按压促排痰设备。



背景技术:

呼吸道疾病是人类的常见病、多发病、危害人类健康,痰液的潴留对机体带来危害,并促进呼吸道内微生物繁殖、滋生,导致疾病恶化,加重感染。同时痰液较多、粘稠时,会阻塞支气管,引起缺氧甚至肺不张。老年人、胸部手术后、长期卧床者等人群,如果痰量较多时,合理的促排痰,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疾病早日恢复;现有的促排痰设备,其挤压方式以及作用力的方向一般垂直作用于胸腔,促排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气囊式胸腔按压促排痰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囊式胸腔按压促排痰设备,包括底座和外马甲,底座顶部安装有机体,所述机体的内部安装有外壳,外壳的内壁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凸轮,凸轮的一侧设有活塞杆,活塞杆滑动连接在安装在外壳内壁的气缸,且活塞杆位于气缸内部的一端连接有前活塞,前活塞滑动连接在气缸内壁,活塞杆上套接有弹簧,气缸的侧壁连通有出气管,出气管的另一端贯穿外壳并连接有通管,通管的两端均连接有接嘴,接嘴通过通气管与内胆气囊连通,内胆气囊位于外马甲的内层。

优选地,所述气缸远离活塞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杆,螺杆位于气缸内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滑动连接在气缸内壁的后活塞,出气管位于后活塞和前活塞之间。

优选地,所述活塞杆靠近凸轮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轮。

优选地,所述内胆气囊包括内马甲,内马甲内由下至上等距设有膨胀式气囊,且相邻两个膨胀式气囊之间通过通气管连通,位于最下方的膨胀式气囊上设有进气口,进气口内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与通气管连接。

优选地,所述内马甲和外马甲通过魔术贴实现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与通气管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膨胀式气囊的宽度由下至上依次减小。

优选地,所述外马甲的前侧开口通过扣带连接。

优选地,所述外马甲的肩部的肩带分为前肩带和后肩带,前肩带和后肩带可分离,且前肩带和后肩带通过魔术贴进行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万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在电机带动凸轮转动时,凸轮在弹簧的配合下,带动活塞杆和前活塞往复移动,在此过程中,通过压缩气体,使膨胀式气囊由下至上间歇性依次膨胀和萎缩,从而挤压病人胸腔,达到促排痰的目的,同时通过螺杆可调节后活塞和前活塞之间的间距,进而改变它们之间体积的大小,当该体积变小时,前活塞的行程始终不变,从而气缸排出的气体压力就越大,膨胀式气囊膨胀响应就越快,可适用不同病人的情况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为了更具体直观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胆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气动结构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气动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机体1、底座2、通气管3、外马甲4、后肩带5、内胆气囊6、扣带7、连接管8、进气口9、膨胀式气囊10、通气管11、外壳12、电机13、凸轮14、出气管15、接嘴16、气缸17、活塞杆18、前活塞19、后活塞20、螺杆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气囊式胸腔按压促排痰设备,包括底座2和外马甲4,底座2顶部安装有机体1,机体1的内部安装有外壳12,外壳12的内壁连接有电机13,电机13的输出端连接有凸轮14,凸轮14的一侧设有活塞杆18,活塞杆18滑动连接在安装在外壳12内壁的气缸17,且活塞杆18位于气缸17内部的一端连接有前活塞19,前活塞19滑动连接在气缸17内壁,活塞杆18上套接有弹簧,气缸17的侧壁连通有出气管15,出气管15的另一端贯穿外壳12并连接有通管,通管的两端均连接有接嘴16,接嘴16通过通气管3与内胆气囊6连通,内胆气囊6位于外马甲4的内层。

其中,气缸17远离活塞杆18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杆21,螺杆21位于气缸17内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滑动连接在气缸17内壁的后活塞20,出气管15位于后活塞20和前活塞19之间,在电机13带动凸轮14转动时,凸轮14在弹簧的配合下,带动活塞杆18和前活塞19往复移动,在此过程中,通过压缩气体,使内胆气囊6间歇性膨胀,从而挤压病人胸腔,达到促排痰的目的,而且通过螺杆21可调节后活塞20和前活塞19之间的间距,进而改变它们之间体积的大小,当该体积变小时,前活塞19的行程始终不变,从而气缸17排出的气体压力就越大,膨胀式气囊10膨胀响应就越快,可适用不同病人的情况进行调节。

活塞杆18靠近凸轮1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轮,通过设置转轮,可将活塞杆18与凸轮14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降低摩擦。

