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双腔咽腔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36896发布日期:2022-02-09 14:04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双腔咽腔导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仪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次性双腔咽腔导管。


背景技术:

2.在临床医学中,各种检查、治疗、手术已十分普及,但有些检查项目的过程十分痛苦,因此麻醉医师可用全麻药物使患者处于类似睡眠状态下进行“无痛检查、治疗、手术”,且这种方式已经被广泛接收。
3.但是麻醉过程中患者舌根必然出现松软,部分患者常常堵塞咽腔,影响呼吸及供氧,患者经常出现鼾声,医学上表现为血氧饱和度下降,有时甚至出现明显缺氧,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使各种检查、治疗、手术被迫停止进行抢救。因此急需一种使用方便、效果确切可靠的一次性双腔咽腔导管。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次性双腔咽腔导管。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一次性双腔咽腔导管,包括主管与连接头,所述主管内沿中心轴处设有隔层,所述主管包括进管和出管,所述进管和出管横截面均为d型且沿隔层相背设置,所述主管用于插入咽腔且设置为弧形;
7.所述连接头用于连接主管,所述连接头包括用于插入进管内的插入部,还包括设置在插入部上的连接部,所述插入部的外侧壁对应进管设置且设置为d型。
8.优选的,所述主管采用医用软管制成,所述主管上远离连接头的一侧设置有斜开口。
9.优选的,所述进管包括进口竖直部、弧形部以及直线部,所述斜开口设置进口竖直部,所述弧形部用于连接进口竖直部与直线部,所述直线部用于连接插入部。
10.优选的,所述进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刻度。
11.优选的,所述插入部上与连接部的对接处设置为漏斗状,所述连接部内设置有用于连接氧气管的锥形插头。
12.优选的,所述连接部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手柄。
13.优选的,所述连接头采用医用卫生材料制成。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5.1、将主管分为进管与出管两部分,使得氧气通过进管进入到患者体内,进而麻醉过程中,患者的供氧得到了保证,患者呼出的废气和多余的氧气可从另一侧出管排除,进而有效避免了麻醉后舌后坠引起缺氧现象,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性;
16.2、将进管设置为弧形,并在总管的端部设置有便于插入到患者咽腔内的斜开口,斜开口的设置增加了进入咽腔便捷性,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连接头与主管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9.其中,1、主管;11、隔层;12、进管;13、出管;14、斜开口;121、竖直部;122、弧形部;123、直线部;15、刻度;16、型号;2、连接头;21、插入部;22、连接部;23、锥形插头;24、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21.实施例:
22.参考图1和图2,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一次性双腔咽腔导管,包括主管1和连接头2,连接头2插接设置主管1的端部,主管1的中心轴设有隔层11,由于隔层11使得主管1形成进管12与出管13,进管12、出管13以及隔层11一体成型成主管1,主管1设置为软管且主管设置为弧形或l型,提高主管1插入到咽腔内时的舒适度。
23.进管12与出管13横截面均设置为d型,且进管12与出管13沿隔层11相背设置。进管12包括进口竖直部121、弧形部122以及直线部123,进口竖直部121、弧形部122以及直线部123一体成型而成,进口竖直部121与弧形部122的一端连接,远离弧形部122的一侧设置有斜开口14,利用斜开口14的设置,便于插入咽腔中,同时也避免了进口竖直部121过于粗大难以进入咽腔的现象,也减小了对咽腔的损伤,达到了保护咽腔的效果。弧形部122用于连接进口竖直部121、直线部123,且弧形部122的设置贴合咽腔的形状,直线部123用于与连接头2对接。
24.进管12的侧壁上设有刻度15,刻度15用于显示主管1的长度,不同的刻度15对应不同长度,用于表示插入的深度。同时进管12侧壁上还设有型号16,型号16分为大、中、小三个级别,可适用于咽腔不同大小的患者。
25.参考图1和图2,连接头2包括用于连接进管12的插入部21和连接部22,连接部22与插入部21一体成型而成,插入部21的底部对应进管12内壁设置,且插入部21的底部横截面设置为d型;插入部21顶部与连接部22的对接处设置为漏斗状。连接部22设置为圆柱状,且圆柱状设置的连接部22外侧壁上设置有手柄24,手柄24设置有多个且对称设置;连接部22内设置有用于连接氧气管的锥形插头23。将氧气管与锥形插头23连接后,氧气通过进管12进入到患者体内,使得患者咽腔部有高浓度的氧气,进而麻醉过程中,患者的供氧得到了保证。患者呼出的废气和多余的氧气可从另一侧出管13排除,进而有效避免了麻醉后舌后坠引起缺氧现象,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性。
26.上述实施例不应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转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一次性双腔咽腔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1)与连接头(2),所述主管(1)内沿中心轴处设有隔层(11),所述主管(1)包括进管(12)和出管(13),所述进管(12)和出管(13)横截面均为d型且沿隔层(11)相背设置,所述主管(1)用于插入咽腔且设置为弧形;所述连接头(2)用于连接主管(1),所述连接头(2)包括用于插入进管(12)内的插入部(21),还包括设置在插入部(21)上的连接部(22),所述插入部(21)的外侧壁对应进管(12)设置且设置为d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双腔咽腔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1)采用医用软管制成,所述主管(1)上远离连接头(2)的一侧设置有斜开口(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双腔咽腔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管(12)包括进口竖直部(121)、弧形部(122)以及直线部(123),所述斜开口(14)设置进口竖直部(121),所述弧形部(122)用于连接进口竖直部(121)与直线部(123),所述直线部(123)用于连接插入部(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双腔咽腔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管(1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刻度(1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双腔咽腔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21)上与连接部(22)的对接处设置为漏斗状,所述连接部(22)内设置有用于连接氧气管的锥形插头(2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双腔咽腔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2)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手柄(24)。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双腔咽腔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2)采用医用卫生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医疗仪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双腔咽腔导管,其技术方案是:包括主管与连接头,所述主管内沿中心轴处设有隔层,所述主管包括进管和出管,所述进管和出管横截面均为D型且沿隔层相背设置,所述主管用于插入咽腔且设置为弧形;所述连接头用于连接主管,所述连接头包括用于插入进管内的插入部,还包括设置在插入部上的连接部,所述插入部的外侧壁对应进管设置且设置为D型;本申请具有避免了麻醉后舌后坠引起缺氧现象,增加了患者安全性的技术效果。患者安全性的技术效果。患者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树 尹士林 吴园园 惠康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建树
技术研发日:2021.08.23
技术公布日:202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