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伤翻身床用仰卧位床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92083发布日期:2021-12-04 11:03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烧伤翻身床用仰卧位床垫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烧伤翻身床用仰卧位床垫。


背景技术:

2.大面积烧伤患者需要长时间在烧伤翻身床上进行治疗和护理。烧伤翻身床具有仰卧位床板和俯卧位床板,以供烧伤患者处于仰卧位或俯卧位,同时在仰卧位床板和俯卧位床板需放置床垫进行缓冲。
3.患者可通过仰卧位床板和俯卧位床板实现翻身,例如患者处于仰卧位进行翻身时,患者躺在放置在仰卧位床板的床垫上,然后在患者身上放置床垫以及在翻身床上安装俯卧床板,在俯卧位床板和仰卧位床板翻转180度后,拆卸下仰卧位床板以及取下床垫,此时患者翻身完成。
4.但是在仰卧位床板和俯卧位床板安装在翻身床上时,仰卧位床板和俯卧位床板之间的间距是固定的,若是患者的体型太胖,此时在翻身过程中,患者身上在放置床垫后,仰卧位床板或俯卧位床板难以安装,从而导致翻身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烧伤翻身床用仰卧位床垫,具有方便体型过胖的患者进行翻身的功能。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烧伤翻身床用仰卧位床垫,包括供患者腰部以下部分仰卧的第一气垫、多个设置在第一气垫一端并且沿着竖直方向分布的第二气垫,所述第二气垫供患者腰背、头部和双肢仰卧,所述第二气垫的厚度沿着远离第一气垫的方向逐渐增加且在多个第二气垫完全充气后用于抬起患者的上半身,所述第一气垫、第二气垫上均设置有充放气口。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气垫的两侧设置有供患者下肢分开后搁置的第一辅助气垫,所述第一气垫的两侧设置有供患者上肢分开后搁置的第二辅助气垫,所述第一辅助气垫和第二辅助气垫上均设置有充放气口。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气垫处于两个第一辅助气垫的中部设置有供放气后的两个第一辅助气垫从下往上穿出的通孔,所述第一辅助气垫侧面顶部与第一气垫底部之间设置有连接带,当所述第一辅助气垫处于第一气垫侧面时,所述第一辅助气垫充气后抵触在第一气垫的侧面,当所述第一辅助气垫穿过通孔时,所述第一辅助气垫充气后抵触在第一气垫的上表面。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一辅助气垫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可实现粘合的魔术贴,当两个所述第一辅助气垫穿出通孔并充气后,两个所述第一辅助气垫下表面的魔术贴粘合。
1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1、仰卧位床垫包括第一气垫、多个第二气垫,此时在体型太胖的患者进行翻身时,
可通过放出第一气垫、第二气垫的气体,使得仰卧位床垫的厚度变小,以方便体型过胖的患者进行翻身操作;同时多个第二气垫的厚度沿着远离第一气垫的方向逐渐增加,多个第二气垫完全充气后能抬起患者的上半身;
12.2、在患者会阴部烫伤或大腿烫伤时,需分开患者的下肢,此时两个第一辅助气垫的设置能供患者的下肢搁置;在患者腋下烫伤时,需分开患者的上肢,此时两个第二辅助气垫的设置能供患者的上肢搁置;
13.3、在患者会阴部烫伤或大腿烫伤时,患者在睡眠中下肢可能无意识中可能会并拢在一起,此时通常会在患者的下肢之间放置枕头隔开,但是枕头容易发生松动;此时使得放气后的两个第一辅助气垫从下往上穿出的通孔,第一辅助气垫充气后抵触在第一气垫的上表面,从而可实现分隔患者的下肢;
14.4、当两个第一辅助气垫穿出通孔并充气后,两个第一辅助气垫下表面的魔术贴粘合,从而将两个第一辅助气垫固定在一起,从而防止第一辅助气垫倾倒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处于通孔处的剖视图;
17.图3是图2基础上第一辅助气垫穿出通孔后的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1、第一气垫;11、排泄孔;12、通孔;2、第二气垫;3、第一辅助气垫;4、第二辅助气垫;5、连接带;6、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0.实施例:一种烧伤翻身床用仰卧位床垫,如图1所示,包括供患者腰部以下部分仰卧的第一气垫1、多个设置在第一气垫1一端并且沿着竖直方向分布的第二气垫12。第一气垫1的中部设置有排泄孔11,第二气垫2供患者腰背、头部和双肢仰卧,第二气垫2的厚度沿着远离第一气垫1的方向逐渐增加且在多个第二气垫2完全充气后用于抬起患者的上半身,多个第二气垫2的上下表面相连接,第一气垫1、第二气垫2上均设置有充放气口(图中未示意)。
21.如图1所示,在第一气垫1的两侧设置有供患者下肢分开后搁置的第一辅助气垫3,第一气垫1的两侧固定设置有供患者上肢分开后搁置的第二辅助气垫4。述第一辅助气垫3和第二辅助气垫4上均设置有充放气口(图中未示意)。
