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肱骨近端外侧接骨板

文档序号:26139683发布日期:2021-08-03 14:23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肱骨近端外侧接骨板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肱骨近端外侧接骨板。



背景技术:

当在受到外力冲击或积累性劳损时,骨结构的连续性可能会完全或部分断裂,即发生骨折。为保证骨断端的连接和固定,保证骨折正常愈合,我们使用体内固定接骨板的方法进行治疗,肱骨近端外侧接骨板便是其中之一。然而现有的肱骨近端外侧接骨板存在很多缺点,例如接骨板上只存在锁定孔,不能很好的将骨与接骨板贴合。由于螺钉的头部带有螺纹,所以在旋转到一定程度时,锁定螺钉会和接骨板锁死,从而无法继续带动接骨板向骨移动。最终导致骨与接骨板只是贴附或之间存在距离、内固定支架的稳定性降低,使骨折的复位产生偏差,影响骨折的愈合;肱骨近端外侧接骨板使用时可能会发生远端翘起,不贴合骨面的现象,增加了接骨板和螺钉折断的风险,同时不利于骨折的愈合;肱骨近端外侧接骨板在使用时,可能会在中段发生定位不准确,或破碎的骨块无处固定的现象。在相对骨折块较多的骨折中,由于断裂的骨块较多,有时仅使用接骨板和螺钉无法完全固定所有骨块,产生骨块丢失和移位的现象,不利于恢复;肱骨近端外侧接骨板在治疗伴有关节囊和肩袖撕裂的肱骨近端骨折时,缝合线无法在接骨板上固定,同时接骨板在打入螺钉后无法进行微调,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骨折端的移位,造成预后不佳。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肱骨近端外侧接骨板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肱骨近端外侧接骨板,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肱骨近端外侧接骨板,包括接骨板,所述接骨板分为接骨板近端、接骨板中段和接骨板远端,所述接骨板近端分为头部和近端连接段,所述头部向单边延伸,呈膨大状,并向内弧形弯曲,符合肱骨近端解剖结构的弧度,所述近端连接段与接骨板中段光滑弧面过渡,所述头部开有近端锁定孔,所述近端锁定孔设有多个,均匀的分布于头部,且趋于环形结构分布,所述环形结构的中部开有近端上克氏针孔,所述近端锁定孔的周边开有多个近端克氏针孔,所述近端锁定孔的下端开有近端下锁定孔,所述近端下锁定孔开有3个,沿上下位置分布于近端连接段上,所述接骨板中段从上到下开有中段滑动孔和中段锁定孔,所述中段锁定孔设有多个,相邻中段锁定孔之间开有中段克氏针孔,所述接骨板远端上从上到下开有远端滑动孔、远端锁定孔和远端克氏针孔,所述远端克氏针孔位于接骨板远端的下端。

优选地,所述接骨板中段和接骨板远端背面开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位于接骨板中段和接骨板远端两侧,所述弧形凹槽位于中段克氏针孔两侧、中段滑动孔和远端滑动孔上下两侧。

优选地,所述近端克氏针孔设有6个,且沿头部边沿均匀分布,所述近端锁定孔设有5个,沿头部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头部背面的边缘至近端克氏针孔之间开有引线槽,所述引线槽与近端克氏针孔连通。

