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梁防撞式救护车车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67691发布日期:2021-10-16 09:49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梁防撞式救护车车尾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撞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后梁防撞式救护车车尾。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救护车,是指救助病人的车辆。现代救护车的内部比较宽敞,使救护人员有足够的空间去往医院的途中对患者进行救护处理。因此救护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也成为十分重要的事项。为了避免救护车在行驶途中被撞击,救护车的车尾安装有防撞装置。现有的防撞装置不便拆卸,防撞效果较差,导致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设置,便于拆卸防撞装置,同时提高防撞效果,加强安全性的后梁防撞式救护车车尾。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后梁防撞式救护车车尾,包括固定板、多组固定卡套、多组连接柱、多组锁紧螺栓、多组螺母、轴承、多组转动套、第一缓冲板、多组缓冲杆、多组缓冲弹簧、多组减震弹簧和第二缓冲板,多组固定卡套分别通过多组连接柱固定安装在固定板左端,多组锁紧螺栓分别通过多组螺母螺装在固定卡套左端,固定板右端设有多组凹槽,多组轴承分别安装在多组凹槽内,多组转动套分别通过多组轴承转动安装在固定板右端,多组缓冲杆左端分别螺装在多组转动套内,多组缓冲弹簧分别套设在多组缓冲杆右端,多组缓冲杆右端均固定安装在第一缓冲板左端,多组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块,多组连接块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缓冲板右端和第二缓冲板左端。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后梁防撞式救护车车尾,还包括两组反光板和四组固定螺栓,两组反光板通过四组固定螺栓固定安装在第二缓冲板右端。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后梁防撞式救护车车尾,还包括多组加强筋,多组加强筋分别安装在固定卡套和固定板之间。
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后梁防撞式救护车车尾,还包括多组防滑套,多组防滑套分别固定安装在多组固定卡套内。
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后梁防撞式救护车车尾,还包括多组弹簧垫片,多组弹簧垫片分别固定安装在螺母和固定卡套的连接处。
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后梁防撞式救护车车尾,固定板和转动套采用不锈钢材质。
1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后梁防撞式救护车车尾,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均采用合金钢材质。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首先松动螺母,将锁紧螺栓抽出,然后打开固定卡套,将固定卡套卡在救护车车尾的后梁上,之后旋紧锁紧螺栓和螺母,固定安装在后梁上即可,当救护车车尾被撞击时,带动连接块收缩,减缓部分震动,同时带动缓冲弹簧和缓冲杆收缩,再次减缓震动,提高稳定性,加强救护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固定板和轴承等连接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5.图4是第二缓冲板和反光板等连接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16.附图中标记:1、固定板;2、固定卡套;3、连接柱;4、锁紧螺栓;5、螺母;6、轴承;7、转动套;8、第一缓冲板;9、缓冲杆;10、缓冲弹簧;11、减震弹簧;12、连接块;13、第二缓冲板;14、反光板;15、固定螺栓;16、加强筋;17、防滑套;18、弹簧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8.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后梁防撞式救护车车尾,包括固定板1、多组固定卡套2、多组连接柱3、多组锁紧螺栓4、多组螺母5、轴承6、多组转动套7、第一缓冲板8、多组缓冲杆9、多组缓冲弹簧10、多组减震弹簧11和第二缓冲板13,多组固定卡套2分别通过多组连接柱3固定安装在固定板1左端,多组锁紧螺栓4分别通过多组螺母5螺装在固定卡套2左端,固定板1右端设有多组凹槽,多组轴承6分别安装在多组凹槽内,多组转动套7分别通过多组轴承6转动安装在固定板1右端,多组缓冲杆9左端分别螺装在多组转动套7内,多组缓冲弹簧10分别套设在多组缓冲杆9右端,多组缓冲杆9右端均固定安装在第一缓冲板8左端,多组减震弹簧11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块12,多组连接块12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缓冲板8右端和第二缓冲板13左端;首先松动螺母5,将锁紧螺栓4抽出,然后打开固定卡套2,将固定卡套2卡在救护车车尾的后梁上,之后旋紧锁紧螺栓4和螺母5,固定安装在后梁上即可,当救护车车尾被撞击时,带动连接块12收缩,减缓部分震动,同时带动缓冲弹簧10和缓冲杆9收缩,再次减缓震动,提高稳定性,加强救护车的安全性。
1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后梁防撞式救护车车尾,还包括两组反光板14和四组固定螺栓15,两组反光板14通过四组固定螺栓15固定安装在第二缓冲板13右端;通过上述设置,可对后车起到提醒的作用,保持安全距离,加强安全性。
