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骨中段接骨板

文档序号:26139636发布日期:2021-08-03 14:23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锁骨中段接骨板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锁骨中段接骨板。



背景技术:

锁骨呈s形,架于胸骨柄与肩峰之间。是连接下、上肢与躯干之间的唯一骨性骨架。锁骨位于皮下,表浅,受外力作用时容易发生骨折,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2.6%~5%,其中锁骨中段骨折约占整个锁骨骨折的2/3,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壮年。内固定治疗是锁骨骨折治疗的一种方式,在内固定治疗方式中,钉板系统是最常用的内固定方式之一。内固定治疗方式原理为在骨折断端处切口,放置接骨板,使接骨板横跨骨折位置,使用螺钉将接骨板固定于骨折远近两端而使骨折断端处的骨骼获得有效固定。因此,接骨板的外形与骨骼表面形状相似,并且开设有用于穿设螺钉的螺钉孔。目前市面上锁骨接骨板有数个或数十个系列产品,产品的基外形相似,大小规格不同。虽该类接骨板降低了研发和制造成本兼顾锁骨基本解剖结构等,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以往手术都是通过先拼凑好骨折块,尽量将骨折部位先达到近乎解剖复位,然后,直接放置接骨板在骨折部位的合适位置。但一般骨折都是短缩移位,周围韧带、肌肉、肌腱的牵拉,很不稳定,很难复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骨中段接骨板,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锁骨中段接骨板,包括接骨板本体,所述接骨板本体两端为梭形结构,所述梭形结构的顶端为圆弧形,所述接骨板本体的中间为s形结构,所述接骨板本体分为近胸锁关节段和近肩锁关节段,所述近胸锁关节段上设有近胸克氏针孔、近胸锁定孔和滑动孔,所述近胸克氏针孔位于近胸锁关节段的端部,所述近胸锁定孔位于近胸克氏针孔和滑动孔之间,所述近肩锁关节段上设有近肩锁定孔,所述近肩锁定孔设有多个,相邻的近肩锁定孔之间设有近肩上克氏针孔,所述近肩锁关节段的端部设有近肩下克氏针孔。

优选地,所述接骨板本体的两端均开有4个贯通凹槽,所述贯通凹槽均匀的开于接骨板本体两侧,所述贯通凹槽分为近胸贯通凹槽和近肩贯通凹槽,所述近胸贯通凹槽位于滑动孔两端两侧,近肩贯通凹槽位于近肩上克氏针孔两侧。

优选地,所述近肩锁关节段背面开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对称位于近肩锁关节段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弧形凹槽分布于近胸贯通凹槽和近肩贯通凹槽之间,位于近肩上克氏针孔两侧。

优选地,所述近肩锁定孔设有8个,所述近肩上克氏针孔设有7个,所述近肩锁定孔和近肩上克氏针孔沿近肩锁关节段等距分布,所述近肩贯通凹槽位于最外侧2个近肩上克氏针孔两侧。

优选地,所述接骨板本体的边缘为光滑曲面结构。

优选地,所述近胸锁定孔和近肩锁定孔均为全螺纹单孔。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装置设置有克氏针孔可以用于临时固定,使用两端克氏针孔能够准确把接骨板定位在骨面上,靠近两端克氏针孔更多的用于软组织修复,中间部位的克氏针孔更多的用于小骨折块的丝线捆扎固定,同时也可以用于点式复位钳钳夹临时固定,并且远离骨折端克氏针孔克氏针固定,配合滑动孔对骨折移位进行微调,以达到解剖复位利于骨折恢复;近胸锁关节段设置滑动孔,保证骨折长度,因为骨折后,骨折一般会短缩,在两端都有螺钉固定情况下,可以依托接骨板对骨折进行复位,配合远离骨折端克氏针孔克氏针微调,保持锁骨原来的解剖后在拧紧滑动孔。且在拧紧滑动孔后,在另一端拧紧锁定孔时,能够保持滑动孔所在端不会翘起,同时方便滑动孔外侧端锁定螺钉的无张力锁定;接骨板本体正面无弧形凹槽,且背面弧形槽深度较浅,曲率半径较大,提高了接骨的易塑性,保证了接骨板整体结构稳定可靠,并且减少了骨皮质周围血运的破坏,使骨折更容易愈合;所有锁定孔均为全螺纹单孔,增加锁定螺钉和锁定孔螺纹的接触面积,增强接骨板与锁定螺钉系统的角稳定性,同时避免临床操作医生缺乏经验导致二次骨折、骨质破坏等不良后果,避免增加医源性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背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侧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1-接骨板本体,2-梭形结构,3-近胸锁关节段,4-近肩锁关节段,5-近胸克氏针孔,6-近胸锁定孔,7-滑动孔,8-近肩锁定孔,9-近肩上克氏针孔,10-近肩下克氏针孔,11-弧形凹槽,12-近胸贯通凹槽,13-近肩贯通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锁骨中段接骨板,包括接骨板本体1,所述接骨板本体1两端为梭形结构2,所述梭形结构2的顶端为圆弧形,以便接骨板插入,方便术者操作,减少软组织激惹,所述接骨板本体1的中间为s形结构,所述接骨板本体1分为近胸锁关节段3和近肩锁关节段4,所述近胸锁关节段3上设有近胸克氏针孔5、近胸锁定孔6和滑动孔7,所述近胸克氏针孔5位于近胸锁关节段3的端部,所述近胸锁定孔6位于近胸克氏针孔5和滑动孔7之间,所述近肩锁关节段4上设有近肩锁定孔8,所述近肩锁定孔8设有多个,相邻的近肩锁定孔8之间设有近肩上克氏针孔9,所述近肩上克氏针孔9多用于小骨折块的丝线捆扎固定,同时也可以用于点式复位钳钳夹临时固定,同时可配合远离骨折端克氏针孔克氏针微调以达到解剖复位,利于骨折恢复,所述近肩锁关节段4的端部设有近肩下克氏针孔10,所述近肩下克氏针孔10和近胸克氏针孔5配合可准确把接骨板定位在骨面上。

