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尿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81550发布日期:2022-04-14 22:01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尿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尿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用尿壶。


背景技术:

2.对于卧床患者,大小便需要在床上进行,一般用尿壶来接取小便。现有技术中使用过的尿壶会释放出异味,容易引起不适;临床上需要收集患者24小时的尿液,现有技术中的尿壶不方便读取尿量数值。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尿壶,方便读取尿量数值,能够吸附尿壶内部的异味,避免异味释放出来。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医用尿壶,包括壶体,壶体一侧一体注塑成型有壶颈,壶颈一端与壶体内部相连通,壶颈另一端开设有壶口,壶体上一体注塑成型有提手,其特征在于,壶体为透明材质,壶体正面设有用于方便读取尿量的黑色刻度线;壶颈上铰接有与壶口大小相适应配合的盖子,壶颈上一体注塑成型有一分支管,分支管与壶颈内部相连通,分支管上盖设有管盖,管盖内部通过胶粘固定有用于放置吸附异味物体的收纳滤网,收纳滤网上开设有放置口。
6.优选地,壶体反面胶粘固定有用于开启后方便读取尿量的透光灯带。
7.优选地,分支管与管盖之间通过外内螺纹连接。
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壶体为透明材质,壶体正面设有黑色刻度线,方便读取尿量;壶体反面胶粘固定有透光灯带,方便读取尿量;管盖上收纳滤网的设置,方便对吸附异味物体进行放置,能够吸附尿壶内部的异味;分支管的管盖、盖子的设置,能够避免异味释放出来。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11.图3为本实用新型拆卸掉管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12.图4为本实用新型管盖的结构示意图。
13.其中,图中各标号为1、壶体;2、壶颈;3、壶口;4、提手;5、黑色刻度线;6、盖子;7、分支管;8、管盖;9、收纳滤网;10、放置口;11、透光灯带。
具体实施方式
14.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15.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的一种医用尿壶,包括壶体1,壶体1一侧一体注塑成型有壶颈2,壶颈2一端与壶体1内部相连通,壶颈2另一端开设有壶口3,壶体1上一体注塑成型有
提手4,壶体1为透明材质,壶体1正面设有用于方便读取尿量的黑色刻度线5;壶颈2上铰接有与壶口3大小相适应配合的盖子6,壶颈2上一体注塑成型有一分支管7,分支管7与壶颈2内部相连通,分支管7上盖设有管盖8,管盖8内部通过胶粘固定有用于放置吸附异味物体的收纳滤网9,收纳滤网9上开设有放置口10。
16.壶体1反面胶粘固定有用于开启后方便读取尿量的透光灯带11,透光灯带11与电池、开关相连。
17.分支管7与管盖8之间通过外内螺纹连接。
18.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可在管盖的收纳滤网中放置活性炭、樟脑丸等吸附异味物体,再将管盖固定在分支管上,在使用过程中,活性炭或樟脑丸能够吸附尿壶内部的异味;医护人员读取尿量,如果不能快速读取尿量,可打开透光灯带的开关,方便快速读取尿量。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用尿壶,包括壶体,壶体一侧一体注塑成型有壶颈,壶颈一端与壶体内部相连通,壶颈另一端开设有壶口,壶体上一体注塑成型有提手,其特征在于,壶体为透明材质,壶体正面设有用于方便读取尿量的黑色刻度线;壶颈上铰接有与壶口大小相适应配合的盖子,壶颈上一体注塑成型有一分支管,分支管与壶颈内部相连通,分支管上盖设有管盖,管盖内部通过胶粘固定有用于放置吸附异味物体的收纳滤网,收纳滤网上开设有放置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尿壶,其特征在于,壶体反面胶粘固定有用于开启后方便读取尿量的透光灯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尿壶,其特征在于,分支管与管盖之间通过外内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尿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医用尿壶,包括壶体,壶体一侧一体注塑成型有壶颈,壶颈一端与壶体内部相连通,壶颈另一端开设有壶口,壶体上一体注塑成型有提手,其特征在于,壶体为透明材质,壶体正面设有用于方便读取尿量的黑色刻度线;壶颈上铰接有与壶口大小相适应配合的盖子,壶颈上一体注塑成型有一分支管,分支管与壶颈内部相连通,分支管上盖设有管盖,管盖内部通过胶粘固定有用于放置吸附异味物体的收纳滤网,收纳滤网上开设有放置口。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读取尿量数值,能够吸附尿壶内部的异味的优点。吸附尿壶内部的异味的优点。吸附尿壶内部的异味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向贵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向贵萍
技术研发日:2021.10.27
技术公布日:2022/4/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