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道胆道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33939发布日期:2021-12-22 16:54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多通道胆道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通道硬质胆道镜。


背景技术:

2.硬质胆道镜镜身为硬质材料制成,有良好的操控性,分直笔型和前端弯曲型两种,前端弯曲的硬质胆道镜更易进入胆总管及肝内胆管进行相关取石治疗,如申请号为cn201110062424.7的发明专利。但是,现有硬质胆道镜由于镜身较小,摄像、光源及进出水通道、操作通道高度集中,相互独立的进、出水通道仅有1mm。由于进、出水通道细小,在实际操作中会导致水循环速率缓慢,出水通道极易被细小的碎石或异物堵塞,未能达到及时将碎石及液体排出体外的目的;此外,在经胆总管切开处探查及碎石操作时,可能造成大量液体及碎石、脓性物经胆管切开处溢出进入腹腔,造成腹腔污染甚至腹腔脓肿形成及脓毒血症发生的严重后果。为此,硬质胆道镜下操作通常需要配合剥皮鞘管使用,通过剥皮鞘管与硬质胆道间隙来排除水量及碎石,但该方式操作较为复杂,且仍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因进水量小所致的水循环速率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负压吸引的多通道硬质术中胆道镜,镜身通道结构融合了现有硬质胆道镜与剥皮鞘管的优势,可以增大进出水通道直径,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进出水量小导致的出口堵塞、腹腔溢出等问题。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5.多通道胆道镜,包括前后连接的镜身和主体,镜身内设有相互平行的操作通道、成像通道、光源通道,主体上设有分别与操作通道、成像通道、光源通道连通的操作端、成像输出端、光源输入端;镜身内还设有将操作通道与成像通道、光源通道隔开的隔层,镜身内隔层与操作通道壁所围空间为进水通道,所述主体上还设有与进水通道连通的进水端、与操作通道连通的出水端。
6.上述方案优选的,所述镜身前端设有可弯曲部。
7.上述方案优选的,所述出水端连接负压吸引装置。
8.上述方案优选的,所述成像输出端上设有操作环。
9.上述方案优选的,所述光源通道有两个,并分布于成像通道两侧。
10.上述方案优选的,所述操作端开口直径小于出水端开口直径。
11.上述方案优选的,所述操作端末端为弹性橡胶段。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是:
13.1、进水通道为双通道,相比现有胆道镜的孔径明显增大,解决了因进水通道小所致的循环水量不足的问题,在保证视野清晰度的同时为加快取石速率提供充足的动力;
14.2、出水通道和操作通道为同一通道,在保持进出水通道相互独立的基础上,同时也增大了出水通道内径,且操作端开口直径小于出水端开口直径,出水端外接负压吸引装
置,可使通道保持负压状态,更易吸附结石,也可增加循环水速率及碎石排出效率,不仅能防止液体自操作端口流出影响操作,还有效克服因出水通道过小导致的碎石异物易堵塞、液体进入腹腔污染等问题;
15.3、操作端末端为弹性橡胶段,操作者可控制操作孔间隙大小来调节通道内负压大小,从而控制循环水速率,同样的还可控制胆管内水压,以减少因胆道压力过高、细菌进入血液引起的脓毒血症。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实施方式中的镜身的剖视图。
18.图号标识:1、镜身;11、操作通道;12、成像通道;13、光源通道;14、进水通道;15、隔层;2、主体;21、操作端;22、成像输出端;23、光源输入端;24、进水端;25、出水端;26、操作环。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20.本实施例所述的多通道胆道镜,如图1所示,包括前后连接的镜身1和主体2,镜身1前端设有可弯曲部,便于导入不规则的各分支肝内胆管及胆总管。
21.如图2所示,镜身1内设有相互平行的操作通道11、成像通道12、光源通道13,两个光源通道13分布于成像通道12两侧,以保证光源的充足;隔层15将操作通道11与成像通道12、光源通道13上下隔开,操作通道11外壁与隔层15所围的两侧空间为进水通道14。
22.如图1所示,主体2上分别设有与成像通道12连通的成像输出端22、与光源通道13连通的光源输入端23、与进水通道14连通的进水端24,操作端21、出水端25均与操作通道11连通,操作通道11既是器械操作通道也是出水通道。出水端25连接负压吸引装置,且操作端21开口直径小于出水端25开口直径,使通道内保持负压状态;且操作端21末端为弹性橡胶段,操作者可控制操作孔间隙大小来调节通道内负压大小。
23.如图1所示,成像输出端22上还设有操作环26,操作者手指可伸入操作环26内,以保持镜身1的稳定性。
24.本实施例的临床操作方法如下:在腹腔镜或开腹状态下,摄像系统及冷光源分别通过成像输出端22、光源输入端23接入成像通道12、光源通道13,进水端24接进水水管,出水端25接负压吸引装置。镜身1可通过前端可弯曲部于胆总管小切口处进入胆道系统的相应胆管。在监视器的监测下,操作者可选择适宜的操作器械自操作端21进入进行碎石、取石及活检等治疗动作。通过进、出水端的水循环,可快速将碎石、异物及脓性物等带出体外,达到碎石与取石同步的目的。


技术特征:
1.多通道胆道镜,包括前后连接的镜身(1)和主体(2),镜身(1)内设有相互平行的操作通道(11)、成像通道(12)、光源通道(13),主体(2)上设有分别与操作通道(11)、成像通道(12)、光源通道(13)连通的操作端(21)、成像输出端(22)、光源输入端(23),其特征在于,所述镜身(1)内还设有将操作通道(11)与成像通道(12)、光源通道(13)隔开的隔层(15),镜身(1)内隔层(15)与操作通道(11)壁所围空间为进水通道(14),所述主体(2)上还设有与进水通道(14)连通的进水端(24)、与操作通道(11)连通的出水端(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胆道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身(1)前端设有可弯曲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胆道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端(21)开口直径小于出水端(25)开口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胆道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端(21)末端为弹性橡胶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胆道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端(25)连接负压吸引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胆道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通道(13)有两个,并分布于成像通道(12)两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胆道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输出端(22)上设有操作环(2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通道胆道镜,包括前后连接的镜身和主体,镜身内设有相互平行的操作通道、成像通道、光源通道,主体上设有分别与操作通道、成像通道、光源通道连通的操作端、成像输出端、光源输入端;镜身内还设有将操作通道与成像通道、光源通道隔开的隔层,镜身内隔层与操作通道壁所围空间为进水通道,所述主体上还设有与进水通道连通的进水端、与操作通道连通的出水端。本实用新型镜身通道结构融合了现有硬质胆道镜与剥皮鞘管的优势,可以增大进出水通道直径,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进出水量小导致的出口堵塞、腹腔溢出等问题。腹腔溢出等问题。腹腔溢出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吴培生 罗永香 周佳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6.08
技术公布日:2021/1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