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留置针固定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43446发布日期:2022-05-17 11:57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液留置针固定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液留置针固定贴。


背景技术:

2.留置针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输液医疗器械,主要作用是进行长期留置输液,从而减少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降低临床发生针刺伤的风险,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留置针主要包括针芯、导管、针柄、针座、延长管、正压接头等部件,使用时将针芯和导管一起穿刺入血管内,当导管全部进入血管后,回撤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导管留置在血管内从而进行输液治疗。
3.现有的一部分留置针固定贴采用普通的医用胶布对留置针进行固定,但医用胶布覆盖处的皮肤不能透气,当处于潮湿或者天气炎热的环境时,皮肤分泌的汗液不能及时排出,造成医用胶布与皮肤不能紧密贴合,从而导致留置针发生松动,且在更换医用胶布时,医用胶布不易从患者的皮肤表面撕离。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医用胶布覆盖处的皮肤不能透气,当处于潮湿或者天气炎热的环境时,皮肤分泌的汗液不能及时排出,造成医用胶布与皮肤不能紧密贴合,从而导致留置针发生松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输液留置针固定贴。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输液留置针固定贴,包括带有开口的固定贴本体和透明膜,所述透明膜设置在所述带有开口的固定贴本体的开口处;
7.所述带有开口的固定贴本体包括基层、粘贴层和离型膜,所述粘贴层位于所述基层与所述离型膜之间,所述基层和所述粘贴层表面贴合且四面密封;
8.所述基层和所述粘贴层的外部共同均匀开设有透气孔。
9.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包括:
10.所述粘贴层和所述离型膜的外部共同开设有容置孔。
11.所述基层远离所述粘贴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远离所述基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带,所述弹性带靠近所述基层的一侧缝制有母魔术贴。
12.所述基层远离所述粘贴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远离所述基层的一侧缝制有子魔术贴。
13.所述基层远离所述粘贴层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撕离所述固定贴本体的辅助组件。
14.所述辅助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层外部的u形连接座,所述u形连接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外部转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拉环。
15.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基层和粘贴层上均匀开设透气孔,使得粘贴层覆盖处的
皮肤与基层、粘贴层可以形成一定的流通空间,从而有利于粘贴层覆盖处的皮肤保持干爽,避免了因皮肤发汗或者过于潮湿而导致的粘贴层粘贴不牢的问题,继而避免了针部松动的情况发生。
17.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连接带、弹性带、母魔术贴和子魔术贴的相互配合,使得留置针的延长管部分可以被固定在基层的上方,从而实现留置针延长管的初步固定,使得留置针的使用更加方便。
18.3、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辅助组件,通过食指倾斜拉动拉环,且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按住基层的一侧,即可用一只手将基层和粘贴层与皮肤的表面撕离,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输液留置针固定贴的第一立体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输液留置针固定贴的第二立体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固定贴本体的拆分图;
22.图4为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3.图中:1、固定贴本体;11、基层;12、粘贴层;13、离型膜;2、透明膜;3、透气孔;4、容置孔;5、连接带;6、弹性带;7、母魔术贴;8、固定带;9、子魔术贴;10、辅助组件;101、u形连接座;102、固定柱;103、连接块;104、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25.实施例一
26.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输液留置针固定贴,包括带有开口的固定贴本体1和透明膜2,透明膜2设置在带有开口的固定贴本体1的开口处,透明膜2应覆盖在患者穿入留置针的部位,防止皮肤与留置针针头连接的部位感染发炎;
27.带有开口的固定贴本体1包括基层11、粘贴层12和离型膜13,粘贴层12位于基层11与离型膜13之间,基层11和粘贴层12表面贴合且四面密封;
28.基层11和粘贴层12的外部共同均匀开设有透气孔3,透气孔3使得粘贴层12覆盖处的皮肤与基层11、粘贴层12可以形成一定的流通空间,从而有利于粘贴层12覆盖处的皮肤保持干爽;
29.基层11、粘贴层12和离型膜13的外部共同开设有容置孔4,容置孔4用于固定留置针的针头部分。
30.本实施例中,在留置针穿刺好以后,揭开离型膜13,将透明膜2对准穿刺点并贴合粘贴层12,然后按压基层11和粘贴层12的周边,使得粘贴层12与皮肤表面紧密贴合,基层11和粘贴层12上的透气孔3使得粘贴层12覆盖处的皮肤与基层11、粘贴层12可以形成一定的流通空间,从而有利于粘贴层12覆盖处的皮肤保持干爽,避免了因皮肤发汗或者过于潮湿而导致的粘贴层12粘贴不牢的问题,继而避免了针部松动的情况发生。
