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科术后透明防护眼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84823发布日期:2022-04-09 09:05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眼科术后透明防护眼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眼科术后透明防护眼罩。


背景技术:

2.目前眼科手术由于伤口愈合需要一定时间,一般在术后1-2天就将眼睛上包扎的敷料摘掉,但这时眼睛怕光、怕辐射、也怕风吹、沙尘、细菌等,同时为了防止外伤发生,仍需加以保护。如果一些病人不注意保护眼睛,则会造成外伤、伤口感染、导致眼内炎、影响视功能并产生其他严重并发症,治疗不及时,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在手术后长时间内必须保持清洁,对眼部进行保护。
3.在现有的术后防护眼罩中,由于眼罩需要通过弹力绳进行固定,而弹力绳一般采用打结穿孔的方式固定在眼罩两侧,弹力绳直接接触皮肤,在长时间佩戴的情况下,容易对患者眼部产生擦伤;由于防护眼罩本体材料为硬质材料,对眼部皮肤产生压力,长时间佩戴容易造成皮肤敏感或压疮,给患者造成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科术后透明防护眼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弹力绳容易产生擦伤皮肤,防护眼罩容易压伤皮肤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眼科术后透明防护眼罩,包括眼罩本体1、硅胶防护条2、硅胶防护垫和弹力带7,所述硅胶防护条2固定并包裹在所述眼罩本体1边缘,所述硅胶防护垫设置在所述眼罩本体1内壁两侧,所述弹力带7通过穿孔固定于所述眼罩本体1两侧。
6.所述眼罩本体1呈内凹的弧形,内凹的一面为皮肤接触面,所述眼罩本体1中间设有透气小孔11,所述透气小孔11设有多个,所述眼罩本体1一端设有内弧8,所述内弧8呈向所述眼罩本体1中心内凹的弧状;所述眼罩本体1两侧开设穿孔。
7.所述穿孔包括第一穿孔5和第二穿孔6,所述第一穿孔5设置在远离所述内弧8的一端,所述第二穿孔6设置在靠近所述内弧8的一端。
8.所述硅胶防护垫包括第一硅胶防护垫3和第二硅胶防护垫4,所述第一硅胶防护垫3设置在远离所述内弧8的一端的内壁,具体覆盖所述第一穿孔5,所述第二硅胶防护垫4设置在靠近所述内弧8的一端的内壁,具体覆盖所述第二穿孔6。
9.所述弹力带7呈扁条状,所述弹力带7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穿孔5固定在所述眼罩本体1一端,具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硅胶垫与所述眼罩本体1夹层处;所述弹力带7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穿孔6固定在所述眼罩本体1另一端;具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硅胶垫与所述眼罩本体1夹层处。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11.本实用新型舒适性强,操作简单,防护效果好。内弧避开鼻骨区,避免对鼻部产生压迫,硅胶防护垫有效减小了眼罩弹力带固定端对皮肤的擦伤,穿孔处弹力带的固定方式
使连接处平滑整洁,硅胶防护条减小眼罩边缘对皮肤的压迫,同时起到防护与防止脱落的作用,提高患者舒适度。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穿孔示意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17.图中:1、眼罩本体;11、透气小孔;2、硅胶防护条;3、第一硅胶防护垫;4、第二硅胶防护垫;5、第一穿孔;6、第二穿孔;7、弹力带;8、内弧。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阐明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实施过程及性能展示,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19.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他实施例。
20.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公开,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公开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公开的主旨。
21.如图1-图5所示,一种眼科术后透明防护眼罩,包括眼罩本体1、硅胶防护条2、硅胶防护垫和弹力带7,所述硅胶防护条2固定并包裹在所述眼罩本体1边缘,所述硅胶防护垫设置在所述眼罩本体1内壁两侧,所述弹力带7通过穿孔固定于所述眼罩本体1两侧。