2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后梁防撞式救护车车尾,还包括多组加强筋16,多组加强筋16分别安装在固定卡套2和固定板1之间;通过上述设置,可加强固定板1和固定卡套2的连接,提高稳定性。
2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后梁防撞式救护车车尾,还包括多组防滑套17,多组防滑套17分别固定安装在多组固定卡套2内;通过上述设置,可加强固定卡套2与后梁的摩擦,防止滑动,提高稳定性。
2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后梁防撞式救护车车尾,还包括多组弹簧垫片18,多组弹簧垫片18分别固定安装在螺母5和固定卡套2的连接处;通过上述设置,可提高螺母5和固定卡套2连接的紧密性。
2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后梁防撞式救护车车尾,固定板1和转动套7采用不锈钢材质;通过上述设置,可增强固定板1和转动套7的结构强度,不易生锈,延长使用寿命。
2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后梁防撞式救护车车尾,第一缓冲板8和第二缓冲板13均采用
合金钢材质;通过上述设置,可增强第一缓冲板8和第二缓冲板13的结构强度,不易变形,提高稳定性。
2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后梁防撞式救护车车尾,其在工作时,首先松动螺母5,将锁紧螺栓4抽出,然后打开固定卡套2,将固定卡套2卡在救护车车尾的后梁上,之后旋紧锁紧螺栓4和螺母5,固定安装在后梁上,当救护车车尾被撞击时,带动连接块12收缩,可减缓部分震动,同时带动缓冲弹簧10和缓冲杆9收缩,再次减缓震动,提高稳定性,加强救护车的安全性,设置反光板14,可对后车起到提醒的作用,保持安全距离。
2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后梁防撞式救护车车尾,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
2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后梁防撞式救护车车尾,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多组固定卡套(2)、多组连接柱(3)、多组锁紧螺栓(4)、多组螺母(5)、轴承(6)、多组转动套(7)、第一缓冲板(8)、多组缓冲杆(9)、多组缓冲弹簧(10)、多组减震弹簧(11)和第二缓冲板(13),多组固定卡套(2)分别通过多组连接柱(3)固定安装在固定板(1)左端,多组锁紧螺栓(4)分别通过多组螺母(5)螺装在固定卡套(2)左端,固定板(1)右端设有多组凹槽,多组轴承(6)分别安装在多组凹槽内,多组转动套(7)分别通过多组轴承(6)转动安装在固定板(1)右端,多组缓冲杆(9)左端分别螺装在多组转动套(7)内,多组缓冲弹簧(10)分别套设在多组缓冲杆(9)右端,多组缓冲杆(9)右端均固定安装在第一缓冲板(8)左端,多组减震弹簧(11)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块(12),多组连接块(12)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缓冲板(8)右端和第二缓冲板(13)左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梁防撞式救护车车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反光板(14)和四组固定螺栓(15),两组反光板(14)通过四组固定螺栓(15)固定安装在第二缓冲板(13)右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梁防撞式救护车车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组加强筋(16),多组加强筋(16)分别安装在固定卡套(2)和固定板(1)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后梁防撞式救护车车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组防滑套(17),多组防滑套(17)分别固定安装在多组固定卡套(2)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后梁防撞式救护车车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组弹簧垫片(18),多组弹簧垫片(18)分别固定安装在螺母(5)和固定卡套(2)的连接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后梁防撞式救护车车尾,其特征在于,固定板(1)和转动套(7)采用不锈钢材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后梁防撞式救护车车尾,其特征在于,第一缓冲板(8)和第二缓冲板(13)均采用合金钢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撞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后梁防撞式救护车车尾,其通过设置,便于拆卸防撞装置,同时提高防撞效果,加强安全性;包括固定板、多组固定卡套、多组连接柱、多组锁紧螺栓、多组螺母、轴承、多组转动套、第一缓冲板、多组缓冲杆、多组缓冲弹簧、多组减震弹簧和第二缓冲板,多组固定卡套分别通过多组连接柱固定安装在固定板左端,多组锁紧螺栓分别通过多组螺母螺装在固定卡套左端,固定板右端设有多组凹槽,多组轴承分别安装在多组凹槽内,多组转动套分别通过多组轴承转动安装在固定板右端,多组缓冲杆左端分别螺装在多组转动套内,多组缓冲弹簧分别套设在多组缓冲杆右端,多组缓冲杆右端均固定安装在第一缓冲板左端。端。端。


技术研发人员:卢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宝应县振扬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13
技术公布日:2021/10/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