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醉科专用的消毒分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06372发布日期:2021-12-04 12:06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麻醉科专用的消毒分类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麻醉科专用的消毒分类装置。


背景技术:

2.在进行临床手术时,需要在手术前根据病患的病情对病患进行麻醉,麻醉器具并不是一次性用具,所以在对病人麻醉过后,需要将麻醉科专用器具进行消毒并存放,方便下一次麻醉时使用。现有的麻醉科专用器具存放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高温蒸汽消毒,需要等待较长时间,带器具冷却之后,才能取出,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散热装置,加快器具冷却,同时避免器具与外界空气接触的麻醉科专用的消毒分类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麻醉科专用的消毒分类装置,包括消毒仓、散热装置、送气管、抽气泵、储水仓、加热装置、垫块和放置架,所述垫块对称设于储水仓下,所述消毒仓设于储水仓顶部,所述散热装置设于消毒仓侧面上,所述放置架设于消毒仓内,所述抽气泵设于储水仓的侧面上,所述送气管连接于抽气泵与消毒仓上,所述加热装置设于储水仓内壁底面上,加热装置加快储水仓内的水蒸发,抽气泵抽取蒸汽,并通过送气管送入消毒仓内,对器具进行蒸汽消毒处理;所述散热装置包括进气管、送气泵、消毒灯、环绕管、移动板、把手、透孔、空气处理仓和过滤板,所述空气处理仓设于消毒仓侧面上端,所述送气泵设于消毒仓侧面上端且连接于空气处理仓顶部,所述环绕管一端连接于送气泵顶部,所述环绕管另一端设于消毒仓侧面下端,所述进气管连接于环绕管与送气泵之间,所述环绕管环绕贯穿消毒仓侧壁设置,所述透孔贯穿空气处理仓底壁设置,所述移动板可移动贯穿空气处理仓侧壁设置,所述把手设于移动板外侧面上,所述过滤板均匀分布设于移动板侧面上且设于空气处理仓内,所述消毒灯对称设于空气处理仓内壁侧面上且设于过滤板上方,送气泵抽气经过过滤板和消毒灯处理之后的空气并通过进气管送入环绕管内,降低消毒仓壁的温度,进而降低消毒仓的温度,最终达到降低器具的温度,而且在进行蒸汽消毒时,环绕管内空气不流动,可以达到隔热的效果,避免消毒仓内的热量流失,可以加快消毒仓内的温度上升,提高消毒效率。
5.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架包括水平板和竖直板,所述水平板均匀分布设于消毒仓内,所述竖直板设于水平板之间,通过竖直板,将水平板之间的空隙分隔出,若干不同大小的空间,可以容纳大小不同的器具,分类放置,方便整理。
6.进一步地,所述消毒仓侧面下端设有排液管,排出蒸汽水珠。
7.进一步地,所述垫块由橡胶材质制成,增加摩擦力,提高稳定性。
8.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麻醉科专用的消毒分类装置操作简单,机构紧凑,设计合理,利用送气泵抽气经过过滤板和消毒灯处理之后的空气并通过进气管送入环绕管内,降低消毒仓壁的温度,进而降低消毒仓的温度,最
终达到降低器具的温度,而且在进行蒸汽消毒时,环绕管内空气不流动,可以达到隔热的效果,避免消毒仓内的热量流失,可以加快消毒仓内的温度上升,提高消毒效率。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麻醉科专用的消毒分类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1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麻醉科专用的消毒分类装置的散热装置的结构图。
11.其中,1、消毒仓,2、散热装置,3、送气管,4、抽气泵,5、储水仓,6、加热装置,7、垫块,8、放置架,9、进气管,10、送气泵,11、消毒灯,12、环绕管,13、移动板,14、把手,15、透孔,16、空气处理仓,17、过滤板,18、水平板,19、竖直板,20、排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4.如图1