22.所述眼罩本体1呈内凹的弧形,内凹的一面为皮肤接触面,所述眼罩本体1中间设有透气小孔11,所述透气小孔11设有多个,所述眼罩本体1一端设有内弧8,所述内弧8呈向所述眼罩本体1中心内凹的弧状;所述内弧8佩戴时位置对应鼻骨部位,减小对鼻骨压迫;所述眼罩本体1两侧开设穿孔。
23.所述穿孔包括第一穿孔5和第二穿孔6,所述第一穿孔5设置在远离所述内弧8的一端,所述第二穿孔6设置在靠近所述内弧8的一端。
24.所述硅胶防护垫包括第一硅胶防护垫3和第二硅胶防护垫4,所述第一硅胶防护垫3设置在远离所述内弧8的一端的内壁,具体覆盖所述第一穿孔5,所述第二硅胶防护垫4设置在靠近所述内弧8的一端的内壁,具体覆盖所述第二穿孔6。
25.所述弹力带7呈扁条状,所述弹力带7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穿孔5固定在所述眼罩本体1一端,具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硅胶垫与所述眼罩本体1夹层处;所述弹力带7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穿孔6固定在所述眼罩本体1另一端;具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硅胶垫与所述眼罩本体1夹层处,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产生擦伤。
26.患者佩戴时,弹力带固定在头部以固定眼罩,硅胶防护垫分别贴附于鼻侧方与太阳穴位置,内弧一侧为接近鼻子的一侧,内弧用于避开鼻骨,透气小孔保证了被保护眼部的透气性,透明材质方便患者正常活动,不阻碍视线;弹力带通过穿孔进行固定,可采用粘接固定替代打结固定。
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眼科术后透明防护眼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眼罩本体(1)、硅胶防护条(2)、硅胶防护垫和弹力带(7),所述硅胶防护条(2)固定并包裹在所述眼罩本体(1)边缘,所述硅胶防护垫设置在所述眼罩本体(1)内壁两侧,所述弹力带(7)通过穿孔固定于所述眼罩本体(1)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术后透明防护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罩本体(1)呈内凹的弧形,内凹的一面为皮肤接触面,所述眼罩本体(1)中间设有透气小孔(11),所述透气小孔(11)设有多个,所述眼罩本体(1)一端设有内弧(8),所述内弧(8)呈向所述眼罩本体(1)中心内凹的弧状;所述眼罩本体(1)两侧开设穿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科术后透明防护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包括第一穿孔(5)和第二穿孔(6),所述第一穿孔(5)设置在远离所述内弧(8)的一端,所述第二穿孔(6)设置在靠近所述内弧(8)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术后透明防护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防护垫包括第一硅胶防护垫(3)和第二硅胶防护垫(4),所述第一硅胶防护垫(3)设置在远离所述眼罩本体(1)的内弧(8)的一端的内壁,具体覆盖第一穿孔(5),所述第二硅胶防护垫(4)设置在靠近所述内弧(8)的一端的内壁,具体覆盖第二穿孔(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眼科术后透明防护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带(7)呈扁条状,所述弹力带(7)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穿孔(5)固定在所述眼罩本体(1)一端,具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硅胶垫与所述眼罩本体(1)夹层处;所述弹力带(7)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穿孔(6)固定在所述眼罩本体(1)另一端;具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硅胶垫与所述眼罩本体(1)夹层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眼科术后透明防护眼罩,包括眼罩本体、硅胶防护条、硅胶防护垫和弹力带,所述硅胶防护条固定并包裹在所述眼罩本体边缘,所述硅胶防护垫设置在所述眼罩本体内壁两侧,所述弹力带通过穿孔固定于所述眼罩本体两侧。本实用新型舒适性强,操作简单,防护效果好。内弧避开鼻骨区,避免对鼻部产生压迫,硅胶防护垫有效减小了眼罩弹力带固定端对皮肤的擦伤,穿孔处弹力带的固定方式使连接处平滑整洁,硅胶防护条减小眼罩边缘对皮肤的压迫,同时起到防护与防止脱落的作用,提高患者舒适度。提高患者舒适度。提高患者舒适度。


技术研发人员:王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30
技术公布日:2022/4/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