22.如图1到图3所示,第一气垫1处于两个第一辅助气垫3的中部设置有供放气后的两个第一辅助气垫3从下往上穿出的通孔12,第一辅助气垫3侧面顶部与第一气垫1底部之间设置有连接带5,当第一辅助气垫3处于第一气垫1侧面时,第一辅助气垫3充气后抵触在第一气垫1的侧面,当第一辅助气垫3穿过通孔12时,第一辅助气垫3充气后抵触在第一气垫1的上表面。同时两个第一辅助气垫3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可实现粘合的魔术贴6,当两个第一辅助气垫3穿出通孔12并充气后,两个第一辅助气垫3下表面的魔术贴6粘合。
23.实施效果:仰卧位床垫包括第一气垫1、多个第二气垫12,此时在体型太胖的患者进行翻身时,可通过放出第一气垫1、第二气垫12的气体,使得仰卧位床垫的厚度变小,以方
便体型过胖的患者进行翻身操作;同时多个第二气垫12的厚度沿着远离第一气垫1的方向逐渐增加,多个第二气垫12完全充气后能抬起患者的上半身。在患者会阴部烫伤或大腿烫伤时,需分开患者的下肢,此时两个第一辅助气垫3的设置能供患者的下肢搁置;在患者腋下烫伤时,需分开患者的上肢,此时两个第二辅助气垫4的设置能供患者的上肢搁置。在患者会阴部烫伤或大腿烫伤时,患者在睡眠中下肢可能无意识中可能会并拢在一起,此时通常会在患者的下肢之间放置枕头隔开,但是枕头容易发生松动;此时使得放气后的两个第一辅助气垫3从下往上穿出的通孔12,第一辅助气垫3充气后抵触在第一气垫1的上表面,从而可实现分隔患者的下肢。当两个第一辅助气垫3穿出通孔12并充气后,两个第一辅助气垫3下表面的魔术贴6粘合,从而将两个第一辅助气垫3固定在一起,从而防止第一辅助气垫3倾倒的情况发生。
24.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烧伤翻身床用仰卧位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患者腰部以下部分仰卧的第一气垫(1)、多个设置在第一气垫(1)一端并且沿着竖直方向分布的第二气垫(2),所述第二气垫(2)供患者腰背、头部和双肢仰卧,所述第二气垫(2)的厚度沿着远离第一气垫(1)的方向逐渐增加且在多个第二气垫(2)完全充气后用于抬起患者的上半身,所述第一气垫(1)、第二气垫(2)上均设置有充放气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伤翻身床用仰卧位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垫(1)的两侧设置有供患者下肢分开后搁置的第一辅助气垫(3),所述第一气垫(1)的两侧设置有供患者上肢分开后搁置的第二辅助气垫(4),所述第一辅助气垫(3)和第二辅助气垫(4)上均设置有充放气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烧伤翻身床用仰卧位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垫(1)处于两个第一辅助气垫(3)的中部设置有供放气后的两个第一辅助气垫(3)从下往上穿出的通孔(12),所述第一辅助气垫(3)侧面顶部与第一气垫(1)底部之间设置有连接带(5),当所述第一辅助气垫(3)处于第一气垫(1)侧面时,所述第一辅助气垫(3)充气后抵触在第一气垫(1)的侧面,当所述第一辅助气垫(3)穿过通孔(12)时,所述第一辅助气垫(3)充气后抵触在第一气垫(1)的上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烧伤翻身床用仰卧位床垫,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辅助气垫(3)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可实现粘合的魔术贴(6),当两个所述第一辅助气垫(3)穿出通孔(12)并充气后,两个所述第一辅助气垫(3)下表面的魔术贴(6)粘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烧伤翻身床用仰卧位床垫,包括第一气垫、多个第二气垫,第二气垫供患者腰背、头部和双肢仰卧,第二气垫的厚度沿着远离第一气垫的方向逐渐增加且在多个第二气垫完全充气后用于抬起患者的上半身,第一气垫、第二气垫上均设置有充放气口。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仰卧位床垫包括第一气垫、多个第二气垫,此时在体型太胖的患者进行翻身时,可通过放出第一气垫、第二气垫的气体,使得仰卧位床垫的厚度变小,以方便体型过胖的患者进行翻身操作;同时多个第二气垫的厚度沿着远离第一气垫的方向逐渐增加,多个第二气垫完全充气后能抬起患者的上半身。完全充气后能抬起患者的上半身。完全充气后能抬起患者的上半身。


技术研发人员:漏建美 戴村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第二医院医共体总院(绍兴第二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3.03
技术公布日:2021/1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