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痹痛熨贴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078415发布日期:2021-10-24 11:08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痹痛熨贴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领域,具体一种痹痛熨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痹症是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引起的以肢体关节疼痛、痠楚、麻木、重着以及活动障碍,甚至关节肿大面型为主要表现的病症。本病古代医家又称为“历节病”、“白虎病”、“痛风”等。目前市面上治疗痹症的中药有很多,例如痹痛熨剂、痹痛酊、痹痛宁胶囊等,但大多治疗效果不佳,不能满足治疗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出了一种痹痛熨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4.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痹痛熨贴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6.花椒30

50份,白芥子30

50份,莱菔子30

50份,炒苏子30

50份,丁香30

50份,檀香30

50份,粗盐200

250份。
7.进一步的,一种痹痛熨贴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8.花椒50份,白芥子50份,莱菔子50份,炒苏子50份,丁香50份,檀香50份,粗盐250份。
9.一种上述痹痛熨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a.称取规定量的花椒、白芥子、莱菔子、炒苏子、丁香和檀香,进行混合;
11.b.称取规定量的粗盐,将粗盐与步骤a混合后的中药组分进行混合;
12.c.将步骤b得到的混合物加热至95

100℃,既得。
13.本发明获得了如下有益效果。
14.本申请的痹痛熨贴剂包括中药组合物和粗盐,中药组合物中的檀香起到行气止痛的作用,白芥子起到散结化瘀的作用,丁香起到温阳通络的作用,花椒起到散寒止痛的作用,全方共奏温经通络,行气止痛之效。本申请的中药组合物配伍科学合理,将其与粗盐联用,治疗效果较好。
具体实施方式
15.以下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技术说明。
16.实施例1
17.一种痹痛熨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8.a.称取花椒30g,白芥子30g,莱菔子30g,炒苏子30g,丁香30g,檀香30g,进行混合;
19.b.称取粗盐200g,将粗盐与步骤a混合后的中药组分进行混合;
20.c.将步骤b得到的混合物加热至100℃,根据辨证后热敷于相应部位,待冷却后去除,可反复使用,操作简便,效果良好。
21.实施例2
22.一种痹痛熨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3.a.称取花椒40g,白芥子40g,莱菔子40g,炒苏子40g,丁香40g,檀香40g,进行混合;
24.b.称取粗盐240g,将粗盐与步骤a混合后的中药组分进行混合;
25.c.将步骤b得到的混合物加热至100℃,根据辨证后热敷于相应部位,待冷却后去除,可反复使用,操作简便,效果良好。
26.实施例3
27.一种痹痛熨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8.a.称取花椒50g,白芥子50g,莱菔子50g,炒苏子50g,丁香50g,檀香50g,进行混合;
29.b.称取粗盐250g,将粗盐与步骤a混合后的中药组分进行混合;
30.c.将步骤b得到的混合物加热至100℃,根据辨证后热敷于相应部位,待冷却后去除,可反复使用,操作简便,效果良好。
31.选取风寒湿痹疼痛患者35例,根据vas评分标准,其中轻度疼痛5例,中度疼痛23例,重度疼痛7例,均规范实施温经散寒方(本申请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熨贴剂),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评分,具体见下表:
[0032] 治疗前(例)治疗后(例)无痛(0)013轻度疼痛(>1<3分)516中度疼痛(>4<6分)234重度疼痛(>7<10分)72
[0033]
通过评分,具体护理效果见下表:
[0034][0035]
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
[0036]
临床典型案例
[0037]
案例1:蔡某,女,485084。主诉:左膝关节疼痛1周。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诊断:

中医诊断:尪痹(寒湿痹阻);

西医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针对患者关节肿胀疼痛以卧床休息为主,受损关节保持功能位。注意防寒保暖,局部保暖并在关节处予中药封包(实施例2熨贴剂)每日两次。患者3天后主诉疼痛肿胀好转。
[0038]
案例2:蔡某,男,509610。主诉:双膝膝关节遇冷疼痛,加重1周。多关节冷痛,舌淡,苔薄白,脉弦。诊断:

中医诊断:尪痹(寒湿痹阻);

西医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注意防寒保暖,局部保暖并在双膝关节处予中药封包(实施例2熨贴剂)每日两次。勿持重物,可使用辅助工具,减轻对受累关节的负重。患者3天后主诉疼痛好转。
[0039]
案例3:曹某,女,488792。主诉:右腕关节刺痛3天,舌淡紫,苔薄白,脉细弦。诊断:

中医诊断:尪痹(寒湿痹阻);

西医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注意防寒保暖,局部保暖并在右腕关节处予中药封包(实施例1熨贴剂)每日两次。患者2天后主诉疼痛好转。
[0040]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痹痛熨贴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花椒30

50份,白芥子30

50份,莱菔子30

50份,炒苏子30

50份,丁香30

50份,檀香30

50份,粗盐200

25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痹痛熨贴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花椒50份,白芥子50份,莱菔子50份,炒苏子50份,丁香50份,檀香50份,粗盐250份。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痹痛熨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称取规定量的花椒、白芥子、莱菔子、炒苏子、丁香和檀香,进行混合;b.称取规定量的粗盐,将粗盐与步骤a混合后的中药组分进行混合;c.将步骤b得到的混合物加热至95

100℃,既得。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痹痛熨贴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花椒30


技术研发人员:张达芳 黄娟 张庆 陶丽红 刘风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家港市中医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8.31
技术公布日:2021/10/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