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中药膏摩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5992920发布日期:2021-07-23 21:05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中药膏摩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厌食症是儿童常见的疾病,多发于1~6岁儿童。厌食症小儿较长时间食欲缺乏或食欲减退,见食不贪,甚至拒食,是儿童摄食行为异常的一种疾病。厌食情况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可导致儿童营养不良,体质量减轻,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下降,易患各种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是目前常见的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主要疾病。

外周和(或)中枢脑肠肽如胃泌素(gastrin,gas)、胃动素(motilin,mot)等分泌紊乱可影响食欲中枢功能活动,进而影响摄食行为,是小儿厌食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一般认为摄食行为受摄食中枢与饱食中枢所控制,而这两种中枢在解剖上和功能上都关系密切,可把它视为一个功能单位,通过摄食系统与饱食系统来控制启动摄食及终止摄食。下丘脑是调控摄食行为的基本部位,其腹内侧核(ventromedialhypothalamusnucleus,vmh)作为饱食中枢来抑制进食;室旁核(paraventriculanucleus,pvn)通过整合与摄食有关的神经与激素信号间的关系来调节食欲;外侧区(lateralhypothalamu,lh)则作为摄食中枢来促进进食。它们共同合作、互相影响,形成了一个复杂的“食欲调节网络”(appetiteregulatenetwor,arn),其中多种食欲促进因子(如gas、mot)、食欲抑制因子起重要的。

厌食症患儿治疗前gas、mot、npy明显低于正常小儿,表明厌食症患儿存在胃肠激素的改变。胃泌素是由分布在胃窦和十二指肠的g细胞分泌的,另外,人胰岛的d细胞也可分泌。胃泌素具有刺激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使胃窦和幽门括约肌收缩、帮助消化、延缓胃排空的作用,还具有促进黏膜生长的作用,即营养作用。胃动素是调节胃肠蠕动的胃肠激素,胃动素越高,胃肠蠕动越快,胃排空越快。

现代医学认为,厌食症是由喂养不当、疾病因素、药物因素、精神因素、气候因素、微量元素缺乏等多种原因致使食欲中枢由兴奋转为抑制,胃肠功能疲劳,胃肠蠕动减慢、排空延迟,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活性降低所致故治疗上多应用胃蛋白酶合剂等助消化药,吗丁啉等胃动力药、补充微量元素、激素等治疗方法。

中医学则认为,本病多为喂养不当,损伤脾胃,或他病及脾,脾胃功能失调,导致胃不思纳而成。由于小儿具有“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故以脾胃气虚型厌食症最为多见。脾虚患者脾失健运机制与胃肠激素水平有关,一些中药如会影响胃肠激素的分泌和释放,进而调节胃肠功能乃至全身的机能状态,从而治疗厌食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中药膏摩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膏摩剂能有效的促进消化吸收,无任何副作用,且成本较低,适合广大消费者使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中药膏摩剂,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

人参2-4份、党参6-8份、白术6-8份、茯苓6-8份、炙甘草6-8份、陈皮12-16份、大枣6-8份、医用黄凡士林10-12份、硬脂酸9-11份、羊毛脂2-2.6份、单硬脂酸甘油酯5.5-6.5份、甘油15-17份,吐温802.5-3.5份、水50-55份、氮酮1.5-3.5份、山梨酸钾0.05-0.1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由于小儿具有“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故以脾胃气虚型厌食症最为多见。本发明配方中人参、党参共为君药,甘温益气,健脾养胃。苦温之白术为臣药,健脾燥湿,益气助运。茯苓甘淡为佐药,健脾渗湿。茯苓、白术相配,则健脾祛湿之功用益著。使以陈皮,行气和胃,燥湿健脾。并使炙甘草、大枣,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全方能够益气健脾,行气化滞,以达到促进脾胃功能运化、增强消化吸收的作用。

优选的,在上述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中药膏摩剂中,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人参2份、党参8份、白术6份、茯苓6份、炙甘草6份、陈皮12份、大枣6份、医用黄凡士林10份、羊毛脂2.5份、硬脂酸11份、单硬脂酸甘油酯6份、甘油16份,吐温802.8份、水54份、氮酮2份、山梨酸钾0.05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中药膏摩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挥发油提取: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陈皮中的挥发油,并分离陈皮挥发油;

步骤(2),浸膏制备:将步骤(1)除去陈皮挥发油剩余的固液混合物与人参、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大枣混合后,进行水煎,然后将得到的水煎液浓缩至膏状,得到浸膏;

步骤(3),基质油相制备:将医用黄凡士林、羊毛脂、硬脂酸、和单硬脂酸甘油酯混合,然后水浴加热至熔融状态,保温,然后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基质油相,备用;

步骤(4),基质水相制备:将甘油、吐温80和水一起混合后,水浴加热至79-81℃,保温,然后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基质水相;

步骤(5),基质制备:将步骤(3)得到的基质油相缓缓加入步骤(4)得到的基质水相混合后,水浴加热至79-81℃,保温,然后搅拌至油水相溶成均匀的乳浊液,得到基质;

