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医用引流液精确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25744发布日期:2021-12-22 15:49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次性医用引流液精确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医用引流液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2.引流是临床工作中最基础、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引流量的记录是否准确与治疗方案的调整、病人病情预后密切相关。目前的引流袋在袋体上直接标明刻度,目前引流袋刻度为100~1000ml,间距为50ml,对少量或未达到表明刻度线的液体量则无法准确计量,导致计量误差;引流袋具有容量大、使用方便的优势而被临床广泛使用,然而现有的引流袋的袋体材质为软性塑料,随着引流量的增多,袋内的压力发生变化,使引流袋发生变形,引起液面不规则导致观测的引流量与实际误差较大,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如外接量杯再测量,不仅易污染,且增加护士的工作量。
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医用引流液精确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6.一种一次性医用引流液精确收集装置,包括一医用引流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引流液收集装置包括一呈长方体状的引流袋,所述引流袋采用透明的聚乙烯材料制成,所述引流袋的上部连接一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上设有一引流管接头;
7.所述引流袋内设有一中空腔,所述中空腔包括一左腔、一中腔、一右腔,所述引流管的一端部与所述中腔连通,所述中腔的上部与所述左腔的上部连通,所述中腔的上部与所述右腔的上部连通;
8.所述引流袋上设有第一刻度线、第二刻度线,所述中腔的外侧设有所述第一刻度线,所述左腔与所述右腔的外侧均设有第二刻度线;
9.所述第一刻度线的第一量程为0ml~100ml,所述第一量程的刻度值为1ml,所述第二刻度线包括第二量程、第三量程,所述第二量程为0ml~100ml,所述第二量程的刻度值为2ml,所述第三量程为100ml~500ml,所述第三量程的刻度值为5ml;
10.所述引流袋的上部设有一片状体,所述片状体上设有一用于悬挂的第一开口。
11.所述片状体与所述引流袋采用一体化结构。所述片状体的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增加,所述片状体下部的宽度与引流袋上部的宽度相同,所述片状体上设有用于穿过手部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呈椭圆状,所述第一开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的上方。
12.所述引流管上安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采用流速调节器。
13.所述引流袋的下部设有三个排液管,三个所述排液管分别连通所述左腔、所述中腔与所述右腔,三个所述排液管上均安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采用橡胶塞。
14.本实用新型通过此设计,提供了一种一次性医用引流液精确收集装置,结构简单、
使用便捷,在使用时,引流液随引流管引导落入中腔内,当中腔收集满时,则引流液可溢向左、右腔,三腔均设有刻度线,保证引流液由少到多的精确收集。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引流袋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说明。
18.如图1~2所示,一种一次性医用引流液精确收集装置,包括一医用引流液收集装置,医用引流液收集装置包括一呈长方体状的引流袋1,引流袋采用透明的聚乙烯材料制成,引流袋的上部连接一引流管3,引流管上设有一引流管接头4;引流袋内设有一中空腔,中空腔包括一左腔11、一中腔8、一右腔7,引流管的一端部与中腔连通,中腔的上部与左腔的上部连通,中腔的上部与右腔的上部连通;引流袋上设有第一刻度线9、第二刻度线12,中腔的外侧设有第一刻度线,左腔与右腔的外侧均设有第二刻度线;第一刻度线的第一量程为0ml~100ml,第一量程的刻度值为1ml,第二刻度线包括第二量程、第三量程,第三量程设置在第二量程上方,第二量程为0ml~100ml,第二量程的刻度值为2ml,第三量程为100ml~500ml,第三量程的刻度值为5ml;引流袋的上部设有一片状体2,片状体上设有一用于悬挂的第一开口13。本实用新型通过此设计,提供了一种一次性医用引流液精确收集装置,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在使用时,引流液随引流管引导落入中腔内,当中腔收集满时,则引流液可溢向左、右腔,三腔均设有刻度线,保证引流液由少到多的精确收集。此设计通过聚乙烯材料制成的长方体状的引流袋,在使用过程中,引流袋的形状不随引流量的增加而变形,避免了液面不规则而导致的观测计量不准确的状况发生;患者在外科手术后,引流液一般每日在0ml~100ml,中间腔的设计可对不大于100ml引流液做到较为精确的计量;且三腔设计可充分利用引流袋的容积,在每日统计总量后做好标记,次日量等于总量减去昨日量,可减少更换次数,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
