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普通网膜改造下的阴道截石位照射个性化网膜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07320发布日期:2022-01-29 13:44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基于普通网膜改造下的阴道截石位照射个性化网膜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放射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普通网膜改造下的阴道截石位照射个性化网膜结构。


背景技术:

2.宫颈癌是全世界第四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原发肿瘤可以通过放射治疗或手术治疗达到根治的目的。但大约仍有4%-75%的妇科恶性肿瘤(会出现孤立的阴道转移。无论宫颈癌治疗后阴道局部复发或阴道癌、外阴癌术后复发的治疗,放射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且对患者的生存预后及生活质量起了重要的作用。
3.手术治疗是早期外阴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手术后仍存在局部复发。gog-37中检测到iii-iv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预后较差,2年生存率只有23%。
4.对于局部晚期外阴鳞状细胞癌患者,放射治疗都也是常用治疗方法,随着调强放疗的发展,调强放疗技术越来越广泛运用于外阴癌的治疗中,提高晚期外阴癌生存和生活质量的必要手段。
5.由于阴道特殊的解剖位置关系,传统的截石位照射位置稳定性差,而且直接定位,设野,画线在体表皮肤上,周围有尿道等重要器官,局部皮肤潮湿,设野定位线无法长时间保留。如何更加精确的提高放射治疗准确性及有效性,是治疗宫颈癌阴道复发及外阴癌、阴道癌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普通网膜改造下的阴道截石位照射个性化网膜结构,该个性化网膜可以提高放射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且节约放射治疗临床医生的时间成本。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基于普通网膜改造下的阴道截石位照射个性化网膜结构,包括经温水浸泡软化后用于贴合在患者身上冷却塑形的颈肩膜,所述颈肩膜的后部用于贴合于患者腹部且两侧部分别具有与病床相连接的第一固定部,颈肩膜的前部用于贴合于患者大腿部并分别具有绕过患者大腿部与病床相连接的第二固定部,颈肩膜的前侧中部具有贴合患者外阴口的贴合部,所述贴合部上具有与病床相连接的第三固定部,贴合部和颈肩膜的前部上侧还设置有模拟ct机照射的靶区位置标记区。
8.(1)所述颈肩膜呈网状并为低温热塑材料制成。
9.(2)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下端固定有用于与病床上的卡槽相连接的第一插件。
10.(3)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下端固定有用于与病床上的卡槽相连接的第二插件。
11.(4)所述颈肩膜前部的第三固定部与两第二固定部配合形成m型,所述第三固定部的前部具有向前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前端具有标贴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采用改良性体膜进行外照射,治疗过程可以提高放射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可以减轻临床医生反复对位、画线的繁琐工作,
节约放疗临床医生的时间成本。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15.图中:10-颈肩膜11-第一固定部12-第二固定部13-贴合部14-第三固定部15-标记区16-第一插件17-第二插件18-延伸部19-标贴部。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浅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17.参考图1至图2
18.一种基于普通网膜改造下的阴道截石位照射个性化网膜结构,包括经70
°
左右的温水浸泡1分钟软化后的颈肩膜10,所述颈肩膜擦干水分后根据患者所取体位及外阴的解剖位置贴合于外阴口,待颈肩膜完全冷却后塑形成体膜,所述颈肩膜的后部用于贴合于患者腹部且两侧部分别具有与病床相连接的第一固定部11,颈肩膜的前部用于贴合于患者大腿部并分别具有绕过患者大腿部与病床相连接的第二固定部12,颈肩膜的前侧中部具有贴合患者外阴口的贴合部13,所述贴合部上具有与病床相连接的第三固定部14,贴合部和颈肩膜的前部上侧还设置有模拟ct机照射的靶区位置标记区15。
19.本实施例中,所述颈肩膜呈网状并为低温热塑材料制成,以便根据在较低的温度下即可软化。
20.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下端固定有用于与病床上的卡槽相连接的第一插件16,以便保证颈肩膜的固定。
2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下端固定有用于与病床上的卡槽相连接的第二插件17,以便与第一插件相配合完成整个颈肩膜的固定。
22.本实施例中,所述颈肩膜前部的第三固定部与两第二固定部配合形成m型,以便与患者的大腿部及外阴口相贴合,所述第三固定部的前部具有向前延伸的延伸部18,所述延伸部的前端具有标贴部19,以便标记患者名字等。
