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返流的灌肠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76637发布日期:2021-12-18 00:56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返流的灌肠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防返流的灌肠袋。


背景技术:

2.现一般医院都用普通灌肠袋,灌肠快要完毕时会有粪便随着灌肠液返流入灌肠袋内,一个是灌肠液浪费太多,再一个是粪便返流也较脏;还有多数患者均诉灌肠袋肛管部分太硬,刺激太大,让患者对灌肠有一种恐惧心理,甚至拒绝这个操作;对于护士在为病人准备灌肠液时,液袋口不能支撑,往往两个人操作都还是会把灌肠液倒在灌肠袋外面,如果是一个人就更难操作了,液袋口不能密封灌肠液容易快速冷却,粉尘、污物也容易掉入灌肠液,不能达到一个相对清洁的状态;肛管无刻度标识,对于护士操作时不能完全准确控制插入深度;灌肠袋内的药渣没有经过过滤,容易进入管道中,阻塞在管道中影响流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防返流的灌肠袋,解决了现有灌肠袋返流、过硬、难操作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5.一种防返流的灌肠袋,包括液袋,液袋的下端与软管连通,软管与肛门插管连通,软管内靠近肛门插管的一端设有活瓣,活瓣形成向肛门插管侧流通的单向止回结构,通过单向止回结构实现软管的防返流,避免污染和浪费。
6.进一步的,所述的液袋上设有容量刻度,用于判断药液的容量。
7.进一步的,所述的液袋的上端设有挂圈和开口,开口处设有密封条,挂圈用于液袋的悬挂,开口用于药液的装入,利用密封条实现开口的开闭。
8.进一步的,所述的挂圈为u形,通过上方中间位置的钩挂,对液袋的两侧进行拉拽,保证悬挂稳定。
9.进一步的,所述的液袋内设有过滤网,对药液进行过滤。
10.进一步的,所述的软管为长条状、等直径的软管,为常规软管结构。
11.进一步的,所述的软管上设有滴管,通过滴管判断流速。
12.进一步的,所述的滴管内设有过滤网,对药液进行过滤。
13.进一步的,所述的软管上设有调节器,用于调节药液的流速。
14.进一步的,所述的活瓣形成鸭嘴阀状的单向止回结构。
15.进一步的,所述的肛门插管端部的开口为弧形过渡的尖头,减少对人体的刺激。
16.进一步的,所述的肛门插管为软硅胶材质,减少其硬度,减少对人体的刺激。
17.进一步的,所述的肛门插管的侧面设有小孔,用于灌肠液的侧面流通。
18.进一步的,所述的肛门插管上设有插入刻度,用于判断插入深度。
19.进一步的,所述的肛门插管的直径为4

6mm,小直径的插管对人体刺激更小。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利用挂圈将液袋挂起,方便倒入灌肠液;2.密封条开闭
方便,防止污物、粉尘掉入灌肠液及减慢灌肠液冷却;3.活瓣形成单向止回结构,防止灌肠液及粪便返流;4.将肛门插管改进为软硅胶,改善灌肠操作时病人的舒适度;5.通过插入刻度改善护士在操作时盲目性,准确插入适宜深度;6.通过过滤网对药液进行过滤,避免药渣进入管道中,保证注入药液的纯净。
21.前述本实用新型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并且本实用新型,(各非冲突选择)选择之间以及和其他选择之间也可以自由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发明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