19.中腔与左腔之间通过第一通孔连通,中腔与右腔之间通过第二通孔连通,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直径相同且位于同一高度。便于收集引流液后精确统计。
20.片状体与引流袋采用一体化结构。片状体的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增加,片状体下部的宽度与引流袋上部的宽度相同,片状体上设有用于穿过手部的第二开口5,第二开口呈椭圆状,第一开口设置在第二开口的上方。挂钩穿过第一开口,上窄下宽的片状体使引流袋在悬挂时较为稳定,不易倾斜;医护人员的手部可穿过第二开口,以片状体的上部作为提手,便于医护人员对引流袋进行搬运。
21.引流管上安有第一阀门6。第一阀门采用流速调节器。通过流速调节器可停止引流管的引流,对病人翻身、转运、更换引流装置时,防止引流液逆流,预防感染。
22.引流袋的下部设有三个排液管10,三个排液管分别连通左腔、中腔与右腔,三个排液管上均安有第二阀门。第二阀门采用橡胶塞。便于通过排液管排出引流袋内的引流液。当排出引流液时,需通过流速调节器停止引流管的引流,拔出排液管端部的橡胶塞进行排液。
2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
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一次性医用引流液精确收集装置,包括一医用引流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引流液收集装置包括一呈长方体状的引流袋,所述引流袋采用透明的聚乙烯材料制成,所述引流袋的上部连接一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上设有一引流管接头;所述引流袋内设有一中空腔,所述中空腔包括一左腔、一中腔、一右腔,所述引流管的一端部与所述中腔连通,所述中腔的上部与所述左腔的上部连通,所述中腔的上部与所述右腔的上部连通;所述引流袋上设有第一刻度线、第二刻度线,所述中腔的外侧设有所述第一刻度线,所述左腔与所述右腔的外侧均设有第二刻度线;所述第一刻度线的第一量程为0ml~100ml,所述第一量程的刻度值为1ml,所述第二刻度线包括第二量程、第三量程,所述第二量程为0ml~100ml,所述第二量程的刻度值为2ml,所述第三量程为100ml~500ml,所述第三量程的刻度值为5ml;所述引流袋的上部设有一片状体,所述片状体上设有一用于悬挂的第一开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医用引流液精确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体与所述引流袋采用一体化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医用引流液精确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体的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增加,所述片状体下部的宽度与引流袋上部的宽度相同,所述片状体上设有用于穿过手部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呈椭圆状,所述第一开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的上方。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医用引流液精确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上安有第一阀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医用引流液精确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采用流速调节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医用引流液精确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袋的下部设有三个排液管,三个所述排液管分别连通所述左腔、所述中腔与所述右腔,三个所述排液管上均安有第二阀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医用引流液精确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门采用橡胶塞。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医用引流液收集装置。一种一次性医用引流液精确收集装置,包括一医用引流液收集装置,医用引流液收集装置包括一呈长方体状的引流袋,引流袋采用透明的聚乙烯材料制成;引流袋内设有一中空腔,中空腔包括一左腔、一中腔、一右腔。本实用新型通过此设计,提供了一种一次性医用引流液精确收集装置,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在使用时,引流液随引流管引导落入中腔内,当中腔收集满时,则引流液可溢向左、右腔,三腔均设有刻度线,保证引流液由少到多的精确收集。保证引流液由少到多的精确收集。保证引流液由少到多的精确收集。


技术研发人员:叶显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叶显凤
技术研发日:2021.04.06
技术公布日:2021/1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