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疾病人声诊断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67563发布日期:2022-01-05 13:14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疾病人声诊断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疾病人声诊断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嗓音是人类交流的基本工具。嗓音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个性、修养、气质和健康状况,也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人的发声器官好比一件乐器,主要有三部分构成:动力部分、振动部分和共鸣部分。
3.近年来随着人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人们对嗓音的要求越来越高,嗓音疾病的患病率也逐年增加。此种嗓音病不仅仅影响生活、工作质量,严重的更将危及患者的生命。
4.而在治疗时通过设备对患者的声音进行录制,并根据患者声音对病情进行诊断,为了方便录制患者声音,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疾病人声诊断的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疾病人声诊断的支撑装置。
6.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疾病人声诊断的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导柱、连接杆、支撑架和安装平台;
7.所述导柱安装在底座上,所述连接杆安装在导柱的顶端之间,所述支撑架分别与两个导柱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架呈u形,所述安装平台位于支撑架的内侧,且与支撑架内侧转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导柱设有三个且从三个部分穿过支撑架。
9.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紧固螺栓,且支撑架通过紧固螺栓压紧导柱。
10.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和安装平台之间通过调节螺栓连接。
11.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该用于疾病人声诊断的支撑装置,通过安装平台对录音设备进行安装,并可根据需要进行高度调节,如此方便患者录音,且避免患者手持录音设备录音时产生杂音,影响判断,从而对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底座;2、导柱;3、连接杆;4、支撑架;5、安装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为了保持本公开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公开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
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16.请参阅图1,一种用于疾病人声诊断的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导柱2、连接杆3、支撑架4和安装平台5,所述导柱2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连接杆3安装在导柱2的顶端之间,所述支撑架4分别与两个导柱2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架4呈u形,所述安装平台5位于支撑架4的内侧,且与支撑架4内侧转动连接,利用支撑架4在导柱2上移动,从而调节安装平台5的高度,再配合安装平台5对录音设备进行安装,使得患者不触碰,便可进行录音。
17.所述导柱2设有三个且从三个部分穿过支撑架4,如此对支撑架4的支撑提供良好的稳定性。
18.所述支撑架4上设有紧固螺栓,且支撑架4通过紧固螺栓压紧导柱2,利用紧固螺栓对支撑架4的位置进行固定,使得支撑架5停留在导柱2上,从而方便调节位置。
19.所述支撑架4和安装平台5之间通过调节螺栓连接,利用调节螺栓可调节安装平台5与支撑架4之间的角度,并对其角度进行定位,如此使得其上的录音设备调节到适合的位置。
20.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疾病人声诊断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导柱(2)、连接杆(3)、支撑架(4)和安装平台(5);所述导柱(2)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连接杆(3)安装在导柱(2)的顶端之间,所述支撑架(4)分别与两个导柱(2)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架(4)呈u形,所述安装平台(5)位于支撑架(4)的内侧,且与支撑架(4)内侧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疾病人声诊断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2)设有三个且从三个部分穿过支撑架(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疾病人声诊断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4)上设有紧固螺栓,且支撑架(4)通过紧固螺栓压紧导柱(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疾病人声诊断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4)和安装平台(5)之间通过调节螺栓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疾病人声诊断的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导柱、连接杆、支撑架和安装平台;所述导柱安装在底座上,所述连接杆安装在导柱的顶端之间,所述支撑架分别与两个导柱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架呈U形,所述安装平台位于支撑架的内侧,且与支撑架内侧转动连接。该用于疾病人声诊断的支撑装置,通过安装平台对录音设备进行安装,并可根据需要进行高度调节,如此方便患者录音,且避免患者手持录音设备录音时产生杂音,影响判断,从而对疾病诊断提供依据。从而对疾病诊断提供依据。从而对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技术研发人员:祁君 赵永翔 杨珀 宋惟然 陈建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祁君
技术研发日:2021.07.20
技术公布日:2022/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