23.具体的制作及使用方法如下:
24.患者取截石位于体位固定板上,外阴部与三角形压板尖端水平垂直,双侧大腿呈60
°
,大腿与小腿之间呈60
°
,双足跟置于体位固定板下端最外侧。然后据病人的体位及外阴解剖位置,将颈肩膜在70度水温中浸泡约1分钟软化,取出擦干水分后根据患者所取体位及外阴的解剖位置贴合于外阴口,待体膜完全冷却后塑形。在固定的体膜上填上标贴并用碳素笔标记出模拟ct机照射的靶区位置(标记区)。在制定好体膜,标记好外阴照射野的位置后,在治疗ct机下行复位验证。具体参数:床角度270
°
,机架角60
°
,源皮距100cm,使放射源照射中心与体膜上标记的靶中心位置符合,开始行放射治疗。
25.放射治疗在局部晚期外阴癌和术后外阴癌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无论常规放射治疗还是调强放射治疗(imrt),其目的都是为了照射肿瘤的基础上减少周围正常器官的受量,从而提高生活质量。随着计算机技术及放疗设备的进步,调强放射治疗越来越多应用于
恶性肿瘤的治疗。放射野的设计上应尽可能做到减少放射野的移动,保证精确治疗。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模式起着关键性作用。相比传统的放射治疗方式,由于阴道及外阴解剖位置的特殊性,我们很难准确在外阴局部皮肤表面做放射位置标记,更重要的是由于靠近尿道及肛门,放射野标记线容易模糊,需要反复标记从而导致重复性差。针对需要行外阴照射的患者,因其解剖结构的特异性,在放射治疗前制定外阴固定体膜,在固定模具上标画出照射野位置,可提高放射治疗的准确性、有效性、可重复性。因此,利用个体化网膜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使得放疗过程顺利以及保证每次的治疗都精确,同时节约临床医生和患者的时间成本。
26.本申请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上对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外,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普通网膜改造下的阴道截石位照射个性化网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经温水浸泡软化后用于贴合在患者身上冷却塑形的颈肩膜,所述颈肩膜的后部用于贴合于患者腹部且两侧部分别具有与病床相连接的第一固定部,颈肩膜的前部用于贴合于患者大腿部并分别具有绕过患者大腿部与病床相连接的第二固定部,颈肩膜的前侧中部具有贴合患者外阴口的贴合部,所述贴合部上具有与病床相连接的第三固定部,贴合部和颈肩膜的前部上侧还设置有模拟ct机照射的靶区位置标记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普通网膜改造下的阴道截石位照射个性化网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颈肩膜呈网状并为低温热塑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普通网膜改造下的阴道截石位照射个性化网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下端固定有用于与病床上的卡槽相连接的第一插件。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基于普通网膜改造下的阴道截石位照射个性化网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下端固定有用于与病床上的卡槽相连接的第二插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普通网膜改造下的阴道截石位照射个性化网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颈肩膜前部的第三固定部与两第二固定部配合形成m型,所述第三固定部的前部具有向前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前端具有标贴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射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普通网膜改造下的阴道截石位照射个性化网膜结构,包括经温水浸泡软化后用于贴合在患者身上冷却塑形的颈肩膜,所述颈肩膜的后部用于贴合于患者腹部且两侧部分别具有与病床相连接的第一固定部,颈肩膜的前部用于贴合于患者大腿部并分别具有绕过患者大腿部与病床相连接的第二固定部,颈肩膜的前侧中部具有贴合患者外阴口的贴合部,所述贴合部上具有与病床相连接的第三固定部,贴合部和颈肩膜的前部上侧还设置有模拟CT机照射的靶区位置标记区。该个性化网膜可以提高放射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且节约放疗临床医生的时间成本。并且节约放疗临床医生的时间成本。并且节约放疗临床医生的时间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娟 柏朋刚 谢星韵 郭惠敏 傅万凯 陈济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肿瘤医院(福建省肿瘤研究所、福建省癌症防治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1.07.07
技术公布日:2022/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