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餐机器人清洗消毒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19422发布日期:2022-06-07 22:06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送餐机器人清洗消毒单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送餐机器人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送餐机器人清洗消毒单元。


背景技术:

2.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送餐机器人就是一种餐饮行业服务型机器人,其可以协助或者代替餐厅服务员进行送餐工作,提高了送餐的效率,减少了人工投入,也改善了送餐的卫生条件。
3.送餐机器人的清洗消毒单元,是用来对送餐机器人内部进行消毒的重要部件,目前的此类设备,往往是和送餐机器人一体结构,不便于单独拆卸下来进行维护和更换,此外还存在消毒清洗过程占用时间长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便于拆装、清洗消毒效率高的送餐机器人清洗消毒单元。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如下:
6.送餐机器人清洗消毒单元,包括主单元和其下方的副单元,所述主单元和副单元平行设置且两者之间留有空间,所述主单元的下部设置有紫外线灯、消毒液喷雾头和鼓风机,所述鼓风机制造出的风为热风且风向向下,所述副单元内设置有集液装置和排风装置,所述主单元和副单元的侧壁均设置有磁吸块,所述磁吸块与送餐机器人内壁相吸合。
7.进一步地,所述主单元和副单元的侧壁设置有滑条,所述滑条与机器人内壁设置有的滑槽匹配滑接。
8.进一步地,所述鼓风机的上部设置有风道,所述风道上部设置有空气过滤器,所述空气过滤器由外框和其内的过滤棉组成,所述过滤棉折叠设置在外框内。
9.进一步地,所述副单元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中心内下陷式的挡网、排风口和集液盒,所述挡网为中心内下陷式,所述集液盒为上敞开式且设置有通向副单元外的排液口。
10.进一步地,所述鼓风机位于主单元的中心,所述紫外线灯和消毒液喷雾头环绕鼓风机等距均匀设置。
11.进一步地,所述主单元和副单元之间的间距为0.2m-0.5m。
12.进一步地,所述消毒液喷雾头喷出的消毒液为次氯酸钠水溶液、过氧化氢水溶液和过氧乙酸水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13.进一步地,所述主单元和副单元之间设置有若干层平行的透明中隔板,所述中隔板的平面为上下镂空的网状结构,所述中隔板的底面垂直设置有若干加强筋。
14.进一步地,所述鼓风机制造出的热风温度范围为45℃-60℃。
15.进一步地,所述主单元上设置有电源和消毒液供给快接口。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7.1、本实用新型送餐机器人清洗消毒单元可从送餐机器人上快速单独拆离,通过设置上下两层主副单元相配合,用紫外线照射和喷洒消毒液的方式,实现送餐机器人的内部自动清洗消毒;
18.2、通过设置带过滤器的鼓风机,在清洗消毒后进行快速热风干燥,使送餐机器人很快就能投入到下一次的使用中;
19.3、各部件位置布局合理,通过滑槽滑条配合安装,再通过磁吸作用固定,装配和拆卸简单;
20.4、通过设置中隔板进行内部的分层,有效提高送餐机器人内部的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主单元;101、紫外线灯;102、消毒液喷头;103、鼓风机;1031、空气过滤器;2、副单元;201、挡网;202、排风口;203、集液盒;3、中隔板;4、磁吸块;5、滑条。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7.如图1~图4所示,送餐机器人清洗消毒单元,包括主单元1和其下方的副单元2,主单元1和副单元2平行设置且两者之间留有空间,两者主框架均为abs注塑一体成型制成,工艺成熟,生产效率高;主单元1的下部设置有紫外线灯101、消毒液喷雾头102和鼓风机103,紫外线灯101用于产生紫外线照射消毒,消毒液喷雾头102用于喷洒消毒液,鼓风机103制造出的风为热风且风向向下,用于清洗后的风干,鼓风机103制造出的热风温度范围为45℃-60℃,温度提升,则烘干速度加快;副单元2内设置有集液装置和排风装置,用于收集废液和排风;主单元1和副单元2的侧壁均设置有磁吸块4,磁吸块4与送餐机器人内壁相吸合,当主单元1和副单元2安装进送餐机器人内后,磁吸块4通过吸力将其固定。
28.主单元1和副单元2的侧壁设置有滑条5,滑条5与机器人内壁设置有的滑槽匹配滑接,主单元1和副单元2可通过滑条滑槽的配合插入送餐机器人内,而且滑条滑槽提供纵向支撑。
29.鼓风机103的上部设置有风道,风道上部设置有空气过滤器1031,空气过滤器1031由外框和其内的过滤棉组成,过滤棉折叠设置在外框内,折叠多褶式的设计增加滤棉的面积,降低空气过滤器1031的阻力。
30.副单元2包括外壳,外壳内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中心内下陷式的挡网201、排风口202和集液盒203,挡网201为中心内下陷式,防止固体物落入下方的集液盒203中;集液盒203为上敞开式且设置有通向副单元2外的排液口,便于排出清洗废液。
31.鼓风机103位于主单元1的中心,紫外线灯101和消毒液喷雾头102环绕鼓风机103等距均匀设置,布局合理,有效减少紫外线照射死角和消毒液喷洒死角。