内胆气囊6包括内马甲,内马甲内由下至上等距设有膨胀式气囊10,且相邻两个膨胀式气囊10之间通过通气管11连通,位于最下方的膨胀式气囊10上设有进气口9,进气口9内连接有连接管8,连接管8与通气管3连接,这样的排布可保证气体由下至上依次膨胀,可将胸腔的痰液上压,相对垂直挤压胸腔,效果更好,膨胀式气囊10的宽度由下至上依次减小,由于痰液处于上胸腔,将这部分的膨胀式气囊10设置的越密集,其作用力也就越密集,通过提升力的分布来提高促排的效率。

内马甲和外马甲通过魔术贴实现可拆卸连接,方便拆卸,进行清洗,连接管8与通气管3螺纹连接,便于拆卸,外马甲4的前侧开口通过扣带7连接,类似于书包带一样,方便打开,以及调节长度,适应不同身材的病人,外马甲4的肩部的肩带分为前肩带和后肩带5,前肩带和后肩带5可分离,且前肩带和后肩带5通过魔术贴进行连接,适用不同肩厚的人,底座2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万向轮,方便移动。

本案中,在电机13带动凸轮14转动时,凸轮14在弹簧的配合下,带动活塞杆18和前活塞19往复移动,在此过程中,通过压缩气体,使膨胀式气囊10由下至上间歇性依次膨胀和萎缩,从而挤压病人胸腔,达到促排痰的目的,同时通过螺杆21可调节后活塞20和前活塞19之间的间距,进而改变它们之间体积的大小,当该体积变小时,前活塞19的行程始终不变,从而气缸17排出的气体压力就越大,膨胀式气囊10膨胀响应就越快,可适用不同病人的情况进行调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气囊式胸腔按压促排痰设备,包括底座(2)和外马甲(4),底座(2)顶部安装有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内部安装有外壳(12),外壳(12)的内壁连接有电机(13),电机(13)的输出端连接有凸轮(14),凸轮(14)的一侧设有活塞杆(18),活塞杆(18)滑动连接在安装在外壳(12)内壁的气缸(17),且活塞杆(18)位于气缸(17)内部的一端连接有前活塞(19),前活塞(19)滑动连接在气缸(17)内壁,活塞杆(18)上套接有弹簧,气缸(17)的侧壁连通有出气管(15),出气管(15)的另一端贯穿外壳(12)并连接有通管,通管的两端均连接有接嘴(16),接嘴(16)通过通气管(3)与内胆气囊(6)连通,内胆气囊(6)位于外马甲(4)的内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囊式胸腔按压促排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17)远离活塞杆(18)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杆(21),螺杆(21)位于气缸(17)内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滑动连接在气缸(17)内壁的后活塞(20),出气管(15)位于后活塞(20)和前活塞(19)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囊式胸腔按压促排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18)靠近凸轮(1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囊式胸腔按压促排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气囊(6)包括内马甲,内马甲内由下至上等距设有膨胀式气囊(10),且相邻两个膨胀式气囊(10)之间通过通气管(11)连通,位于最下方的膨胀式气囊(10)上设有进气口(9),进气口(9)内连接有连接管(8),连接管(8)与通气管(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囊式胸腔按压促排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马甲和外马甲通过魔术贴实现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囊式胸腔按压促排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8)与通气管(3)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气囊式胸腔按压促排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式气囊(10)的宽度由下至上依次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气囊式胸腔按压促排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马甲(4)的前侧开口通过扣带(7)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气囊式胸腔按压促排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马甲(4)的肩部的肩带分为前肩带和后肩带(5),前肩带和后肩带(5)可分离,且前肩带和后肩带(5)通过魔术贴进行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气囊式胸腔按压促排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万向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囊式胸腔按压促排痰设备,包括底座和外马甲,底座顶部安装有机体,所述机体的内部安装有外壳,外壳的内壁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凸轮,凸轮的一侧设有活塞杆。本发明结构简单,在电机带动凸轮转动时,凸轮在弹簧的配合下,带动活塞杆和前活塞往复移动,在此过程中,通过压缩气体,使膨胀式气囊由下至上间歇性依次膨胀和萎缩,从而挤压病人胸腔,达到促排痰的目的,同时通过螺杆可调节后活塞和前活塞之间的间距,进而改变它们之间体积的大小,当该体积变小时,前活塞的行程始终不变,从而气缸排出的气体压力就越大,膨胀式气囊膨胀响应就越快,可适用不同病人的情况进行调节。

技术研发人员:方雅慧;张盛昭;张涛;戚俊;王季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贺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01
技术公布日:2021.07.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