31.实施例二
32.如图1-2所示,基于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基层11远离粘贴层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带5,连接带5远离基层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带6,弹性带6靠近基层11的一侧缝制有
母魔术贴7,基层11远离粘贴层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带8,固定带8远离基层11的一侧缝制有子魔术贴9;
33.通过连接带5、弹性带6、母魔术贴7和子魔术贴9的相互配合,使得留置针的延长管部分可以被固定在基层11的上方。
34.本实施例中,贴合好粘贴层12之后,将留置针的延长管绕至基层11的上方,然后将母魔术贴7和子魔术贴9贴合,使得留置针的延长管部分可以被固定在基层11的上方,从而实现留置针延长管的初步固定,使得留置针的使用更加方便。
35.实施例三
36.如图1-4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一或二,基层11远离粘贴层1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撕离固定贴本体1的辅助组件10,辅助组件10包括固定连接在基层11外部的u形连接座101,u形连接座1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02,固定柱102的外部转动连接有连接块103,连接块103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拉环104。
37.本实施例中,当该输液留置针固定贴需要从患者皮肤上取下时,通过食指倾斜拉动拉环104,且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按住基层11的一侧,即可用一只手将基层11和粘贴层12与皮肤的表面撕离,操作简单。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输液留置针固定贴,包括带有开口的固定贴本体(1)和透明膜(2),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膜(2)设置在所述带有开口的固定贴本体(1)的开口处;所述带有开口的固定贴本体(1)包括基层(11)、粘贴层(12)和离型膜(13),所述粘贴层(12)位于所述基层(11)与所述离型膜(13)之间,所述基层(11)和所述粘贴层(12)表面贴合且四面密封;所述基层(11)和所述粘贴层(12)的外部共同均匀开设有透气孔(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留置针固定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1)、所述粘贴层(12)和所述离型膜(13)的外部共同开设有容置孔(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留置针固定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1)远离所述粘贴层(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带(5),所述连接带(5)远离所述基层(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带(6),所述弹性带(6)靠近所述基层(11)的一侧缝制有母魔术贴(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留置针固定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1)远离所述粘贴层(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带(8),所述固定带(8)远离所述基层(11)的一侧缝制有子魔术贴(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留置针固定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1)远离所述粘贴层(1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撕离所述固定贴本体(1)的辅助组件(1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输液留置针固定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10)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层(11)外部的u形连接座(101),所述u形连接座(1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02),所述固定柱(102)的外部转动连接有连接块(103),所述连接块(103)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拉环(10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留置针固定贴,包括带有开口的固定贴本体和透明膜,透明膜设置在带有开口的固定贴本体的开口处,带有开口的固定贴本体包括基层、粘贴层和离型膜,粘贴层位于基层与离型膜之间,基层和粘贴层表面贴合且四面密封,基层和粘贴层的外部共同均匀开设有透气孔。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基层和粘贴层上均匀开设有透气孔,使得粘贴层覆盖处的皮肤与基层、粘贴层可以形成一定的流通空间,从而有利于粘贴层覆盖处的皮肤保持干爽,避免了因皮肤发汗或者过于潮湿而导致的粘贴层粘贴不牢的问题,继而避免了针部松动或掉落的情况发生。发生。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胡培琼 莫淑君 明大丽 徐福云 赵会菊 袁雨 杨静琪 马红娅 姚廷艳 李慧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昆钢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11.04
技术公布日:2022/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