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远端穿孔补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78116发布日期:2022-04-30 20:29阅读:94来源:国知局
冠状动脉远端穿孔补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冠状动脉远端穿孔补救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动脉远端穿孔进行补救时,缝合线为临时手工剪切制成,缝合线的线头边缘粗糙,容易栓塞失败,极大的耗费人力,耽误患者的抢救时间,降低了手术的成功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冠状动脉远端穿孔补救装置,一种冠状动脉远端穿孔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注射组件与导管;
4.注射组件与导管的输入端相连,用于将手术所需的物质注入导管;
5.导管的输出端插设于外部的患者的体内。
6.进一步,导管包含:前段与后段;
7.前段的一端与后段的一端相连,前段的另一端插设于患者的体内,前段为螺旋管状;
8.后段的另一端设有一对输入口,一对输入口分别与注射组件相连。
9.进一步,前段为锥形管,前段的管径范围为:2fr~4fr。
10.进一步,后段的管径不小于4.0fr。
11.进一步,注射组件包含:若干个第一注射器;其中一个第一注射器与任意一个输入口相连,第一注射器的内部预置缝合线与造影剂。
12.进一步,第一注射器的容量为1ml。
13.进一步,缝合线的长度范围为:1mm~3mm。
14.进一步,注射组件还包含:若干个第二注射器,任意一个第二注射器与另一个输入口相连,第二注射器的内部预置止血剂。
15.进一步,第二注射器的容量为1ml。
1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冠状动脉远端穿孔补救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动脉穿孔补救手术时容易栓塞失败的缺陷,节约了人力与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17.要理解的是,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两者都是示例性的,并 且意图在于提供要求保护的技术的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18.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冠状动脉远端穿孔补救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20.首先,将结合图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冠状动脉远端穿孔补救装置,用于补救动脉穿孔,其应用场景很广。
2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冠状动脉远端穿孔补救装置,包含:注射组件与导管1。
22.具体地,如图1所示,导管1的输出端插设于外部的患者的体内,用于将补救动脉穿孔手术所需的物质输送至患者体内的窗口处。
23.进一步,如图1所示,导管1包含:前段11与后段12;前段11的一端与后段12的一端相连,前段11的另一端插设于患者的体内,前段11为螺旋管状,前端与后段一体成型,提升导管1的前段11的抗扭力效果,便于术者将导管1插入患者的体内;后段12的另一端设有一对输入口,一对输入口121分别与注射组件相连,用于注射手术所需物质,节省时间,便于术者向患者的体内注射药物。
24.进一步,如图1所示,前段为锥形管,前段11的管径范围为:2fr~4fr(french),前段11的输出端的管径为2.0fr,前段11与后段12的连接处的管径为4.0fr,前段11的管径由2.0fr过度至4.0fr,减小了导管1在行进时所受到的阻力,有利于导管1受到的推进力的传导,便于术者操控导管1,前段11的长度为130cm。
25.进一步,如图1所示,后段12的管径不小于4.0fr,便于安装注射器组件。
26.具体地,如图1所示,注射组件与一对输入口121相连,用于注射手术所需物质,当导管1与注射组件在不使用时导管1与注射组件可收纳于外部的收纳装置内。
27.进一步,如图1所示,注射组件包含:9个第一注射器2;其中一个第一注射器2与任意一个输入口121相连,第一注射器2的内部预置缝合线21与造影剂22,造影剂22随导管1进入人体后随血液流动,用于增强外部设备观察人体内部环境的效果,方便术者观察人体内部的环境;缝合线21经导管1运输至人体内部的创口处,用于栓塞创口,缝合线21预置于第一注射器2内,可极大程度上节省人力与患者的抢救时间,避免在手术过程中处理缝合线21,因处理手法粗糙导致缝合线21栓塞失败,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28.进一步,如图1所示,第一注射器2与第二注射器3的容量为1ml,便于节省物质,节约注射时间,便于精准掌控物质的注射剂量。
29.进一步,如图1所示,缝合线21的长度范围为:1mm~3mm,便于对不同程度的动脉穿孔进行栓塞,其中预置1mm缝合线21的第一注射器2有3个,预置2mm缝合线21的第一注射器2有3个,预置3mm缝合线21的第一注射器2有3个。
30.进一步,如图1所示,注射组件还包含:3个第二注射器3,任意一个第二注射器3与另一个输入口121相连,第二注射器3的内部预置止血剂31, 止血剂31为鱼精蛋白注射液,用于拮抗肝素,当遇到紧急情况时,术者可通导管1注射止血剂31来为患者的穿孔处止血,便于应对手术过程中的突发情况,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31.进一步,如图1所示,第二注射器3的容量为1ml, 便于节省物质,节约注射时间,便于精准掌控物质的注射剂量。当术者使用冠状动脉穿孔补救装置进行穿孔补救手术时,首
先,术者回抽第一注射器2,使第一注射器2的内部进入血液,然后,推动第一注射器2,造影剂22与缝合线21通过导管1进入人体内部的创口处,用于栓塞创口;当遇到紧急状况时,术者可推动第二注射器3,将止血剂31通过导管1注入人体,对创口进行止血。
32.以上,参照图1描述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冠状动脉远端穿孔补救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动脉穿孔补救手术时容易栓塞失败的缺陷,节约了人力与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33.当术者使用冠状动脉穿孔补救装置进行穿孔补救手术时,首先,术者回抽第一注射器2,使第一注射器2的内部进入血液,然后,推动第一注射器2,造影剂22与缝合线21通过导管1被注入至人体内部的创口处用于栓塞创口;当遇到紧急状况时,术者可推动第二注射器3,将止血剂31通过导管1注入人体,对创口进行止血。
3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含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5.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冠状动脉远端穿孔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注射组件与导管;所述注射组件与所述导管的输入端相连,用于将手术所需的物质注入导管;所述导管的输出端插设于外部的患者的体内;所述导管包含:前段与后段;所述前段的一端与所述后段的一端相连,所述前段的另一端插设于所述患者的体内,所述前段为螺旋管状;所述后段的另一端设有一对输入口,所述一对输入口分别与所述注射组件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冠状动脉远端穿孔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为锥形管,所述前段的管径范围为:2.0fr~4.0fr。3.如权利要求1所述冠状动脉远端穿孔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段的管径不小于4.0fr。4.如权利要求1所述冠状动脉远端穿孔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组件包含:若干个第一注射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注射器与任意一个所述输入口相连,所述第一注射器的内部预置缝合线与造影剂。5.如权利要求4所述冠状动脉远端穿孔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射器的容量为1ml。6.如权利要求4所述冠状动脉远端穿孔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线的长度范围为:1mm~3mm。7.如权利要求4所述冠状动脉远端穿孔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组件还包含:若干个第二注射器,任意一个所述第二注射器与另一个所述输入口相连,所述第二注射器的内部预置止血剂。8.如权利要求7所述冠状动脉远端穿孔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注射器的容量为1ml。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冠状动脉远端穿孔补救装置,包含:注射组件与导管;注射组件与导管的输入端相连,用于将手术所需的物质注入导管;导管的输出端插设于外部的患者的体内。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动脉穿孔补救手术时容易栓塞失败的缺陷,节约了人力与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技术研发人员:邹开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邹开源
技术研发日:2021.06.24
技术公布日:2022/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