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用上肢固定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55573发布日期:2021-12-08 12:17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术用上肢固定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术用上肢固定带。


背景技术:

2.临床上,一些特殊体位手术,如心外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手术、骨科使用牵引床手术等,需要将患者一侧上肢固定在手术床的麻醉屏架头上,传统方式用棉布加绷带固定,首先将患者上肢置于棉布上,然后再用绷带将整个承载棉布的上肢固定于手术床的麻醉屏架上,此方法操作过程复杂,且不方便观察输液是否通畅,手术长且固定不舒适时可能引起输液不畅,且患者被固定上肢严重时可能引起电外科灼伤等皮肤问题,另外,由于麻醉屏架为一根不锈钢横杆,绷带缠绕后易打滑,固定后易滑动。
3.因此,急需要一种手术用上肢固定带,解决在手术过程中患者上肢的固定操作繁琐,固定不牢易滑动,费事费力,且不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上肢的观察及治疗,患者上肢皮肤易产生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术用上肢固定带,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手术用上肢固定带,包括用于承重病患上肢的护托垫,所述护托垫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缠绕带及辅助带,所述缠绕带设有相互粘结的魔术贴,所述辅助带端部设有供缠绕带穿过的条形孔,所述护托垫用于接触上肢的一面设有减压层;还包括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型上锁紧槽、铰接在所述上锁紧槽的下锁紧块及锁紧销,所述上锁紧槽设有第一圆形通孔,所述下锁紧块设有与所述第一圆形通孔对应的第二圆形通孔,所述上锁紧槽与下锁紧块锁紧时,其所述上锁紧槽与下锁紧块设有供缠绕带穿过的缺口,所述上锁紧槽及下锁紧块设有弹性层,且所述锁紧销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将所述上锁紧槽与下锁紧块锁紧。
7.进一步地,所述护托垫采用棉质材料制成。
8.进一步地,所述减压层为透气海绵层。
9.进一步地,所述护托垫宽度方向两侧设有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上肢输液的缺口。
10.进一步地,所述护托垫的尺寸为长80cm,宽60cm。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的上肢固定带,在做一些特殊体位的手术时,将患者一侧的上肢放置于护托垫上,护托垫上的减压层防止患者因手术时间长而对上肢皮肤产生压疮等皮肤疾病,利用缠绕带绕过手术床上的麻醉屏架,然后将缠绕带穿过辅助带上的条形孔,调节好上肢固定的高度后与自身的魔术贴互粘,然后利用锁紧机构将从而将上肢牢牢地固定在手术床上光滑的麻醉屏架上,整个固定带解决了临床上没有专门的装置将患者上肢固定在手术床麻醉屏架的问题;此固定带能有效代替现目前使用绷带将患者上肢固定在手术床麻醉屏
架上,有效防止整个固定带在光滑地的麻醉屏架上滑动,保证使用更加安全;另外,此固定带整个固定过程操作简单,省时省力,由于护托垫并非全封闭将上肢包裹,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上肢的观察及治疗。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状态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状态结构示意图(锁紧机构锁紧状态下)。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锁紧机构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锁紧机构锁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护托垫1、缠绕带2、辅助带3、条形孔4、减压层5、缺口6、麻醉屏架7、上肢8、锁紧机构9、上锁紧槽91、下锁紧块92、锁紧销93、缺口94、弹性层95、第一圆形通孔96、第一圆形通孔97。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实施例:
21.如图1

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披露了一种手术用上肢固定带,包括用于承重病患上肢的护托垫1,所述护托垫1采用棉质材料制成,所述护托垫1的尺寸为长80cm,宽60cm,厚0.5cm,所述护托垫1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缠绕带2及辅助带3,所述缠绕带2设有相互粘结的魔术贴,所述辅助带3端部设有供缠绕带2穿过的条形孔4,所述护托垫1用于接触上肢的一面设有减压层5,所述减压层5为透气海绵层。还包括锁紧机构9,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型上锁紧槽91、铰接在所述上锁紧槽的下锁紧块92及锁紧销93,所述上锁紧槽设有第一圆形通孔96,所述下锁紧块设有与所述第一圆形通孔对应的第二圆形通孔97,所述上锁紧槽与下锁紧块锁紧时,其所述上锁紧槽与下锁紧块设有供缠绕带穿过的缺口94,所述上锁紧槽及下锁紧块设有弹性层95,且所述锁紧销93穿过所述第一通孔96及第二通孔97将所述上锁紧槽与下锁紧块锁紧。
22.使用时,将患者一侧的上肢8放置于护托垫1上,护托垫1上的透气海绵层防止患者因手术时间长而对上肢皮肤产生压疮等皮肤疾病,将患者上肢置于护托垫1后,缠绕带2绕过手术床上的麻醉屏架7,然后将缠绕带2穿过辅助带3上的条形孔4,调节好上肢固定的高度后与自身的魔术贴互粘,然后利用锁紧机构将固定带牢牢地固定在麻醉屏架上,防止其移动,具体地,将缠绕带置于上锁紧槽及下锁紧块的缺口后,由于弹性层的弹性,第一圆形通孔及第二圆形通孔对应后,锁紧销将上锁紧槽与下锁紧块锁紧,从而将上肢牢牢地固定在手术床的麻醉屏架上,整个固定过程操作简单,省时省力,由于护托垫1并非全封闭将上肢包裹,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上肢的观察及治疗。
23.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加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上肢的治疗,例如,输液,所述护托
垫1宽度方向两侧设有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上肢输液的缺口6。
24.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
1.一种手术用上肢固定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承重病患上肢的护托垫(1),所述护托垫(1)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缠绕带(2)及辅助带(3),所述缠绕带(2)设有相互粘结的魔术贴,所述辅助带(3)端部设有供缠绕带(2)穿过的条形孔(4),所述护托垫(1)用于接触上肢的一面设有减压层(5);还包括锁紧机构(9),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型上锁紧槽(91)、铰接在所述上锁紧槽的下锁紧块(92)及锁紧销(93),所述上锁紧槽设有第一圆形通孔(96),所述下锁紧块设有与所述第一圆形通孔对应的第二圆形通孔(97),所述上锁紧槽与下锁紧块锁紧时,其所述上锁紧槽与下锁紧块设有供缠绕带穿过的缺口(94),所述上锁紧槽及下锁紧块设有弹性层(95),且所述锁紧销(93)穿过所述第一圆形通孔(96)及第二圆形通孔(97)将所述上锁紧槽与下锁紧块锁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用上肢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托垫(1)采用棉质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用上肢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层(5)为透气海绵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用上肢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托垫(1)宽度方向两侧设有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上肢输液的缺口(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用上肢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托垫(1)的尺寸为长80cm,宽60c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术用上肢固定带,包括用于承重病患上肢的护托垫,所述护托垫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缠绕带及辅助带,所述缠绕带设有相互粘结的魔术贴,所述辅助带端部设有供缠绕带穿过的条形孔,所述护托垫用于接触上肢的一面设有减压层,还包括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型上锁紧槽、铰接在所述上锁紧槽的下锁紧块及锁紧销,所述上锁紧槽设有第一圆形通孔,所述下锁紧块设有与所述第一圆形通孔对应的第二圆形通孔,所述上锁紧槽与下锁紧块设有供缠绕带穿过的缺口。本实用新型的上肢固定带,能将上肢牢牢地固定在手术床上光滑的麻醉屏架上,整个固定过程操作简单,护托垫并非全封闭将上肢包裹,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上肢的观察及治疗。观察及治疗。观察及治疗。


技术研发人员:张飞飞 胡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市中心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2.06
技术公布日:2021/1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