2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麻醉科专用的消毒分类装置,包括消毒仓1、散热装置2、送气管3、抽气泵4、储水仓5、加热装置6、垫块7和放置架8,所述垫块7对称设于储水仓5下,所述消毒仓1设于储水仓5顶部,所述散热装置2设于消毒仓1侧面上,所述放置架8设于消毒仓1内,所述抽气泵4设于储水仓5的侧面上,所述送气管3连接于抽气泵4与消毒仓1上,所述加热装置6设于储水仓5内壁底面上;所述散热装置2包括进气管9、送气泵10、消毒灯11、环绕管12、移动板13、把手14、透孔15、空气处理仓16和过滤板17,所述空气处理仓16设于消毒仓1侧面上端,所述送气泵10设于消毒仓1侧面上端且连接于空气处理仓16顶部,所述环绕管12一端连接于送气泵10顶部,所述环绕管12另一端设于消毒仓1侧面下端,所述进气管9连接于环绕管12与送气泵10之间,所述环绕管12环绕贯穿消毒仓1侧壁设置,所述透孔15贯穿空气处理仓16底壁设置,所述移动板13可移动贯穿空气处理仓16侧壁设置,所述把手14设于移动板13外侧面上,所述过滤板17均匀分布设于移动板13侧面上且设于空气处理仓16内,所述消毒灯11对称设于空气处理仓16内壁侧面上且设于过滤板17上方。
15.所述放置架8包括水平板18和竖直板19,所述水平板18均匀分布设于消毒仓1内,所述竖直板19设于水平板18之间。
16.所述消毒仓1侧面下端设有排液管20。
17.所述垫块7由橡胶材质制成。
18.具体使用时,首先将根据器具大小放置在水平板18上,之后启动加热装置6,加热装置6加快储水仓5内的水温度升高,形成蒸汽,抽气泵4抽取蒸汽,并通过送气管3送入消毒
仓1内,对器具进行蒸汽消毒处理,环绕管12内的空气不流动,达到隔热的效果,加快消毒仓1的温度升高,消毒处理之后,启动抽气泵4,送气泵10抽气经过过滤板17和消毒灯11处理之后的空气并通过进气管9送入环绕管12内,降低消毒仓1壁的温度,进而降低消毒仓1的温度,最终达到降低器具的温度,而且在进行蒸汽消毒时,环绕管12内空气不流动,可以达到隔热的效果,避免消毒仓1内的热量流失,可以加快消毒仓1内的温度上升,提高消毒效率。
1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麻醉科专用的消毒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消毒仓、散热装置、送气管、抽气泵、储水仓、加热装置、垫块和放置架,所述垫块对称设于储水仓下,所述消毒仓设于储水仓顶部,所述散热装置设于消毒仓侧面上,所述放置架设于消毒仓内,所述抽气泵设于储水仓的侧面上,所述送气管连接于抽气泵与消毒仓上,所述加热装置设于储水仓内壁底面上;所述散热装置包括进气管、送气泵、消毒灯、环绕管、移动板、把手、透孔、空气处理仓和过滤板,所述空气处理仓设于消毒仓侧面上端,所述送气泵设于消毒仓侧面上端且连接于空气处理仓顶部,所述环绕管一端连接于送气泵顶部,所述环绕管另一端设于消毒仓侧面下端,所述进气管连接于环绕管与送气泵之间,所述环绕管环绕贯穿消毒仓侧壁设置,所述透孔贯穿空气处理仓底壁设置,所述移动板可移动贯穿空气处理仓侧壁设置,所述把手设于移动板外侧面上,所述过滤板均匀分布设于移动板侧面上且设于空气处理仓内,所述消毒灯对称设于空气处理仓内壁侧面上且设于过滤板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科专用的消毒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包括水平板和竖直板,所述水平板均匀分布设于消毒仓内,所述竖直板设于水平板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麻醉科专用的消毒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仓侧面下端设有排液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麻醉科专用的消毒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由橡胶材质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麻醉科专用的消毒分类装置,包括消毒仓、散热装置、送气管、抽气泵、储水仓、加热装置、垫块和放置架,所述垫块对称设于储水仓下,所述消毒仓设于储水仓顶部,所述散热装置设于消毒仓侧面上,所述放置架设于消毒仓内,所述抽气泵设于储水仓的侧面上,所述送气管连接于抽气泵与消毒仓上,所述加热装置设于储水仓内壁底面上。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通过散热装置,加快器具冷却,同时避免器具与外界空气接触的麻醉科专用的消毒分类装置。触的麻醉科专用的消毒分类装置。触的麻醉科专用的消毒分类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江姝华 刘海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襄阳市中心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4.20
技术公布日:2021/1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