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壁内埋藏金属管防漂管的腹膜透析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64837发布日期:2022-05-11 10:02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肾内科腹膜透析导管置管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管壁内埋藏金属管防漂管的腹膜透析导管。


背景技术:

2.腹膜透析是慢性肾脏病患者重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腹膜透析导管是建立成功的腹膜透析通路的关键部件,导管的结构及其在腹腔内位置的好坏,对能否保证腹膜透析长期顺利进行尤为重要。研究表明,腹膜透析导管漂移(漂管)是最常见的一种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2.7%-35%,轻者导管腹内段向上漂移出真骨盆,使腹膜透析出液流量减少、流速减慢,重者导管腹内段向上漂移出腹膜透析液平面以上,造成腹膜透析完全不能出液。漂管是影响腹膜透析有效率和造成腹膜透析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导致漂管的众多原因之中,除体位不当、置管不当、腹压增高、肠蠕动异常及腹膜炎等外界因素外,导管本身的结构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国内临床常用的腹膜透析导管有4种:tenckhoff直管、tenckhoff卷曲管、鹅颈直管和鹅颈卷曲管。现有腹膜透析导管的材质主要采用的是硅橡胶,其质量较轻,漂管发生率相对较高,在腹腔内固定性较差,因而采用传统的腹膜透析导管进行置管,依然存在漂管的并发症。迄今为止,尚缺乏大样本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证明哪种导管在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方面更具显著优势。
3.另外,出现漂管时,需要复位处理,包括手法复位、重力复位、肠蠕动复位和腹腔镜下复位等,而这些复位方法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致使腹膜透析治疗不能有效地进行,并最终降低腹膜透析导管的生存率。
4.因此,通过对腹膜透析导管本身结构进行改造,以降低漂管这种早期导管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对减轻腹膜透析患者的痛苦及提高腹膜透析技术生存率的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腹膜透析导管置管后易出现导管漂移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壁内埋藏金属管防漂管的腹膜透析导管,在导管盆腔段的管壁内埋藏一些空心圆柱环状金属管,通过增大导管盆腔段的重力,提高导管在腹腔内的稳定性,从而减少漂管的发生率。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壁内埋藏金属管防漂管的腹膜透析导管,包括置于腹腔内的硅橡胶空心导管腹内段,所述导管腹内段的下2/3部分置于盆腔内,为导管盆腔段,所述导管盆腔段的管壁上镂有侧孔和管壁内埋藏有金属管。
7.上述的侧孔,直径为0.5mm,位于所述导管盆腔段的管壁上,四个侧孔为一组,呈两两相对均匀分布,每隔10mm一组,共有11组,如此使所述导管盆腔段的管腔内外侧相通,增大透析时管腔内与盆腔内透析液的接触面,从而提高透析液流通量。
8.上述的金属管为空心圆柱环状,内径为4mm,外径为6mm,轴向长度为5mm,材质采用密度较大的铅或不锈钢,埋藏于所述导管盆腔段的管壁内,位于每两组侧孔的正中央,所述
金属管共有11组,与所述侧孔在导管盆腔段的管壁上呈均匀相间分布,既增加导管盆腔段的重力以防漂管,又不明显减少透析液的流通量。
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管腹内段的轴向长度为15mm,内径为3mm,外径为7mm。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腹膜透析导管利用金属管埋藏于导管壁内增加导管盆腔段的重力,使导管盆腔段在重力的作用下不易发生漂管,金属管与侧孔均匀相间分布于导管盆腔段的管壁上,如此在不影响腹膜透析导管的引流效果下,有效减少漂管的发生率,从而提高腹膜透析技术的生存率。
附图说明
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沿着图1中冠状面的正中剖视图;
14.图3为沿着图1中导管盆腔段a处矢状面的放大剖视图。
15.图4为沿着图1中导管盆腔段b处矢状面的放大剖视图。
16.图中1.导管腹内段,2.导管盆腔段,3.侧孔,4.金属管。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一种管壁内埋藏金属管防漂管的腹膜透析导管,包括置于腹腔内的硅橡胶空心导管腹内段1,所述导管腹内段1的下2/3部分置于盆腔内,为导管盆腔段2,所述导管盆腔段2的管壁上镂有侧孔3和管壁内埋藏有金属管4。
19.上述的侧孔3,直径为0.5mm,位于所述导管盆腔段2的管壁上,四个侧孔3为一组,呈两两相对均匀分布,每隔10mm一组,共有11组,如此使所述导管盆腔段2的管腔内外侧相通,增大透析时管腔内与盆腔内透析液的接触面,从而增大透析液流通量。
20.上述的金属管4为空心圆柱环状,内径为4mm,外径为6mm,轴向长度为5mm,材质采用密度较大的铅或不锈钢,埋藏于所述导管盆腔段2的管壁内,位于每两组侧孔3的正中央,所述金属管4共有11组,与所述侧孔3在导管盆腔段2的管壁上呈均匀相间分布,既增加导管盆腔段2的重力以防漂管,又不明显减少透析液的流通量。
2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管腹内段1的轴向长度为15mm,内径为3mm,外径为7mm。
22.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管壁内埋藏金属管防漂管的腹膜透析导管,包括置于腹腔内的硅橡胶空心导管腹内段(1),所述导管腹内段(1)的下2/3部分置于盆腔内,为导管盆腔段(2),所述导管盆腔段(2)的管壁上镂有侧孔(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导管盆腔段(2)的管壁内埋藏有金属管(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壁内埋藏金属管防漂管的腹膜透析导管,其特征在于,侧孔(3),直径为0.5mm,位于所述导管盆腔段(2)的管壁上,四个侧孔(3)为一组,呈两两相对均匀分布,每隔10mm一组,共有11组,如此使所述导管盆腔段(2)的管腔内外侧相通,增大透析时管腔内与盆腔内透析液的接触面,从而增大透析液流通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壁内埋藏金属管防漂管的腹膜透析导管,其特征在于,金属管(4)为空心圆柱环状,内径为4mm,外径为6mm,轴向长度为5mm,材质采用密度较大的铅或不锈钢,埋藏于所述导管盆腔段(2)的管壁内,位于每两组侧孔(3)的正中央,所述金属管(4)共有11组,与所述侧孔(3)在导管盆腔段(2)的管壁上呈均匀相间分布,既增加导管盆腔段(2)的重力以防漂管,又不明显减少透析液的流通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壁内埋藏金属管防漂管的腹膜透析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腹内段(1)的轴向长度为15mm,内径为3mm,外径为7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壁内埋藏金属管防漂管的腹膜透析导管,包括置于腹腔内的硅橡胶空心导管腹内段,置于盆腔内的导管腹内段的下2/3部分为导管盆腔段,导管盆腔段的管壁上镂有侧孔和管壁内埋藏有金属管。本实用新型不仅保留了传统腹膜透析导管的侧孔,以增加腹膜透析导流量,而且增大了导管盆腔段的重力,导管在腹腔内的稳定性得到保证,从而减少漂管的发生率。发生率。发生率。


技术研发人员:苏勇 李育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勇
技术研发日:2021.07.05
技术公布日:2022/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