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功能位固定器

文档序号:28675462发布日期:2022-01-27 11:14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功能位固定器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手功能位固定器。


背景技术:

2.参考图1所示,手的功能位是手可以随时发挥最大功能的位置,如张手、握拳、捏物等,表现为:腕关节背伸20度到25度,轻度尺偏,拇指处于对掌位,其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微屈,其他手指略微分开,掌指关节及近侧指间关节半屈位,远侧指间关节轻微屈曲,各指的关节屈曲位置较一致。
3.中风病人在发病的时候无法控制手的形态,虽然在康复期会慢慢恢复全部或部分功能,但是如果不能将手保持在功能位的状态,有可能在康复以后出现手挛缩或是无法伸平的症状,对于中风患者在发病期间手部无力的情况下较难将手控制在功能位。上肢骨折患者也是有相同的情况,由于上肢骨折造成的手部疼痛无法活动手部,或使上肢固定石膏无法活动手部的情况下患者也较难将手一直保持在功能位的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功能位固定器,可以固定患者的手部姿势以长期保持手功能位的状态,辅助患者康复训练。
5.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6.一种手功能位固定器,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本体和松紧带;所述本体包括对称设置的左右两个半体,两个半体的两端分别连接,两者之间形成可被压缩的通孔;两个半体的外侧均设置有一根松紧带,所述松紧带的两端均连接在所述半体上。
7.所述本体内设置有内芯。
8.所述内芯为金属条或金属片。
9.所述半体的中间段凸出形成一层加厚层。
10.所述半体的外侧面设置有防滑结构。
11.所述防滑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半体外侧面的凸粒。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可置于需要做康复训练的患者的手掌中,做出功能位的姿势,两个半体外侧的松紧带分别固定住手背和手指,以便长期保持住功能位,弹性材料的本体可提供较舒适的抓握感;同时,中风病人还可通过反复发力握持、松开本实用新型来达到锻炼手部力量辅助康复的效果。
附图说明
13.图1为手功能位的姿势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5.附图标号说明:
[0016]1‑‑‑‑
本体;
ꢀꢀꢀꢀꢀꢀꢀꢀꢀꢀ
11
‑‑‑
半体;
ꢀꢀꢀꢀꢀꢀꢀꢀꢀꢀꢀ
12
‑‑‑
通孔;
[0017]
13
‑‑‑
内芯;
ꢀꢀꢀꢀꢀꢀꢀꢀꢀꢀ
14
‑‑‑
加厚层;
ꢀꢀꢀꢀꢀꢀꢀꢀꢀ
15
‑‑‑
凸粒;
[0018]2‑‑‑‑
松紧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0020]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手功能位固定器,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本体1和松紧带2;
[0021]
本体1包括对称设置的左右两个半体11,两个半体11的两端分别连接,呈现出近似椭圆的形状,以使两者之间形成可被压缩的通孔12;
[0022]
以通孔12处为内侧,两个半体11的外侧均设置有一根松紧带2,松紧带2的两端均连接在半体11上。
[0023]
参考图2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0024]
上述本体1内设置有内芯13,用于使本体1保持一定的形状,并在本体1被压缩后促进本体1复原,制成本体1的弹性材料完全包覆在内芯13的外表面。本实施例中,内芯13采用金属条、金属片等具备一定硬度的材料。
[0025]
上述半体11的中间段凸出形成一层加厚层14,加厚层14既可以提高弹性,增加患者握住本实用新型后的手感,也可以直观的指示患者的操作部位,很清楚地看出手掌、手指应该放的位置。
[0026]
上述半体11的外侧面设置有防滑结构,以提高患者抓握住半体11时增加半体11与皮肤之间的摩擦力,实现防滑。本实施例中,防滑结构为设置在半体11外侧面的凸粒15。
[0027]
本实用新型可做成不同尺寸以适应手部大小不同的患者使用。
[002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0029]
使用时,患者将其一半体11置于掌心,该半体11的松紧带2则绑在患者的手背,大拇指置于通孔12内侧,自然抓握该半体11;而另一半体11置于手指内侧,手指自然弯曲抓住该半体11,该半体11的松紧带2则绑在手指的背面;从而将患者的手维持在功能位。
[0030]
通过上述方案,需要做康复训练的患者可将本实用新型置于手掌中,做出功能位的姿势,两个半体11外侧的松紧带2分别固定住手背和手指,以便长期保持住功能位,弹性材料的本体1可提供较舒适的抓握感;同时,中风病人还可通过反复发力握持、松开本实用新型来达到锻炼手部力量辅助康复的效果。
[0031]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技术特征:
1.一种手功能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本体和松紧带;所述本体包括对称设置的左右两个半体,两个半体的两端分别连接,两者之间形成可被压缩的通孔;两个半体的外侧均设置有一根松紧带,所述松紧带的两端均连接在所述半体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功能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设置有内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功能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为金属条或金属片。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功能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半体的中间段凸出形成一层加厚层。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功能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半体的外侧面设置有防滑结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手功能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半体外侧面的凸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手功能位固定器,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本体和松紧带;所述本体包括对称设置的左右两个半体,两个半体的两端分别连接,两者之间形成可被压缩的通孔;两个半体的外侧均设置有一根松紧带,所述松紧带的两端均连接在所述半体上。本实用新型可置于需要做康复训练的患者的手掌中,做出功能位的姿势,两个半体外侧的松紧带分别固定住手背和手指,以便长期保持住功能位,弹性材料的本体可提供较舒适的抓握感;同时,中风病人还可通过反复发力握持、松开本实用新型来达到锻炼手部力量辅助康复的效果。辅助康复的效果。辅助康复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苗佳音 葛华 林晓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7.28
技术公布日:2022/1/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