32.主单元1和副单元2之间的间距为0.2m-0.5m,中间的空间用于容纳待消毒物。主单元1和副单元2之间设置有若干层平行的透明中隔板3,中隔板3的平面为上下镂空的网状结构,便于清洗液从上往下流过;由于中隔板3上会负载待消毒物,故其底面垂直设置有若干加强筋,增加结构强度。
33.消毒液喷雾头102喷出的消毒液为次氯酸钠水溶液、过氧化氢水溶液和过氧乙酸水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三者均具有良好的清洗消毒效果。
34.主单元1上设置有电源和消毒液供给快接口,用于从外部给主单元1提供电力和供给消毒液,快接口安装连接方便。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进行有关的任何变化、改型或添加,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送餐机器人清洗消毒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单元(1)和其下方的副单元(2),所述主单元(1)和副单元(2)平行设置且两者之间留有空间,所述主单元(1)的下部设置有紫外线灯(101)、消毒液喷雾头(102)和鼓风机(103),所述鼓风机(103)制造出的风为热风且风向向下,所述副单元(2)内设置有集液装置和排风装置,所述主单元(1)和副单元(2)的侧壁均设置有磁吸块(4),所述磁吸块(4)与送餐机器人内壁相吸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餐机器人清洗消毒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单元(1)和副单元(2)的侧壁设置有滑条(5),所述滑条(5)与机器人内壁设置有的滑槽匹配滑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餐机器人清洗消毒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103)的上部设置有风道,所述风道上部设置有空气过滤器(1031),所述空气过滤器(1031)由外框和其内的过滤棉组成,所述过滤棉折叠设置在外框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餐机器人清洗消毒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单元(2)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中心内下陷式的挡网(201)、排风口(202)和集液盒(203),所述挡网(201)为中心内下陷式,所述集液盒(203)为上敞开式且设置有通向副单元(2)外的排液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餐机器人清洗消毒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103)位于主单元(1)的中心,所述紫外线灯(101)和消毒液喷雾头(102)环绕鼓风机(103)等距均匀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餐机器人清洗消毒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单元(1)和副单元(2)之间的间距为0.2m-0.5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餐机器人清洗消毒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单元(1)和副单元(2)之间设置有若干层平行的透明中隔板(3),所述中隔板(3)的平面为上下镂空的网状结构,所述中隔板(3)的底面垂直设置有若干加强筋。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餐机器人清洗消毒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103)制造出的热风温度范围为45℃-60℃。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餐机器人清洗消毒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单元(1)上设置有电源和消毒液供给快接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送餐机器人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送餐机器人清洗消毒单元,包括主单元和其下方的副单元,所述主单元和副单元平行设置且两者之间留有空间,所述主单元的下部设置有紫外线灯、消毒液喷雾头和鼓风机,所述鼓风机制造出的风为热风且风向向下,所述副单元内设置有集液装置和排风装置,所述主单元和副单元的侧壁均设置有磁吸块,所述磁吸块与送餐机器人内壁相吸合,所述主单元和副单元的侧壁设置有滑条并与机器人内壁的滑槽匹配滑接;本实用新型送餐机器人清洗消毒单元可从送餐机器人上快速单独拆离,通过紫外线照射和喷洒消毒液的方式,实现自动清洗消毒,且在清洗消毒后进行快速干燥,使送餐机器人很快就能投入到下一次的使用中。一次的使用中。一次的使用中。


技术研发人员:邓钊 宗雪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立诺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8
技术公布日:2022/6/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