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组织把持器

文档序号:28033689发布日期:2021-12-15 12:32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组织把持器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骨组织把持器。


背景技术:

2.口腔种植修复是最常见的修复口内缺失牙的方法之一,种植牙手术常常因为缺牙区骨量不足需要植骨手术。自体骨是最理想的植骨材料,而块状骨移植是常见的口内自体骨移植方法。
3.目前由于缺乏适宜的器械,自体骨移植往往使用口腔拔牙时用到的一些传统器械,如分离骨组织时使用牙挺、取出骨组织时使用止血钳、把持骨组织时使用普通镊子。而器械在操作中大大增加了技术敏感性,容易导致污染、甚至取骨失败。例如普通镊子可用于夹持口腔操作的器械和物品,但是由于自体骨组织极为宝贵,操作中稍有不慎容易掉落至患者口内甚至地面,造成手术失败。
4.因此使用现有的器械进行口腔自体骨移植具有较高的技术敏感性,只是需要时被借用到自体骨移植手术中的,不是基于骨移植而设计的配套工具,手术容易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组织把持器,可用于口腔颌面部块状骨移植,在术中为骨块打孔、放置供区、固定等手术步骤中稳定把持骨组织,防止骨组织掉落污染,解决了以往块状骨移植缺少适宜器械的问题,降低技术敏感性,增加手术成功率,减少医师操作的难度,减低患者痛苦,利于手术预后。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骨组织把持器,包括呈弯折状的镊子柄和所述镊子柄开口处两端延伸的两镊子臂,两所述镊子臂的顶端分别设有“c”形镊子头;所述镊子头的“c”形开口朝向所述两镊子臂内侧、且开口处沿镊子头底端内壁设有“c”形底板。
8.两所述镊子头闭合时,两所述底板端部相接、中部形成镂空。
9.所述骨组织把持器上的“c”形底板呈斜面、且斜面底端朝向所述镊子头中心。
10.所述骨组织把持器上两所述镊子臂上分别设有带螺纹的通孔和螺杆,所述螺杆穿过两所述通孔、且一端设有限位块。
1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
12.1、本实用新型所述骨组织把持器,“c”形镊子头内壁和“c”形底板能形成有挡板和有底板支撑的类似凹槽的围绕区间,骨组织放置到这个区间内,由底板盛接骨组织,只需捏紧镊子臂,就可以很好地把持骨组织,防止骨组织掉落污染。
13.2、底板呈斜面,且斜面底端朝向所述镊子头中心,即镂空部位,可以帮助血水和钻孔时的碎末排出,减少冲洗步骤。
14.3、处理完的骨组织放置到受区时方便,只需要松开镊子臂。
15.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骨组织把持器,在术中为骨块打孔、放置供区、固定等手术步
骤中稳定把持骨组织,防止骨组织掉落污染,解决了以往块状骨移植缺少适宜器械的问题,降低技术敏感性,增加手术成功率,减少医师操作的难度,减低患者痛苦,利于手术预后。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骨组织把持器侧面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骨组织取出器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骨组织取出器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图3中骨组织把持器a部分结构放大图。
20.图中,镊子柄1;镊子臂2;通孔3;螺杆4;限位块5;镊子头6;底板7。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22.在取出骨组织后,需要将骨组织进行钻孔,并放置到受区,过程中需要严格无菌操作,以减少感染等术后并发症。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骨组织把持器结构能够很好地达到这一目的,所述骨组织把持器拥有镊子的基础结构,同时在端部可以形成稳定放置和固定骨组织的类似凹槽区域,凹槽中心还带有镂空,方便在骨组织上钻孔,以及清洗时排走污水。如以下实施例所示。
23.如图1

2所示,骨组织把持器整体呈镊子形状,包括呈弯折状的镊子柄1和镊子柄1开口处两端延伸的两镊子臂2。镊子柄1弯折处夹角15
°
,宽8.5mm,长度159mm,手持部分外表面为条状指纹设计,用以增加摩擦系数便于握持。镊子臂2宽度渐变窄至5mm,长度为100mm。两镊子臂2上分别设有带螺纹的通孔3和螺杆4,螺杆4穿过两通孔3、且一端设有限位块5,通过转动螺杆4调整两镊子臂2之间的间距。两镊子臂2的顶端分别设有“c”形镊子头6;镊子头6的“c”形开口朝向两镊子臂2内侧、且开口处沿镊子头6底端内壁设有“c”形底板7,“c”形底板7,宽度7mm,两所述镊子头6闭合时,两所述底板7端部相接、中部形成镂空。骨组织把持器底板7与镊子头6内壁形成安全的盛接区域,骨组织取出后,放置到该盛接区域。骨组织把持器夹持骨组织后,会对骨组织进行钻孔处理,底板7之间形成的镂空,便于骨组织打孔。
24.实施例2
25.如图3

4所示,实施例2所示的骨组织把持器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所示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中的“c”形底板7呈斜面、且斜面底端朝向所述镊子头6中心,底板7形成的斜面,便于血水和骨组织打孔时碎渣的排出,减少冲洗等操作可以更好地避免骨组织掉落等污染问题。
26.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骨组织把持器,口腔自体骨取出后,能够在术中为骨块打孔、放置供区、固定等手术步骤中稳定把持骨组织,防止骨组织掉落污染,解决了以往块状骨移植缺少适宜器械的问题,降低技术敏感性,增加手术成功率,减少医师操作的难度,减低患者痛苦,利于手术预后。除了用于口腔颌面部自体骨移植,也可用于全身其他部位的骨移植手术,以及小型猪、比格犬等动物实验的自体骨移植或异体骨移植手术。
27.当然,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骨组织把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弯折状的镊子柄(1)和所述镊子柄(1)开口处两端延伸的两镊子臂(2),两所述镊子臂(2)的顶端分别设有“c”形镊子头(6);所述镊子头(6)的“c”形开口朝向所述两镊子臂(2)内侧、且开口处沿镊子头(6)底端内壁设有“c”形底板(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组织把持器,其特征在于,两所述镊子头(6)闭合时,两所述底板(7)端部相接、中部形成镂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组织把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骨组织把持器(3)上的“c”形底板(7)呈斜面、且斜面底端朝向所述镊子头(6)中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组织把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骨组织把持器(3)上两所述镊子臂(2)上分别设有带螺纹的通孔(3)和螺杆(4),所述螺杆(4)穿过两所述通孔(3)、且一端设有限位块(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组织把持器,包括呈弯折状的镊子柄和所述镊子柄开口处两端延伸的两镊子臂,两所述镊子臂的顶端分别设有“C”形镊子头;所述镊子头的“C”形开口朝向所述两镊子臂内侧、且开口处沿镊子头底端内壁设有“C”形底板。两所述镊子头闭合时,两所述底板端部相接、中部形成镂空。所述骨组织把持器上的“C”形底板呈斜面、且斜面底端朝向所述镊子头中心。本实用新型所述骨组织把持器,能够在术中为骨块打孔、放置供区、固定等手术步骤中稳定把持骨组织,防止骨组织掉落污染,解决了以往块状骨移植缺少适宜器械的问题,降低技术敏感性,增加手术成功率,减少医师操作的难度,减低患者痛苦,利于手术预后。利于手术预后。利于手术预后。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 潘巨利 魏雪竺 王变红 夏登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4.26
技术公布日:2021/12/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