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床病人起身用辅助支撑受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45188发布日期:2021-11-18 00:01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床病人起身用辅助支撑受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起身支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卧床病人起身用辅助支撑受力装置。


背景技术:

2.临床护理主要包括基础护理操作、临床各科一般护理常规和各科疾病的概念、临床表现、特异性的辅助检查、护理措施、基础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五官科护理、皮肤科护理、急救护理,在住院病人中,很多手术后身体虚弱的患者、孕产妇、老男人、瘫痪病人等需要卧床休息。
3.在操作人员将病人扶起,操作人员体力消耗较大,劳动强度高,现有技术时在病床一侧设有栏杆,但栏杆很低,无法支撑病人自己起身,只有防止病人从床上掉落的作用,并且现有的该装置不能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进行调节,降低该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卧床病人起身用辅助支撑受力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卧床病人起身用辅助支撑受力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所述套筒的正面活动连接有齿轮,所述底板一端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的背面开设有t型槽,所述t型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限位块。
8.可选的,所述底板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辅助板。
9.可选的,所述活动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限位块。
10.可选的,所述齿轮的外表面通过套筒正面的凹槽啮合有齿条,所述齿轮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轴。
11.可选的,所述转轴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握把。
12.可选的,所述辅助板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辅助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硅胶垫。
13.(三)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卧床病人起身用辅助支撑受力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卧床病人起身用辅助支撑受力装置,通过底板、套筒、齿条和齿轮之间的配合设置,操作人员在使用该装置时,能够转动齿轮将齿轮表面啮合的齿条进行升降,套筒的设
置避免齿条在进行升降时发生倾斜,可能导致该装置出现使用问题,从而提高该装置的稳定性,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16.2、该卧床病人起身用辅助支撑受力装置,通过活动块、辅助板、t型槽和限位块之间的配合设置,操作人员能够将卡接在t型槽内部的限位块使辅助板进行滑动,活动块能够对限位块起到一个滑动限位的作用,避免在患者使用该装置时发生意外,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套筒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辅助板背面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底板;2、套筒;3、齿条;4、活动块;5、齿轮;6、辅助板;7、t型槽;8、限位块;9、转杆;10、挡板;11、转轴;12、支撑板;13、转盘;14、握把;15、限位槽;16、硅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卧床病人起身用辅助支撑受力装置,包括底板1,在将辅助板6进行更换时,操作人员能够将转杆9拉出,将辅助板6进行拆卸更换,因此在底板1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转杆9,转杆9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辅助板6,底板1的上表面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套筒2,套筒2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齿条3,齿条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块4;
23.在操作人员使用该装置时,能够使活动块4和限位块8两者之间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在使用时出现抱死的问题,因此在活动块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10,挡板10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限位块8,套筒2的正面活动连接有齿轮5,齿轮5的外表面通过套筒2正面的凹槽啮合有齿条3,齿轮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轴11,转轴11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板12,操作人员转动转轴11时,为了避免在升降的过程中发生卡死,导致该装置不能进行升降,因此在支撑板12的内壁设置有润滑圈,转轴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13;
24.操作人员在使用该装置时,能够方便快捷的将辅助板6进行升降,因此在转盘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握把14,底板1一端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辅助板6,辅助板6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槽15,在患者使用该装置时,为了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因此在辅助板6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硅胶垫16,辅助板6的背面开设有t型槽7,t型槽7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限位块8。
25.综上所述,该卧床病人起身用辅助支撑受力装置,使用步骤如下:
26.1、操作人员使用该装置时,先将辅助板6放置在底板1一端的两侧,通过转杆9进行固定安装;
27.2、安装完成后,操作人员将底板1放置在患者的背部,将手握住握把14进行转动,齿轮5转动的同时带动齿条3完成对辅助板6升降
28.3、在将齿条3进行升降的同时,能够通过齿条3两端的限位板进行限位,避免在升
降时发生意外;
29.4;完成升降结束时,患者将背部靠在辅助板6的表面,进行使用。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卧床病人起身用辅助支撑受力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套筒(2),所述套筒(2)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齿条(3),所述齿条(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块(4),所述套筒(2)的正面活动连接有齿轮(5),所述底板(1)一端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辅助板(6),所述辅助板(6)的背面开设有t型槽(7),所述t型槽(7)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限位块(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床病人起身用辅助支撑受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转杆(9),所述转杆(9)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辅助板(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床病人起身用辅助支撑受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10),所述挡板(10)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限位块(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床病人起身用辅助支撑受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5)的外表面通过套筒(2)正面的凹槽啮合有齿条(3),所述齿轮(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轴(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卧床病人起身用辅助支撑受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1)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板(12),所述转轴(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13),所述转盘(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握把(1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床病人起身用辅助支撑受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板(6)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槽(15),所述辅助板(6)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硅胶垫(1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床病人起身用辅助支撑受力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所述套筒的正面活动连接有齿轮,所述底板一端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的背面开设有T型槽,所述T型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限位块。该卧床病人起身用辅助支撑受力装置,通过底板、套筒、齿条和齿轮之间的配合设置,操作人员在使用该装置时,能够转动齿轮将齿轮表面啮合的齿条进行升降,套筒的设置避免齿条在进行升降时发生倾斜,通过活动块、辅助板、T型槽和限位块之间的配合设置,操作人员能够将卡接在T型槽内部的限位块使辅助板进行滑动。接在T型槽内部的限位块使辅助板进行滑动。接在T型槽内部的限位块使辅助板进行滑动。


技术研发人员:黄勇仪 唐桂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勇仪
技术研发日:2021.03.01
技术公布日:2021/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