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针刺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20149发布日期:2022-01-29 15:00阅读:57来源:国知局
防针刺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具体为防针刺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2.此部分的陈述仅仅提供与本公开有关的背景技术信息,并且这些陈述可能构成现有技术。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3.一次性输血、输液针时,由于针头与血液接触,在回收时医务人员容易因意外被针头尖锐的尖端刺伤,从而感染肝炎、艾滋病等疾病,严重影响医务人员的身体安全。以艾滋病为例,由针刺伤导致染上hbv的风险在1/6到1/20之间。所以,输液针头在回收时应当进行一定的保护措施,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4.目前,有少量的防针刺保护装置被运用在该类针头上,以保护医务人员的安全。如申请号200780032194.1专利名称“保护器封套组件”,或申请号“201420546015.3”专利名称“一种机采针采后锁定装置”,其均是在使用完毕后,通过将针头向后拉入保护套包裹,从而对针头进行隔绝,避免医务人员被针尖刺伤。
5.但上述的针头均存在脱落出保护套的风险。如申请号“201420546015.3”专利名称“一种机采针采后锁定装置”,其虽然在卡槽内设有锯齿来防止针头脱落出保护套,但由于卡槽是由上下槽各一半构成的,针柄拉进去后,间隙量较大,自由度较高,即使不考虑拉入时对锯齿的损坏,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剧烈碰撞等),针头依然有几率从保护套脱落出来,有一定的风险。并且,由于该专利产品通过上下盖卡扣连接,其结合处容易断开,卡扣也比较容易脱落,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针头脱落出保护套的风险。
6.且上下盖结构,在生产中无法自动供料,只能人工组装。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部分问题,或至少缓解这些问题。
8.防针刺保护装置,包括针头、针柄、软管和保护套;软管分别与针头和针柄连接;所述保护套为一体式结构,套设在所述软管上,能够通过后拉软管使所述针头被所述保护套完全包裹;所述保护套的封闭端设有卡槽,所述针柄通过滑缝滑入所述卡槽。
9.进一步的,所述滑缝的两侧采用弹性材料构成;当针柄未拉入或完全拉出所述滑缝时,所述滑缝呈密闭状态。
10.进一步的,所述滑缝位于所述卡槽的一侧;所述卡槽的中心轴高于所述滑缝的中心轴。
11.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材料为弹性pe材料。
12.所述保护套的开口端为喇叭开口。
13.所述保护套为一体式筒状结构。
14.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1、保护套为一体式结构,其结构强度增强,不容易脱落;也不存在结构薄弱处,避免了断开的问题发生;且可实现自动供料、自动化组装,其效果远优于上下盖结构;
16.2、滑缝的两侧采用弹性材料构成,且卡槽与滑缝的中心轴不处于同一水平面,从而使得针柄在通过滑缝拉入卡槽后,回位至卡槽中部,不与滑缝对齐,从而使得拉入保护套为不可逆状态。可与一体式结构协同配合,能完全杜绝针头滑出保护套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1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可以通过以下的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18.图1为针头未拉入保护套时的示意图;
19.图2为针头未拉入保护套时的侧视图;
20.图3为针头拉入保护套时的示意图。
21.其中:1-保护套;2-针柄;3-针头;4-软管;5-喇叭开口;6-卡槽;7-滑缝。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作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23.如图1或2或3所示,防针刺保护装置,包括针头3、针柄2、软管4和保护套1;软管4分别与针头3和针柄2连接;所述保护套1为一体式结构,套设在所述软管4上,能够通过后拉软管4使所述针头3被所述保护套1完全包裹;所述保护套1的封闭端设有卡槽6,所述针柄2通过滑缝7滑入所述卡槽6。所述保护套1为一体式筒状结构。
24.由于保护套1为一体式结构,其结构强度增强,不容易脱落。注塑一体,也不存在结构薄弱处,避免了断开的问题发生。且能实现自动供料,自动化组装,其效果远优于上下盖结构。
25.所述滑缝7的两侧采用弹性材料构成;当针柄2未拉入或完全拉出所述滑缝7时,所述滑缝7呈密闭状态。所述弹性材料为弹性pe材料,平时是密闭的。当针柄2被用力后拉时,使得滑缝7被撑开,从而将针柄2拉入卡槽6内。当针柄2完全进入卡槽6后,滑缝7又恢复密闭,阻止卡槽6内的针柄2通过滑缝7脱离保护套1。
26.可仅滑缝7的两侧为弹性材料构成,也可整个保护套1均由弹性材料构成,从而形成滑缝7。其加工也十分简便。
27.除此以外,如图1或3所示,所述滑缝7位于所述卡槽6的一侧;所述卡槽6的中心轴高于所述滑缝7的中心轴。由于卡槽6的高度大于滑缝7的高度,且滑缝7位于卡槽6一侧,当针柄2被拉入滑缝7时,滑缝7会对针柄2施加挤压力,使其沿滑缝7滑入卡槽6,并在未完全滑入卡槽6时处于卡槽6的一侧(即在滑缝7的水平面上)。当针柄2完全被拉入卡槽6后,挤压力消失,针柄2回位至卡槽6的中部,如图3所示,从而无法与滑缝7对齐。使得针柄2一旦被拉进去就不可逆了,即使施加再大的拉力,也不能通过滑缝7再滑出保护套1。配合一体式结构的保护套1,能完全杜绝针头3脱离保护套1的可能性,真正起到保护医疗工作者的目的。
28.所述保护套1的开口端为喇叭开口5,如图1或3所示,可通过喇叭开口5更好的引导
针柄2,使之通过滑缝7滑入卡槽6内。
29.上述没有特指的固定连接,可以是铆接、焊接、螺栓联接等连接方式,活动连接,可以是铰接等连接方式。


技术特征:
1.防针刺保护装置,包括针头(3)、针柄(2)、软管(4)和保护套(1);软管(4)分别与针头(3)和针柄(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1)为一体式结构,套设在所述软管(4)上,能够通过后拉软管(4)使所述针头(3)被所述保护套(1)完全包裹;所述保护套(1)的封闭端设有卡槽(6),所述针柄(2)通过滑缝(7)滑入所述卡槽(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针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缝(7)的两侧采用弹性材料构成;当针柄(2)未拉入或完全拉出所述滑缝(7)时,所述滑缝(7)呈密闭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针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缝(7)位于所述卡槽(6)的一侧;所述卡槽(6)的中心轴高于所述滑缝(7)的中心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针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材料为弹性pe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针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1)的开口端为喇叭开口(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针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1)为一体式筒状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为防针刺保护装置,包括针头、针柄、软管和一体式的保护套。保护套的封闭端设有卡槽,针柄通过弹性PE材料形成的滑缝受压进入卡槽,并在进入卡槽后回位至卡槽中部,不与滑缝对齐。采用上述结构,其结构强度增强,不存在结构薄弱处,且针头进入保护套后为不可逆状态,完全避免了针头从保护套脱落出来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医务人员受针刺感染的几率。大大提高了医务人员受针刺感染的几率。大大提高了医务人员受针刺感染的几率。


技术研发人员:江大伟 刘晓龙 田东晋 梁文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三大伟业制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9
技术公布日:2022/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