步骤(6),将步骤(2)得到的浸膏加入到步骤(5)得到的基质中,水浴加热至79-81℃,保温,然后搅拌至混合均匀,然后再向其中加入氮酮、山梨酸钾以及步骤(1)制得的陈皮挥发油,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中药膏摩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早产儿甚之,散剂或汤剂难以通过口服的途径摄入,即使强行灌喂,其吸收也受到脾胃功能的限制。本发明结合现代中药药理学及乳膏制剂工艺,将中药组合物制成膏摩剂。旨在将其作为推拿介质,以推拿手法中具有补益作用的摩法作用于脾俞、胃俞,以期达到药物及手法的双重效果,为解决早产儿服药及吸收问题探索新方法。

本发明所用膏摩剂采用水包油型(o/w)乳膏工艺制成,具有较好的皮肤渗透性,加之药方中陈皮味辛甘,为一种天然中药促透剂,故而使该膏摩剂具有透皮吸收的作用。

优选的,水蒸汽蒸馏法提取陈皮中的挥发油时,陈皮与水的质量比是1:8-10。

优选的,步骤(2)浓缩得到的浸膏的质量为陈皮、人参、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大枣总质量的0.4倍。

优选的,步骤(3)和步骤(4)中所述的搅拌使用圆头玻璃搅拌棒进行。

优选的,步骤(5)和步骤(6)中所述的搅拌采用人工搅拌,速度为150-220转/分。

优选的,上述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中药膏摩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挥发油提取: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陈皮中的挥发油,并分离陈皮挥发油提取时,陈皮与水的质量比是1:8;

步骤(2),浸膏制备:将步骤(1)除去陈皮挥发油剩余的固液混合物与人参、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大枣混合后,水煎2次,第一次浸泡30min后煎煮1小时,第二次加水后煎煮40min,合并水煎液,然后将得到的水煎液浓缩至膏状,得到浸膏;浸膏的质量为陈皮、人参、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大枣总质量的0.4倍;

步骤(3),基质油相制备:将医用黄凡士林、硬脂酸、羊毛脂和单硬脂酸甘油酯混合,然后水浴加热至熔融状态,保温,然后采用圆头玻璃搅拌棒搅拌10min,150-220转/分,得到基质油相,备用;

步骤(4),基质水相制备:将甘油、吐温80和水一起混合后,水浴加热至80℃,保温,然后采用圆头玻璃搅拌棒搅拌10min,150-220转/分,得到基质水相;

步骤(5),基质制备:将步骤(3)得到的基质油相与步骤(4)得到的基质水相混合后,水浴加热至80℃,保温,然后以150-220转/分的速度顺时针搅拌10min,得到基质;

步骤(6),将步骤(2)得到的浸膏加入到步骤(5)得到的基质中,基质与浸膏用量比为1:0.25,水浴加热至80℃,保温,然后以150-220转/分的速度顺时针搅拌15min,然后再向其中加入氮酮、山梨酸钾以及步骤(1)制得的溶解陈皮挥发油的乙醇溶液继续以150-220转/分的速度顺时针搅拌5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中药膏摩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中药膏摩剂能有效的促进胃动素gas及胃泌素mot的分泌,促进消化吸收,未观察到任何毒副作用,且成本较低,适合广大家庭使用;

(2)本发明克服了小儿难以服用传统的中药汤剂、颗粒剂问题,将本发明中药膏摩剂作为推拿介质结合无痛、无创小儿易于接受的推拿进行治疗,不仅具有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

(3)小儿膏摩疗法是一种优秀的传统中医外治法,近现代以来未得到有效地传承及广泛的推广应用。将现代药物制剂技术与传统中医疗法相结合,能够重新发扬传统中医膏摩疗法的优势,创造性地进行优秀药物的剂型改革,具有重大的科研探索意义及学科发展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中药膏摩剂,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

人参2份、党参8份、白术6份、茯苓6份、炙甘草6份、陈皮12份、大枣6份、医用黄凡士林10份、羊毛脂2.5份、硬脂酸11份、单硬脂酸甘油酯6份、甘油16份,吐温802.8份、水54份、氮酮2份、山梨酸钾0.05份。

本实施例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中药膏摩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挥发油提取: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陈皮中的挥发油,并分离陈皮挥发油;水蒸汽蒸馏法提取陈皮中的挥发油时,陈皮与水的质量比是1:8;

步骤(2),浸膏制备:将步骤(1)除去陈皮挥发油剩余的固液混合物与人参、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大枣混合后,进行水煎,然后将得到的水煎液浓缩至膏状,得到浸膏;所述的浸膏的质量为陈皮、人参、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大枣总质量的0.4倍;

步骤(3),基质油相制备:将医用黄凡士林、羊毛脂、硬脂酸和单硬脂酸甘油酯混合,然后水浴加热至熔融状态,保温,然后采用圆头玻璃捣药杵进行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基质油相,备用;

步骤(4),基质水相制备:将甘油、吐温80和水一起混合后,水浴加热至79℃,保温,然后采用圆头玻璃捣药杵进行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基质水相;

步骤(5),基质制备:将步骤(3)得到的基质油相与步骤(4)得到的基质水相混合后,水浴加热至79℃,保温,然后以180转/分的速度搅拌至油水相溶成均匀的乳浊液,得到基质;

步骤(6),将步骤(2)得到的浸膏加入到步骤(5)得到的基质中,水浴加热至79℃,保温,然后以180转/分的速度搅拌至混合均匀,然后再向其中加入氮酮、山梨酸钾以及步骤(1)制得的溶有陈皮挥发油的乙醇溶液923微升即0.923毫升,继续以180转/分的速度搅拌至混合均匀,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中药膏摩剂。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