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绑带式踝足矫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62388发布日期:2022-01-19 16:55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绑带式踝足矫形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绑带式踝足矫形器。


背景技术:

2.跖屈是一种由疾病、外伤或者先天异常引起的医学病症,受这种病症影响的患者一般行走比较困难。为了帮助患者解决这一问题,设计研发了踝足矫形器,又称作小腿矫形器是一种具有从小腿到足底的结构,对踝关节运动进行控制的矫形器。
3.传统的踝足矫形器,连接结构包括boa旋钮、伸缩阻尼、弹性扣等,传统的踝足矫形器穿戴比较困难,穿戴后再通过连接机构进行锁紧,锁紧结构一般比较复杂。而需要拆除时,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不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绑带式踝足矫形器。
5.所述的一种绑带式踝足矫形器,包括矫形器本体,所述矫形器本体包括脚踝支撑部,所述脚踝支撑部的下方固定设置有足底支撑部,上方固定设置有小腿支撑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足底支撑部上设置有线孔,所述小腿支撑部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魔术贴,所述线孔中插接设置有绑带,所述绑带缠绕在所述足底支撑部后与所述魔术贴配合连接。
6.所述的绑带式踝足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足底支撑部下方设置有弧形承接部,所述线孔设置在所述弧形承接部上,所述弧形承接部的端部还设置有支撑板,拉紧绑带后所述支撑板设置在脚底,为足底提供支撑。
7.所述的绑带式踝足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足底支撑部的前端边缘包裹设置有第一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护层包括海绵带,所述海绵带粘贴设置在所述足底支撑部上。
8.所述的绑带式踝足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支撑部上设置有弧形凹槽。
9.所述的绑带式踝足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支撑部的后侧为开放式结构。
10.所述的绑带式踝足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支撑部的边缘包裹设置有第二防护层,所述第二防护层包括海绵带,所述海绵带粘贴设置在所述小腿支撑部上。
11.所述的绑带式踝足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踝支撑部上设置有环形凸起。
12.所述的绑带式踝足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上还设置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限位在两侧的所述弧形承接部之间。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
14.绑带缠绕后通过端部的魔术贴粘贴在小腿支撑部外侧的魔术贴上实现固定,穿戴方便,结构简单。小腿支撑部、脚踝支撑部和足底支撑板的另一侧均为开放式结构,方便使用者穿戴,且小腿支撑部和足底支撑部的边缘均包裹设置有海绵带,可以保护脚背及腿部的皮肤。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踝足矫形器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踝足矫形器的本体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矫形器本体;101足底支撑部;102脚踝支撑部;103小腿支撑部;11线孔;12魔术贴;13第二防护层;14第一防护层;15弧形凹槽;16环形凸起;2绑带;3弧形承接部;31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
ꢀ“
另一端”、
ꢀ“
外侧”、
ꢀ“
上”、
ꢀ“
内侧”、
ꢀ“
水平”、
ꢀ“
同轴”、
ꢀ“
中央”、
ꢀ“
端部”、
ꢀ“
长度”、
ꢀ“
外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0.如图1-2所示,一种绑带式踝足矫形器,包括矫形器本体1,矫形器本体1包括脚踝支撑部102,脚踝支撑部102的下方固定设置有足底支撑部101,上方固定设置有小腿支撑部103,足底支撑部101上设置有线孔11,小腿支撑部103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魔术贴12,线孔11中插接设置有绑带2,绑带2缠绕在足底支撑部101后与魔术贴12配合连接。
21.足底支撑部101下方设置有弧形承接部3,线孔11设置在弧形承接部3上,弧形承接部3的端部还设置有支撑板31,拉紧绑带2后支撑板31设置在脚底,为足底提供支撑。
22.足底支撑部101的前端边缘包裹设置有第一防护层14,第一防护层14包括海绵带,海绵带粘贴设置在足底支撑部101上。
23.小腿支撑部103上前端设置有弧形凹槽15。小腿支撑部103的后侧为开放式结构。小腿支撑部103的边缘包裹设置有第二防护层13,第二防护层13包括海绵带,海绵带粘贴设置在小腿支撑部103上。
