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可折叠担架

文档序号:30412160发布日期:2022-06-15 09:56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可折叠担架

1.本实用新型属于担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可折叠担架。


背景技术:

2.担架作为一种常用的伤员运送工具已有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的担架体积较大,不能够进行折叠收纳,并且结构复杂,使用速度慢,不方便随身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易可折叠担架。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简易可折叠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结构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结构位于铰链处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支架内部设置有第一收纳腔和第二收纳腔,所述第一收纳腔内部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缠绕有第一布面,所述转动杆顶部穿过第一支架内部位于第二收纳腔内设置有转动头,所述转动头滑动连接有握把,所述握把底部设置有滑动块,所述第二收纳腔底部靠近第一收纳腔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与滑动块的转动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二收纳腔内壁设置有与滑动块形状相匹配的第一滑槽。
5.所述第一支架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布面形状相匹配的开口。
6.所述转动杆位于第一收纳腔的两端设置有转动座。
7.所述第一布面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杆的对应位置连接。
8.所述第二支架内部连接有第二布面,所述第二布面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杆的对应位置连接。
9.所述握把内部设置有与转动头形状相匹配的第二滑槽。
10.所述握把位于第一支架外侧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担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快速的展开对伤员进行搬运。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可折叠担架的结构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可折叠担架的第一支架剖面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可折叠担架的a处结构放大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可折叠担架的使用状态图1。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可折叠担架的使用状态图2。
17.(1、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第一支架;4、第二支架;5、铰链;6、第一收纳腔;7、第二收纳腔;8、转动杆;9、第一布面;10、转动头;11、握把;12、滑动块;13、转动槽;14、第一滑槽;15、转动座;16、第二布面;17、第二滑槽;18、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9.根据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简易可折叠担架,包括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所述第一支撑杆1与第二支撑杆2的结构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1包括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所述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通过铰链5连接,所述第一支架3与第二支架4的结构位于铰链5处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支架3内部设置有第一收纳腔6和第二收纳腔7,所述第一收纳腔6内部设置有转动杆8,所述转动杆8上缠绕有第一布面9,所述转动杆8顶部穿过第一支架3内部位于第二收纳腔7内设置有转动头10,所述转动头10滑动连接有握把11,所述握把11底部设置有滑动块12,所述第二收纳腔7底部靠近第一收纳腔6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槽13,所述转动槽13与滑动块12的转动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二收纳腔7内壁设置有与滑动块12形状相匹配的第一滑槽14。
20.所述第一支架3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布面9形状相匹配的开口。
21.所述转动杆8位于第一收纳腔6的两端设置有转动座15。
22.所述第一布面9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杆2的对应位置连接。
23.所述第二支架4内部连接有第二布面16,所述第二布面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杆2的对应位置连接。
24.所述握把11内部设置有与转动头10形状相匹配的第二滑槽17。
25.所述握把11位于第一支架3外侧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18。
26.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27.在需要使用本担架时,将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通过铰链5展开,使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组成第一支撑杆1,并将第二支撑杆2的对应位置展开,直接将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向两侧拉动,即可使缠绕在转动杆8上的第一布面9和第二布面16展开,形成担架,之后通过限位块18将握把11沿着第一支架3内部的第一滑动槽拉出,使滑动块12卡在第一滑槽14内,防止握把11转动,同时转动杆8顶端的转动头10卡在握把11内部的第二滑槽17内,使转动杆8无法转动,防止第一布面9和第二布面16收回。
28.在使用完成后,将握把11重新收入第二收纳腔7内,使滑动块12移动至转动槽13内,通过限位块18转动握把11,使握把11通过第二滑槽17带动内部的转动头10转动,进而使转动杆8转动,将布面通过第一支架3一侧的开口重新缠绕在转动杆8上,最后通过铰链5将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折叠收纳即可。
2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具体实施方式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简易可折叠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所述第一支撑杆(1)与第二支撑杆(2)的结构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1)包括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所述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通过铰链(5)连接,所述第一支架(3)与第二支架(4)的结构位于铰链(5)处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支架(3)内部设置有第一收纳腔(6)和第二收纳腔(7),所述第一收纳腔(6)内部设置有转动杆(8),所述转动杆(8)上缠绕有第一布面(9),所述转动杆(8)顶部穿过第一支架(3)内部位于第二收纳腔(7)内设置有转动头(10),所述转动头(10)滑动连接有握把(11),所述握把(11)底部设置有滑动块(12),所述第二收纳腔(7)底部靠近第一收纳腔(6)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槽(13),所述转动槽(13)与滑动块(12)的转动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二收纳腔(7)内壁设置有与滑动块(12)形状相匹配的第一滑槽(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可折叠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3)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布面(9)形状相匹配的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可折叠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8)位于第一收纳腔(6)的两端设置有转动座(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可折叠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面(9)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杆(2)的对应位置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可折叠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4)内部连接有第二布面(16),所述第二布面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杆(2)的对应位置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可折叠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11)内部设置有与转动头(10)形状相匹配的第二滑槽(17)。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可折叠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11)位于第一支架(3)外侧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1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简易可折叠担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结构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结构位于铰链处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支架内部设置有第一收纳腔和第二收纳腔,所述第一收纳腔内部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缠绕有第一布面,所述转动杆顶部穿过第一支架内部位于第二收纳腔内设置有转动头,所述转动头滑动连接有握把,所述握把底部设置有滑动块,所述第二收纳腔底部靠近第一收纳腔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与滑动块的转动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二收纳腔内壁设置有与滑动块形状相匹配的第一滑槽。一滑槽。一滑槽。


技术研发人员:杨艳 刘佳伦 曾宇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12.31
技术公布日:2022/6/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