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负压排水原理排出耳朵内积水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14376发布日期:2022-07-29 21:47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负压排水原理排出耳朵内积水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采用负压排水原理排出耳朵内积水的装置。


背景技术:

2.人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两部分。耳郭的外面有一个大孔,叫外耳门,与外耳道相接。外耳道是一条自外耳门至鼓膜的弯曲管道,长约2.5~3.5cm,其皮肤由耳廓延续而来。靠外面三分之一的外耳道壁由软骨组成,内三分之二的外耳道壁由骨质构成。鼓室位于鼓膜和内耳之间,是一个含有气体的小腔,容积约为1cm3。
3.我们在洗澡、游泳、洗头的时候稍不注意,往往会给我们耳朵里灌上一点水。这一点水,不仅会让人听东西感觉蒙蒙的,有时候还会把水中的病菌带到鼓室,引起中耳炎的出现。所以耳朵进水,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把耳朵的水清除。目前常规的操作方法有以下三种:1、吸引排水法:将纸捻、火柴、棉签伸入耳道吸水;2、重力排水法:用单腿跳的方式将耳朵内积水排出;3、负压排水法:用手掌把整个耳朵压住,感到耳内有堵塞感,手掌被吸住后,接着将手掌拿开,进行排水。以上方法排水效果不佳,且方法一操作不慎易伤到鼓膜,给听觉器官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负压排水原理排出耳朵内积水的装置,它可以利用负压排出耳道中的积水,保护人类的耳道。
6.2.技术方案
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采用负压排水原理排出耳朵内积水的装置,包括导管,所述导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耳,所述导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导管的内表面配合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远离连接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塞杆结构,所述连接管远离活塞的一端配合连接有皮碗结构。
9.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结构包括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活塞远离连接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拉圆盘。
10.进一步的,所述皮碗结构包括橡胶连接管,所述橡胶连接管与连接管配合连接,所述橡胶连接管远离导管的一端设置有皮碗,所述橡胶连接管与皮碗均由橡胶制成。
11.进一步的,所述活塞由橡胶制成。
12.进一步的,所述导管的长度为6cm且其内径为1cm。
13.进一步的,所述皮碗的直径为0.73cm。
14.3.有益效果
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6.(1)本方案通过设置皮碗结构,使该装置探入耳道内时,可对耳道进行密封,使该装置利用负压达到极佳的排水效果。
17.(2)本方案的结构与制造工艺均十分简单,且生产成本较低,可进行大规模生产。
18.(3)本产品应用前景广阔,可应用于酒店、游泳池、浴室、家庭等各类耳朵易进水的场景,操作简便,可以极大地降低耳内炎症发生的概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皮碗结构示意图。
22.图中标号说明:
23.1、导管;2、连接耳;3、连接管;401、活塞杆;402、推拉圆盘;5、活塞;601、橡胶连接管;602、皮碗。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1:
26.请参阅图1-3,一种采用负压排水原理排出耳朵内积水的装置,包括导管1,导管1的长度为6cm且其内径为1cm,导管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耳2,导管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3,导管1的内表面配合连接有活塞5,活塞5由橡胶制成,活塞5远离连接管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塞杆结构,连接管3远离活塞5的一端配合连接有皮碗结构,本装置的,结构与制造工艺均十分简单,且生产成本较低,可进行大规模生产,且本产品应用前景广阔,可应用于酒店、游泳池、浴室、家庭等各类耳朵易进水的场景,操作简便,可以极大地降低耳内炎症发生的概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7.参阅图1与图2,活塞杆结构包括活塞杆401,活塞杆401的一端与活塞5远离连接管3的一侧固定连接,活塞杆40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拉圆盘402,根据耳道结构,打破耳道负压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在外耳道处杜绝耳道内空气与外部空气的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空间,然后通过扩大该密闭空间,降低压强,破坏形成的负压,使耳道内的积水顺利排出或引流出来,导管1可起到扩大该密闭空间的作用,通过活塞杆401推拉活塞5可改变耳道内的气压,进而排出水。
28.参阅图2与图3,皮碗结构包括橡胶连接管601,橡胶连接管601与连接管3配合连接,橡胶连接管601远离导管1的一端设置有皮碗602,皮碗602的直径为0.73cm,橡胶连接管601与皮碗602均由橡胶制成,皮碗结构中皮碗602使该装置探入耳道内时,可对耳道进行密封,使该装置利用负压达到极佳的排水效果。
29.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活塞杆401推进到底部,使导管1中的空气排出,然后将皮碗602与外耳道紧密贴合形成密闭空间,接着使人侧头,随后后拉动活塞杆401,形成耳内负
压,直至耳内水流出即可。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采用负压排水原理排出耳朵内积水的装置,包括导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耳(2),所述导管(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3),所述导管(1)的内表面配合连接有活塞(5),所述活塞(5)远离连接管(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塞杆结构,所述连接管(3)远离活塞(5)的一端配合连接有皮碗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负压排水原理排出耳朵内积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结构包括活塞杆(401),所述活塞杆(401)的一端与活塞(5)远离连接管(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40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拉圆盘(4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负压排水原理排出耳朵内积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碗结构包括橡胶连接管(601),所述橡胶连接管(601)与连接管(3)配合连接,所述橡胶连接管(601)远离导管(1)的一端设置有皮碗(602),所述橡胶连接管(601)与皮碗(602)均由橡胶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负压排水原理排出耳朵内积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5)由橡胶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负压排水原理排出耳朵内积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的长度为6cm且其内径为1cm。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负压排水原理排出耳朵内积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碗(602)的直径为0.73c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负压排水原理排出耳朵内积水的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一种采用负压排水原理排出耳朵内积水的装置,包括导管,所述导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耳,所述导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导管的内表面配合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远离连接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塞杆结构,所述连接管远离活塞的一端配合连接有皮碗结构,所述活塞杆结构包括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活塞远离连接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拉圆盘,所述皮碗结构包括橡胶连接管,所述橡胶连接管与连接管配合连接,所述橡胶连接管远离导管的一端设置有皮碗。本实用新型可以利用负压排出耳道中的积水,保护人类的耳道。道。道。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 郑剑阳 谢洪道 赵洪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机博也(宁波)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7
技术公布日:2022/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