24.脚踝支撑部102上设置有环形凸起16,通过环形凸起加强踝足矫形器的中部受力,防止过度变形和折断。
25.绑带2上还设置有防滑垫,防滑垫限位在两侧的弧形承接部3之间。
26.绑带2总长度不小于750mm,两端需加缝魔术贴,绑带2端部的魔术贴长度不小于200mm。小腿支撑部103上设置的魔术贴长度至少为35mm,宽度为5mm。绑带2正反面在末端也具有粘黏性。
27.使用时,先将绑带两端分别从线孔11中穿出,然后把脚放置在绑带2上,拉紧绑带2后将绑带2在足底支撑部101上缠绕,直至绑带2的长度达到合适长度,绑带2覆盖环形凸起16,从另一次绕至小腿后面,再绕到侧面魔术贴上粘黏,然后将端部的魔术贴粘贴在小腿支撑部103外侧的魔术贴12上,实现固定,穿戴方便,结构简单。小腿支撑部103、脚踝支撑部102和足底支撑板101的另一侧均为开放式结构,方便使用者穿戴,且小腿支撑部103和足底支撑部101的边缘均包裹设置有海绵带,可以保护脚背及腿部的皮肤。
2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
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绑带式踝足矫形器,包括矫形器本体(1),所述矫形器本体(1)包括脚踝支撑部(102),所述脚踝支撑部(102)的下方固定设置有足底支撑部(101),上方固定设置有小腿支撑部(103),其特征在于所述足底支撑部(101)上设置有线孔(11),所述小腿支撑部(103)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魔术贴(12),所述线孔(11)中插接设置有绑带(2),所述绑带(2)缠绕在所述足底支撑部(101)后与所述魔术贴(12)配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绑带式踝足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足底支撑部(101)下方设置有弧形承接部(3),所述线孔(11)设置在所述弧形承接部(3)上,所述弧形承接部(3)的端部还设置有支撑板(31),拉紧绑带(2)后所述支撑板(31)设置在脚底,为足底提供支撑。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绑带式踝足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足底支撑部(101)的前端边缘包裹设置有第一防护层(14),所述第一防护层(14)包括海绵带,所述海绵带粘贴设置在所述足底支撑部(101)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绑带式踝足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支撑部(103)上设置有弧形凹槽(15)。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绑带式踝足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支撑部(103)的后侧为开放式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绑带式踝足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支撑部(103)的边缘包裹设置有第二防护层(13),所述第二防护层(13)包括海绵带,所述海绵带粘贴设置在所述小腿支撑部(103)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绑带式踝足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踝支撑部(102)上设置有用于加强受力的环形凸起(16)。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绑带式踝足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2)上还设置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限位在两侧的所述弧形承接部(3)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绑带式踝足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2)的两端设置有配合所述魔术贴(12)的连接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绑带式踝足矫形器,包括矫形器本体,所述矫形器本体包括脚踝支撑部,所述脚踝支撑部的下方固定设置有足底支撑部,上方固定设置有小腿支撑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足底支撑部上设置有线孔,所述小腿支撑部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魔术贴,所述线孔中插接设置有绑带,所述绑带缠绕在所述足底支撑部后与所述魔术贴配合连接。绑带缠绕后通过端部的魔术贴粘贴在小腿支撑部外侧的魔术贴上实现固定,穿戴方便,结构简单。小腿支撑部、脚踝支撑部和足底支撑板的另一侧均为开放式结构,方便使用者穿戴,且小腿支撑部和足底支撑部的边缘均包裹设置有海绵带,可以保护脚背及腿部的皮肤。可以保护脚背及腿部的皮肤。可以保护脚背及腿部的皮肤。


技术研发人员:胡利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基诺浦童鞋科技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1.07.12
技术公布日:2022/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