实施例2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锁骨中段接骨板,包括接骨板本体1,所述接骨板本体1两端为梭形结构2,所述梭形结构2的顶端为圆弧形,以便接骨板插入,方便术者操作,减少软组织激惹,所述接骨板本体1的边缘为光滑曲面结构,减少与软组织摩擦,降低术后不适感,所述接骨板本体1的中间为s形结构,所述接骨板本体1分为近胸锁关节段3和近肩锁关节段4,所述近胸锁关节段3上设有近胸克氏针孔5、近胸锁定孔6和滑动孔7,所述近胸克氏针孔5位于近胸锁关节段3的端部,所述近胸锁定孔6位于近胸克氏针孔5和滑动孔7之间,所述近肩锁关节段4上设有近肩锁定孔8,相邻的近肩锁定孔8之间设有近肩上克氏针孔9,所述近肩上克氏针孔9多用于小骨折块的丝线捆扎固定,同时也可以用于点式复位钳钳夹临时固定,同时可配合远离骨折端克氏针孔克氏针微调以达到解剖复位,利于骨折恢复,所述近肩锁关节段4的端部设有近肩下克氏针孔10,所述近肩下克氏针孔10和近胸克氏针孔5配合可准确把接骨板定位在骨面上,所述接骨板本体1的两端均开有4个贯通凹槽,所述贯通凹槽均匀的开于接骨板本体1两侧,便于接骨板本体1两端的塑形,使其更符合锁骨的外形,所述贯通凹槽分为近胸贯通凹槽12和近肩贯通凹槽13,所述近胸贯通凹槽12位于滑动孔7两端两侧,近肩贯通凹槽13位于近肩上克氏针孔10两侧,所述近肩锁定孔8设有8个,所述近肩上克氏针孔10设有7个,所述近肩锁定孔8和近肩上克氏针孔10沿近肩锁关节段4等距分布,所述近肩贯通凹槽13位于最外侧2个近肩上克氏针孔10两侧,所述近肩锁关节段4背面开有弧形凹槽11,所述弧形凹槽11对称位于近肩锁关节段4的两侧,所述弧形凹槽11分布于近胸贯通凹槽12和近肩贯通凹槽13之间,位于近肩上克氏针孔10两侧,且深度较浅,曲率半径较大,提高了接骨的易塑性,保证了接骨板本体1整体结构稳定可靠,并且减少了骨皮质周围血运的破坏,使骨折更容易愈合,所述近胸锁定孔6和近肩锁定孔8均为全螺纹单孔,增加锁定螺钉和锁定孔螺纹的接触面积,增强接骨板与锁定螺钉系统的角稳定性,同时避免临床操作医生缺乏经验导致二次骨折、骨质破坏等不良后果,避免增加医源性损伤。

本发明工艺流程和工作原理为:一种锁骨中段接骨板的具体固定方法如图4所示,根据锁骨中段骨折线位置,选择合适的接骨板,通过克氏针确定接骨板没有进入肩锁关节腔内,在近肩锁关节段4的近肩下克氏针孔10打入1.5或2.0mm的克氏针(单皮质),通过术中c臂机透视确认近肩锁关节段4的位置是否合适;如果合适,在近肩下克氏针孔10一侧的近肩锁定孔8内拧入一枚皮质骨螺钉进行双皮质固定,使接骨板本体1的近肩锁关节段4更加贴合骨面,然后拆除近肩下克氏针孔10中的克氏针;用两把复位钳分别大概纠正骨折端的远近端移位(前后、内外和短缩),接近解剖复位即可;再在近胸锁关节段3上的近胸克氏针孔5内转入一枚1.5或2.0mm的克氏针(单皮质就可以),通过术中c臂机透视确认近胸锁关节段3位置是否位于锁骨的中间,如不在锁骨的中间则通过克氏针再次调整近胸锁关节段3的位置,直至满意为止;再在近胸锁关节段3上的滑动孔7内拧入一枚皮质骨螺钉,拆除近胸克氏针孔5中的克氏针,纠正短缩移位,边拧紧皮质骨螺钉边纠正移位,当皮质骨螺钉拧紧后骨折得到解剖复位;骨折的远近端各留有一枚普通螺钉,两端的克氏针均已拆除,骨折端并不稳定,可通过复位钳或者在接骨板本体1中间部位的近肩上克氏针孔9打入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再在接骨板本体1中间部分的近肩锁定孔8拧入一枚皮质骨螺钉进行双皮质固定,对侧骨折端以同样方式进行复位钳或者克氏针临时固定,在近肩锁定孔8中拧入皮质骨螺钉;当确认骨折已相对稳定并解剖复位后(可通过术中透视证实),骨折两端的近肩锁定孔8和近胸锁定孔6内拧入合适数量的锁定螺钉;最后将最外侧的近肩锁定孔8的皮质骨螺钉换成锁定螺钉,将滑动孔7中的皮质骨螺钉拆除和中间部位的近肩锁定孔8内的两个皮质骨螺钉换成锁定螺钉,再次透视确认螺钉的位置和长度,以及力线和骨折的解剖复位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