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27385发布日期:2022-02-09 11:58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2.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总数的60%~70%,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闭塞和狭窄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较女性多,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较高,调查显示,城乡合计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不同类型的脑卒中,其治疗方式不同,由于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认为预防是最好的措施,其中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可控危险因素,因此,降压治疗对预防卒中发病和复发尤为重要,应加强对全民普及脑卒中危险因素及先兆症状的教育,才能真正防治脑卒中。
3.现有的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装置,在使用时通常时对患者的嘴内使用器械或低温冰杆进行刺激,从而使患者的肌肉受到刺激,但这种治疗康复训练在使用一定次数后,患者会因不适产生抵抗情绪,且效果会有所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开设有软垫槽的枕板,所述软垫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枕垫,所述枕板的上表面的边缘处开设有a滑槽,所述a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上表面开设有b滑槽,所述b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安装块的正面开设有a螺纹孔,所述a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贯穿有用于固定滑块的a固定螺杆,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一侧开设有b螺纹孔,所述b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贯穿有用于固定内杆的b固定螺杆。
8.可选的,所述内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框。
9.可选的,所述连接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表面插接有转轴。
10.可选的,所述转杆通过转轴连接有按摩轮。
11.可选的,所述安装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12.可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握杆。
13.(三)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势在于提供一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装置,本设备提供一种按摩结构,使用时,人员可通过本设备对患者脖颈处以及面部肌肉进行按摩恢复,从而提升肌肉的恢复速度,并且在使用时,对患者的刺激较小,不会使患者产生不适,从而提升患者进行使用的积极性,继而使患者康复所需耗费的时间减少,提升了人员的使用效率,且使用时舒适性较高,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有利于后续治疗的展开。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块结构分视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按摩轮结构分视示意图。
19.图中:1、枕板;2、枕垫;3、a滑槽;4、安装块;5、b滑槽;6、滑块; 7、a固定螺杆;8、安装框;9、内杆;10、b固定螺杆;11、连接框;12转杆;13、转轴;14、按摩轮;15、拉杆;16、连接杆;17、握杆。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开设有软垫槽的枕板1,软垫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枕垫2,枕板1的上表面的边缘处开设有a滑槽3,a滑槽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安装块4,安装块4的上表面开设有b滑槽5,b滑槽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6,安装块4的正面开设有a螺纹孔,a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贯穿有用于固定滑块6的a固定螺杆7,滑块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框8,安装框8的一侧开设有b螺纹孔,b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贯穿有用于固定内杆9的b固定螺杆 10,使用时,患者可平躺于病床上,人员将本设备放置于患者头颈下,通过拉动握杆17时安装块4进行移动,从而使按摩轮14进行移动,对患者的颈部或面部肌肉进行按摩,促进吞咽肌肉的恢复,且在使用过程中,可对按摩轮14的高度与横向位置进行调整,从而便于人员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节按摩位置。
22.内杆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框11,连接框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杆 12,转杆12的表面插接有转轴13,转杆12通过转轴13连接有按摩轮14。
23.安装块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15,拉杆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16,连接杆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握杆17,使用时,人员可通过本设备对患者脖颈处以及面部肌肉进行按摩恢复,从而提升肌肉的恢复速度,并且在使用时,对患者的刺激较小,不会使患者产生不适,从而提升患者进行使用的积极性,继而使患者康复所需耗费的时间减少,提升了人员的使用效率,且使用时舒适性较高,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有利于后续治疗的展开。
24.本实用新型中,该装置的工作步骤如下:使用时,人员可通过本设备对患者脖颈处以及面部肌肉进行按摩恢复,从而提升肌肉的恢复速度,并且在使用时,对患者的刺激较小,不会使患者产生不适,从而提升患者进行使用的积极性,继而使患者康复所需耗费的时
间减少,提升了人员的使用效率,且使用时舒适性较高,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有利于后续治疗的展开。
2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开设有软垫槽的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垫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枕垫(2),所述枕板(1)的上表面的边缘处开设有a滑槽(3),所述a滑槽(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安装块(4),所述安装块(4)的上表面开设有b滑槽(5),所述b滑槽(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6),所述安装块(4)的正面开设有a螺纹孔,所述a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贯穿有用于固定滑块(6)的a固定螺杆(7),所述滑块(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框(8),所述安装框(8)的一侧开设有b螺纹孔,所述b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贯穿有用于固定内杆(9)的b固定螺杆(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框(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杆(12),所述转杆(12)的表面插接有转轴(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12)通过转轴(13)连接有按摩轮(1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15),所述拉杆(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握杆(1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开设有软垫槽的枕板,所述软垫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枕垫,所述枕板的上表面的边缘处开设有A滑槽,所述A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上表面开设有B滑槽,所述B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势在于提供一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装置,本设备提供一种按摩结构,使用时,人员可通过本设备对患者脖颈处以及面部肌肉进行按摩恢复,从而提升肌肉的恢复速度,并且在使用时,对患者的刺激较小,不会使患者产生不适,从而提升患者进行使用的积极性,继而使患者康复所需耗费的时间减少。耗费的时间减少。耗费的时间减少。


技术研发人员:王露 冯宗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6.30
技术公布日:202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