优选地,所述中段锁定孔设有2个,且孔道方向确定,所述中段克氏针孔位于两个中段锁定孔的中点。

优选地,所述远端滑动孔要长于中段滑动孔。

优选地,所述接骨板厚度为0.25-0.4cm,长度为7-25cm,宽度为1.1-2.8cm。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接骨板设有远端滑动孔和中段滑动孔,并设计有远端滑动孔、远端锁定孔和远端克氏针孔的结构,从而解决骨无法与接骨板很好的贴合、接骨板远端翘起,不贴合骨面以及接骨板远端难以进行双皮质固定的情况;在接骨板中段设置有中段克氏针孔,可解决定位不准确,或小的骨块无处和不容易固定的问题。且细的克氏针对骨的损伤极小,可拔出重新打入调整位置。由于中段克氏针孔在中段锁定孔中交替设置,手术时可选择性使用中段克氏针孔,达到更好的定位效果。同时中段克氏针孔中还可穿线,遇到粉碎性骨折时可使用缝线将骨块包绕,再穿过中段克氏针孔固定于接骨板上,有利于患者恢复;在近端克氏针孔边设计引线槽,可解决关节囊和肩袖的损伤无法固定的问题。在关节囊或肩袖缝合时,可将缝线从引线槽中穿出,然后缝合关节囊和肩袖,将其固定于接骨板上,有利于骨折的复位及损伤的关节囊和肩袖的愈合;在接骨板中段设计单纯的中段锁定孔,取消了结合锁定孔和万向锁定孔的设计,所有锁定孔中螺钉的方向均是根据肱骨的解剖特点设计,只需要按照原有的方向将锁定螺钉打入即可,减少了手术医生的选择性,降低了手术的操作难度,增加了手术可重复性,并且锁定螺钉360度与锁定孔接触,大大的增加了固定角稳定性;近端上克氏针孔可通过点式复位钳钳夹复位固定,有效的解决复位钳钳夹接骨板易滑出不稳定的情况,并且有助于实现肱骨大结节骨折的解剖复位以及维持接骨板近端的位置,使接骨板近端与骨面更贴合,减少软组织激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背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侧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1-接骨板,2-接骨板近端,3-接骨板中段,4-接骨板远端,5-头部,6-近端连接段,7-近端锁定孔,8-近端上克氏针孔,9-近端克氏针孔,10-近端下锁定孔,11-中段滑动孔,12-中段锁定孔,13-中段克氏针孔,15-远端滑动孔,16-远端锁定孔,17-远端克氏针孔,18-引线槽,19-弧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肱骨近端外侧接骨板,包括接骨板1,所述接骨板1厚度为0.25-0.4cm,长度为7-25cm,宽度为1.1-2.8cm,所述接骨板1分为接骨板近端2、接骨板中段3和接骨板远端4,所述接骨板近端2分为头部5和近端连接段6,所述头部5向单边延伸,呈膨大状,并向内弧形弯曲,符合肱骨近端解剖结构的弧度,所述近端连接段6与接骨板中段3光滑弧面过渡,所述头部5开有近端锁定孔7,所述近端锁定孔7设有多个,均匀的分布于头部5,且趋于环形结构分布,所述环形结构的中部开有近端上克氏针孔8,所述近端锁定孔7的周边开有多个近端克氏针孔9,所述近端锁定孔7的下端开有近端下锁定孔10,所述近端下锁定孔10开有3个,沿上下位置分布于近端连接段6上,所述接骨板中段3从上到下开有中段滑动孔11和中段锁定孔12,所述中段锁定孔12设有多个,相邻中段锁定孔12之间开有中段克氏针孔13,所述中段锁定孔12的数量可根据接骨板1的长度型号,进行调整确定,所述接骨板远端4上从上到下开有远端滑动孔15、远端锁定孔16和远端克氏针孔17,所述远端克氏针孔17位于接骨板远端4的下端。

