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手术后翻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16623发布日期:2022-06-07 21:05阅读:88来源:国知局
脊柱手术后翻身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翻身装置,具体为一种脊柱手术后翻身装置。


背景技术:

2.对于脊柱手术后行动不便、长期卧床的病人,骨突出部位长时间受压,造成血液循环差,容易形成压疮,而且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使得病人肢体并发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及深静脉血栓等各种并发症,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定时翻身。
3.对于胸、腰椎手术后病人来说,翻身时需要注意保持脊柱各椎骨之间的关节不扭动,防止脊髓受损瘫痪,造成不可逆神经损伤。现有的翻身枕为三角形翻身枕,护理人员在协助病人翻身时,常在患者身后放置翻身枕,起到支撑辅助作用。但是,现有的翻身枕无法保证患者同轴翻身,容易出现脊柱各椎骨之间的关节扭动。
4.因此,设计一款脊柱手术后翻身装置,能进行同轴翻身,防止脊髓受损瘫痪,避免造成不可逆神经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脊柱手术后翻身装置,能进行同轴翻身,防止脊髓受损瘫痪,避免造成不可逆神经损伤。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脊柱手术后翻身装置,包括固定板、两个辅助杆和固定板两侧凸出有帆布,固定板侧面设有贯穿的安装孔,帆布一侧穿过安装孔且与其中一个辅助杆连接,另一侧与另一个辅助杆连接,固定板设有绑带。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9.所述固定板呈长方形且采用硬质材料。
10.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设有保护条,保护条沿固定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保护条向上凸起有凸块,凸块具有圆弧曲面。
11.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设有滑槽,保护条可滑动的插入滑槽内,保护条低于固定板顶面且凸块凸出于固定板顶面。
12.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设有凹槽和颈枕,凹槽和颈枕分别设置在保护条两端。即能保证患者在翻身时不移位,又能提高患者的是舒适度。
13.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位于帆布中部且与其固定连接。便于医护人员辅助患者翻身。
14.所述绑带设有搭扣,绑带两端通过搭扣连接。
15.所述帆布两侧设置有套环,套环活动套接在两个辅助杆上,辅助杆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母。
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17.本实用新型通过绑带将患者绑缚在固定板上,利用固定板的翻折带动患者一起翻
转,不仅使患者头、颈、躯干、四肢处于同一轴线水平,避免出现脊柱各椎骨之间的关节扭动,而且可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身体。
附图说明
18.图1是脊柱手术后翻身装置的结构图。
19.图2是保护条的结构图。
20.附图标记说明:
21.1、固定板;2、辅助杆;3、帆布;4、保护条;5、绑带;11、滑槽;12、凹槽;13、颈枕;21、螺母;31、套环;41、凸块;51、搭扣。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描述。
2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脊柱手术后翻身装置,包括固定板1、两个辅助杆2和固定板1两侧凸出有帆布3,固定板1侧面设有贯穿的安装孔,帆布3一侧穿过安装孔且与其中一个辅助杆2连接,另一侧与另一个辅助杆2连接,固定板1设有绑带5。固定板1呈长方形且采用硬质材料。硬质材料确保患者同轴翻身,防止脊髓受损瘫痪,避免造成不可逆神经损伤。绑带5设有搭扣51,绑带5两端通过搭扣51连接。搭扣51更有效的将患者固定在固定板1上,防止在翻身过程中绑带5松脱,保证患者头、颈、躯干、四肢处于同一轴线水平。帆布3两侧设置有套环31,套环31活动套接在两个辅助杆2上,辅助杆2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母21。防止辅助杆2脱离套环31。
24.其中,固定板1设有保护条4,保护条4沿固定板1的长度方向设置;保护条4向上凸起有凸块41,凸块41具有圆弧曲面。固定板1设有滑槽11,保护条4可滑动的插入滑槽11内,保护条4低于固定板1顶面且凸块41凸出于固定板1顶面。固定板1设有凹槽12和颈枕13,凹槽12和颈枕13分别设置在保护条4两端。固定板1位于帆布3中部且与其固定连接。圆弧曲面的凸块41符合人体背部生理弯曲曲线,这样就可以在翻身时保持脊柱各椎骨之间的关节不扭动,防止病人因术后翻身时脊髓受损,造成下肢瘫痪。保护条4能在滑槽11内滑动,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的体型调节保护条4位置,便于保护条4与患者脊柱配合。
25.本实施例的使用,参考如下步骤:
26.在使用脊柱手术后翻身装置时,首先,根据患者的体型调节保护条4的位置。其次,将固定板1放置在患者下方,让保护条4与患者的脊柱相匹配。再次,利用绑带5将固定板1绑缚在患者背后。最后,通过护理人员和该装置的配合,从而助力让术后患者进行翻身,极大的方便了一些不便翻身的术后患者。由于固定板1采用硬质材料,使患者同轴翻身,防止脊髓受损瘫痪,避免造成不可逆神经损伤。


技术特征:
1.脊柱手术后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两个辅助杆(2)和固定板(1)两侧凸出有帆布(3),固定板(1)侧面设有贯穿的安装孔,帆布(3)一侧穿过安装孔且与其中一个辅助杆(2)连接,另一侧与另一个辅助杆(2)连接,固定板(1)设有绑带(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手术后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呈长方形且采用硬质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手术后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设有保护条(4),保护条(4)沿固定板(1)的长度方向设置;保护条(4)向上凸起有凸块(41),凸块(41)具有圆弧曲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脊柱手术后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设有滑槽(11),保护条(4)可滑动的插入滑槽(11)内,保护条(4)低于固定板(1)顶面且凸块(41)凸出于固定板(1)顶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脊柱手术后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设有凹槽(12)和颈枕(13),凹槽(12)和颈枕(13)分别设置在保护条(4)两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脊柱手术后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位于帆布(3)中部且与其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手术后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5)设有搭扣(51),绑带(5)两端通过搭扣(51)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手术后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帆布(3)两侧设置有套环(31),套环(31)活动套接在两个辅助杆(2)上,辅助杆(2)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母(2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脊柱手术后翻身装置,包括固定板、两个辅助杆和固定板两侧凸出有帆布,固定板侧面设有贯穿的安装孔,帆布一侧穿过安装孔且与其中一个辅助杆连接,另一侧与另一个辅助杆连接,固定板设有绑带。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患者绑缚在固定板上,利用固定板的翻折带动患者一起翻转,不仅使患者头、颈、躯干、四肢处于同一轴线水平,避免出现脊柱各椎骨之间的关节扭动,而且可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身体。而且可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身体。而且可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身体。


技术研发人员:曾令华 黄锐 庞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12.29
技术公布日:2022/6/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