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凝胶疤痕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52895发布日期:2022-08-17 06:40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硅凝胶疤痕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凝胶疤痕贴。


背景技术:

[0002]“疤痕”是物理、生物、化学等因素的损害作用于皮肤软组织,导致皮肤软组织的严重损伤而不能完全自行正常恢复,转由纤维组织替代修复留下的即影响外观又影响功能的局部症状。“疤痕”给患者带来的是巨大的肉体痛苦和精神痛苦,尤其是烧伤、烫伤、严重外伤后遗留的疤痕。疤痕增生期的几年时间几乎让患者苦不堪言。造成患者极大程度的心理问题。
[0003]
硅凝胶作为创口愈结后淡化疤痕的方法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在国外采用该方法软化和淡化疤痕的产品已经被广泛应用。一般采用的方式是敷在创伤表面,通过压力、缩水等功能抑制疤痕增生。市面上硅凝胶疤痕贴,往往在使用过程中翘边与伤口贴合不牢固使得伤口恢复时间增长,疤痕淡化不明显。因此,就需要硅凝胶与皮肤接触面有很好的粘附力及贴合度以避免伤口感染,以及增强药物的渗透。
[0004]
在先申请专利cn105287441a公开了一种硅凝胶疤痕贴及其制备方法,其硅凝胶疤痕贴由上、中、下三层结构组成,上层为透气型聚氨酯薄膜或硅胶薄膜层,中层为自粘性硅凝胶层,下层为离型保护膜层,自粘性硅凝胶层内添加有活性物质和辅料。该在先申请专利的离型保护膜层为普通的离型保护膜层,为进一步改进硅凝胶与皮肤接触面的粘附力及贴合度,并增强药物的渗透性,本申请对该技术方案进行了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高贴合度及渗透性的硅凝胶疤痕贴。
[0006]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硅凝胶疤痕贴,包括上、中、下三层结构,上层为透气薄膜层,中层为自粘性硅凝胶层,下层为离型保护膜层,所述自粘性硅凝胶层和离型保护膜层之间的结合面上设置有紧密贴合的、均匀的凹凸结构。
[0008]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离型保护膜层上设置有均匀的凸起图纹结构,所述凸起图纹结构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设定。
[0009]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凸起图纹结构为菱形凸起图纹构成的钻石纹路。
[0010]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疤痕贴的形状呈方形、圆形或椭圆形,也可以根据需要裁减成其他形状。
[0011]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疤痕贴的厚度取值范围为0.2-1.0mm。
[0012]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疤痕贴的厚度为0.6mm。
[0013]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透气薄膜层选用透气型聚氨酯薄膜层或硅胶薄膜层。
[0014]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自粘型硅凝胶层内包含活性物质和辅料;所述辅料包括渗透
促进剂、芳香剂和止痒因子。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0016]
(1)本实用新型的自粘性凝胶层设置有均匀的图纹凸起结构,可以使自粘性凝胶层与患处贴合更紧密,增强药物释放效果,使之具有高贴合度和高渗透性,改善治疗疗效;
[0017]
(2)本实用新型在离型保护膜层上印有菱形凸起图纹,通过将印有菱形凸起图纹的离型保护膜层压覆在自粘性凝胶层上,可以使自粘性凝胶层也印有菱形图纹凸起,减少了工艺操作上自粘性硅凝胶压纹的操作步骤,优化了工艺流程,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型保护膜层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0]
图中标记说明:1-透气薄膜层;2-自粘性硅凝胶层,3-离型保护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3]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硅凝胶疤痕贴,由上、中、下三层结构组成,上层为采用聚氨酯薄膜或硅胶薄膜构成的透气薄膜层1,中层为自粘性凝胶层2,下层为离型保护膜层3,所述自粘性硅凝胶层2内添加有活性物质和辅料,辅料包括但不局限于渗透促进剂、芳香剂和止痒因子;所述硅凝胶疤痕贴可以根据需要裁剪成方形、圆形、椭圆形或其他形状,且其作用厚度取值范围为0.2-1.0m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硅凝胶疤痕贴的厚度优选为0.6mm。
[0024]
在自粘性硅凝胶层2和离型保护膜层3之间的结合面上设置有紧密贴合的、均匀的凹凸结构,通过自粘性硅凝胶层2上的凸起结构,可以提高硅凝胶与皮肤接触面的粘附力及贴合度,避免伤口感染,并且可以增强药物的渗透性,改善治疗效果。
[0025]
作为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离型保护膜层上印有菱形凸起图纹构成的钻石纹路,通过将印有菱形钻石纹路的离型保护膜层压覆在自粘性凝胶层上,可以使自粘性凝胶层也印有菱形图纹凸起,减少了工艺操作上自粘性硅凝胶压纹的操作步骤,优化了工艺流程,节约生产成本。其具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0026]
一种贴合度高的硅凝胶疤痕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
(1)将透气型聚氨酯薄膜或硅胶薄膜平铺于操作台上;
[0028]
(2)将自粘性硅凝胶与小分子硅酮和辅料混合均匀;
[0029]
(3)将混合均匀的自粘性硅凝胶均匀涂抹于透气型聚氨酯薄膜或硅胶薄膜上;
[0030]
(4)将步骤(3)中所得物于50-70℃加热15-35分钟;
[0031]
(5)将印有菱形凸起图纹的离型保护膜层压覆于步骤(4)所得物的表面,剪裁至所需规格;
[0032]
(6)检验合格后包装,即得本产品。
[0033]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申请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硅凝胶疤痕贴,包括上、中、下三层结构,上层为透气薄膜层(1),中层为自粘性硅凝胶层(2),下层为离型保护膜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粘性硅凝胶层(2)和离型保护膜层(3)之间的结合面上设置有紧密贴合的、均匀的凹凸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凝胶疤痕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保护膜层上设置有均匀的凸起图纹结构,所述凸起图纹结构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设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凝胶疤痕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图纹结构为菱形凸起图纹构成的钻石纹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凝胶疤痕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疤痕贴的形状包括但不局限于方形、圆形或椭圆形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凝胶疤痕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疤痕贴的厚度取值范围为0.2-1.0 m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硅凝胶疤痕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疤痕贴的厚度为0.6 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凝胶疤痕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薄膜层(1)为透气型聚氨酯薄膜层或硅胶薄膜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凝胶疤痕贴。所述疤痕贴包括上、中、下三层结构,上层为透气薄膜层,中层为自粘性硅凝胶层,下层为离型保护膜层,所述自粘性硅凝胶层和离型保护膜层之间的结合面上设置有紧密贴合的、均匀的凹凸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硅凝胶疤痕贴,自粘性硅凝胶层设置有均匀的凸起结构,可以使自粘性凝胶层与患处贴合更紧密,增强药物释放效果,使之具有高贴合度和高渗透性,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治疗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高纳新 于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乾佰纳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8
技术公布日:2022/8/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