实施例2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肱骨近端外侧接骨板,包括接骨板1,所述接骨板1厚度为0.25-0.4cm,长度为7-25cm,宽度为1.1-2.8cm,所述接骨板1分为接骨板近端2、接骨板中段3和接骨板远端4,所述接骨板近端2分为头部5和近端连接段6,所述头部5向单边延伸,呈膨大状,并向内弧形弯曲,符合肱骨近端解剖结构的弧度,所述近端连接段6与接骨板中段3光滑弧面过渡,所述头部5开有近端锁定孔7,所述近端锁定孔7设有5个,均匀的分布于头部5,且趋于环形结构分布,所述环形结构的中部开有近端上克氏针孔8,所述近端锁定孔7的周边开有6个近端克氏针孔9,且沿头部5边沿均匀分布,所述近端锁定孔7的下端开有近端下锁定孔10,所述近端下锁定孔10开有3个,沿上下位置分布于近端连接段6上,所述头部5背面的边缘至近端克氏针孔10之间开有引线槽18,所述引线槽18与近端克氏针孔10连通,可将关节囊和肩袖固定于接骨板1上,所述接骨板中段3从上到下开有中段滑动孔11和中段锁定孔12,所述中段锁定孔12设有2个,且为单纯的锁定孔,提高了锁定孔固定的强度和角稳定性,且螺钉通过锁定套筒打入螺钉的角度固定,增加了手术的可重复性,减少了手术难度,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相邻中段锁定孔12的中点开有中段克氏针孔13,所述中段克氏针孔13有利于术者临时固定位置,并可将碎骨块用线缠绕后绑扎与接骨板上,有利于粉碎性骨折的复位愈合,所述接骨板远端4上从上到下开有远端滑动孔15、远端锁定孔16和远端克氏针孔17,所述远端克氏针孔17位于接骨板远端4的下端,便于接骨板远端4的临时固定和定位,且为远端锁定孔16中打入螺钉确定方向与深度,所述远端滑动孔15要长于中段滑动孔11,可协助固定接骨板1并使接骨板远端4与骨贴合,所述远端锁定孔16可稳定固定,避免重复钻孔,所述接骨板中段3和接骨板远端4背面开有弧形凹槽19,所述弧形凹槽19位于中段克氏针孔13两侧、中段滑动孔11和远端滑动孔15上下两侧,可减少接骨板1与骨接触面积,降低影响血供风险,利于早起锻炼和康复治疗。

本发明工艺流程和工作原理为:一种肱骨近端外侧接骨板的具体固定方式如图4所示,首先解剖对合骨折端,根据解剖形态将接骨板1放置于肱骨近端外侧的骨面上,在最上端的近端克氏针孔9中打入克氏针,穿透单层骨皮质,透视,调节接骨板1在合适位置,同时保证克氏针不进入肩关节腔,确定接骨板近端2位置满意后,在最上端的近端锁定孔7中拧入松质骨螺钉,穿透单层骨皮质加压固定,使接骨板近端2贴合骨面,然后拔除最上端的近端克氏针孔9中的克氏针;调节接骨板远端4置于肱骨中段外侧的中间位置,在远端克氏针孔17内打入克氏针,穿透单层骨皮质,透视,确定接骨板1位于肱骨外侧的中间位置后,在远端滑动孔15中拧入皮质骨螺钉,穿透双层骨皮质,在皮质骨螺钉未拧紧之前拔出远端克氏针孔17中的克氏针,边纠正骨折端移位边拧紧远端滑动孔15中的皮质骨螺钉,使肱骨近端骨折达到解剖复位;确定接骨板1前后位置满意后,在中段滑动孔11内拧入皮质骨螺钉,穿透双层骨皮质,拧入皮质骨螺钉之前先将远端滑动孔15中的皮质骨螺钉逆时针旋出1-2圈,防止因接骨板近端2和接骨板远端4绝对固定时中段加压使骨折端分离移位,待中段滑动孔11中的皮质骨螺钉拧紧后,再拧紧远端滑动孔15中的皮质骨螺钉,透视,确认肱骨近端解剖复位;随后根据骨折情况,在骨折线两端使用锁定螺钉拧入锁定孔内,需要说明的是优先锁定的钉孔为远端锁定孔16(位于接骨板1最远端,使接骨板1与骨面贴合,代替远端滑动孔15中皮质骨螺钉的作用)、最上方的中段锁定孔12(使接骨板1与骨面贴合,代替中段滑动孔11中皮质骨螺钉的作用),中部的两个近端锁定孔7和近端下锁定孔10(位于接骨板最近端,使接骨板1贴合骨面,同时这些锁定孔靠近肩关节,支撑肱骨近端关节面,形成竹筏效应),随后根据骨折情况,在骨折线两端使用合适数量和位置的锁定螺钉拧入锁定孔固定肱骨近端骨折,最后拆除所有克氏针和皮质骨螺钉,将最上端的近端锁定孔7内的松质骨螺钉换为锁定螺钉;骨折线两端使用合适数量的锁定螺钉维持最终固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