液袋,2

挂圈,3

密封条,4

软管,5

滴管,6

调节器,7

活瓣,8

肛门插管,9

小孔,10

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5.参考图1所示,一种防返流的灌肠袋,包括液袋1、挂圈2、密封条3、软管4、滴管5、调节器6、活瓣7、肛门插管8、小孔9和过滤网10。液袋1为盛装灌肠液的袋子,液袋1上设有容量刻度,用于判断液袋内药液的容量。液袋1内设有过滤网10,用于对药液进行过滤,滤除药液中的药渣。
26.液袋1的上端设有挂圈2和开口。挂圈2为倒立的u形,通过挂圈方便将液袋悬挂起来,这样有利于灌肠液的倒入,方便单人操作。开口用于向液袋中倒入液体,同时开口处设有密封条3,即使在没有人帮忙的情况下,一个人单手操作也能很好的将灌肠液倒入液袋内并密封好,防止灌肠液溢出和粉尘污染灌肠液,还可以达到保温的目的,减慢灌肠液的冷却。
27.液袋1的下端与软管4连通,软管4为长条状、等直径的软管,用于灌肠液的流通。软管4上设有滴管5,滴管用于判断流速,同时滴管5内设有过滤网10,过滤网对药液进行二次过滤,保证注入药液的纯净度。软管4上设有调节器6,用于调节灌肠液的流速。
28.软管4内靠近肛门插管8的一端设有活瓣7,活瓣7形成向肛门插管8侧流通的单向止回结构,单向止回结构让灌肠液只能往下流出,防止灌肠液及粪便返流入灌肠袋,避免灌肠液的浪费以及对灌肠袋的污染。具体的,活瓣7形成鸭嘴阀状的单向止回结构。
29.软管4与肛门插管8连通,从而将灌肠液送入肛门插管中,肛门插管的端部设有开口,肛门插管8的侧面设有小孔9。灌肠时,将肛门插管插入肛门处,灌肠液通过端部的开口和小孔注入人体,实现灌肠操作。
30.肛门插管8为软硅胶材质,肛门插管8端部的开口为弧形过渡的尖头,肛门插管8的直径改小为4

6mm,在灌肠过程中减少对病人肛门、直肠黏膜的刺激。肛门插管8上设有插入刻度,改善护士在操作时的盲目性,准确插入适宜深度。
31.前述本实用新型基本例及其各进一步选择例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方案中,各选择例,与其他任何基本
例和选择例都可以进行任意组合。比如,如图
……
还可视为基本例和选择例
……
的组合,图
……
也还可视为基本例和选择例
……
的组合,等等,在此不做穷举,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有众多组合。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防返流的灌肠袋,包括液袋(1),液袋(1)的下端与软管(4)连通,软管(4)与肛门插管(8)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管(4)内靠近肛门插管(8)的一端设有活瓣(7),活瓣(7)形成向肛门插管(8)侧流通的单向止回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返流的灌肠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袋(1)的上端设有挂圈(2)和开口,开口处设有密封条(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返流的灌肠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袋(1)内设有过滤网(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返流的灌肠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管(4)为长条状、等直径的软管。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防返流的灌肠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管(4)上设有滴管(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返流的灌肠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滴管(5)内设有过滤网(1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返流的灌肠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瓣(7)形成鸭嘴阀状的单向止回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返流的灌肠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肛门插管(8)端部的开口为弧形过渡的尖头。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返流的灌肠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肛门插管(8)为软硅胶材质。10.根据权利要求1、8或9所述的防返流的灌肠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肛门插管(8)的直径为4

6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返流的灌肠袋,包括液袋,液袋的下端与软管连通,软管与肛门插管连通,软管内靠近肛门插管的一端设有活瓣,活瓣形成向肛门插管侧流通的单向止回结构,液袋的上端设有挂圈和开口,开口处设有密封条,肛门插管为软硅胶材质,肛门插管上设有插入刻度,用于判断插入深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利用挂圈将液袋挂起,方便倒入灌肠液;密封条开闭方便,防止污物、粉尘掉入灌肠液及减慢灌肠液冷却;活瓣形成单向止回结构,防止灌肠液及粪便返流;将肛门插管改进为软硅胶,改善灌肠操作时病人的舒适度;通过插入刻度改善护士在操作时盲目性,准确插入适宜深度。准确插入适宜深度。准确插入适宜深度。


技术研发人员:胡明英 张洁 熊冬梅 毕雪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5.13
技术公布日:2021/12/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