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稳定性烧伤创面电动磨削装置及系统

文档序号:29862532发布日期:2022-04-30 11:38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稳定性烧伤创面电动磨削装置及系统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稳定性烧伤创面电动磨削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电动皮肤磨削装置均为电机带动中心轴旋转的结构,例如:现有技术cn108451551b公开了一种自动磨痂器,包括手柄、转轴、壳体和磨削头,手柄内部设有电机,通过电机驱动磨削头旋转。现有技术cn111887943b公开了一种医用烧伤磨痂器,包括外壳,还包括贯穿外壳且与外壳转动连接的转动轴和驱动转动轴转动的驱动件,转动轴位于外壳外的一端上同轴固定的磨痂头。
3.现有磨痂装置的磨头旋转时接触皮肤,会产生沿着磨头-皮肤切线方向的力。这个力需要操作者用力抵抗,才能保证磨头位置不发生改变,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容易造成磨削位置偏移或者术中误伤。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稳定性烧伤创面电动磨削装置及系统,通过转动方向相异且成对设置的磨头实现磨头与皮肤的摩擦力相抵,防止出现切线方向的力,实现高稳定性。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6.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稳定性烧伤创面电动磨削装置,包括成对设置的旋转部件,每个旋转部件连接磨头,相邻磨头转动方向相异;所述磨头包括磨头主体,磨头主体外包裹弹性层,弹性层表面分布磨削部。
7.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旋转部件包括齿轮,齿轮安装于转轴,各齿轮依次啮合。
8.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其中一个转轴连接动力源。
9.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旋转部件设置于壳体内,壳体安装光学成像装置。
10.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还包括穿过壳体的负压吸引通道和冲洗通道。
11.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弹性层连接充气装置。
12.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磨削部为硬质颗粒。
13.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硬质颗粒采用金刚石颗粒或钢丝。
14.第二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高稳定性烧伤创面电动磨削系统,包括所述的电动磨削装置,负压吸引通道连接负压源、冲洗通道连接供水装置。
15.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还包括控制系统,动力源、负压源、供水装置和光学成像装置均连接控制系统。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7.(1)本发明通过成对设置的旋转部件连接磨头,使磨削装置接触皮肤时,相邻磨头
与皮肤的摩擦力相抵,防止出现切线方向的力,实现高稳定性。
18.(2)本发明的磨头主体外设置弹性层,弹性层能够通过充入气体改变磨头整体硬度,避免操作者需要根据创面情况频繁更换磨头,提高磨削装置的适应性和效率。
19.(3)本发明的磨头安装光学成像装置,能够在磨削的同时采集创面信息,实现可视化;且连接负压吸引通道和冲洗通道,能够实现对磨屑的吸取和创面的清洗。
附图说明
20.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21.图1是本发明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齿轮分布示意图;
22.图2是本发明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磨头安装示意图;
23.图3是本发明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发明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磨头结构示意图一;
25.图5是本发明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磨头结构示意图二。
26.其中,1、壳体,2、齿轮,3、负压吸引通道,4、冲洗通道,5、光纤,6、磨头,7、光学镜头,8、传动轴,9、电机,10、手柄,11、开关,12、金刚石颗粒,13、钢丝。
具体实施方式
27.实施例一:
2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稳定性烧伤创面电动磨削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成对设置的旋转部件,每个旋转部件连接磨头6,相邻磨头6的转动方向相异,当磨头6接触皮肤时,由于相邻磨头6与皮肤的摩擦力相抵,能够防止出现切线方向的力,实现高稳定性。
29.为了使相邻磨头6达到转动方向相反的目的,并使结构紧凑,本实施例的旋转部件采用齿轮2,各齿轮2依次啮合。齿轮2安装于转轴,转轴一端连接磨头6,磨头6与齿轮2同步旋转。
30.其中一个齿轮2为主动齿轮,其余齿轮2为从动齿轮,主动齿轮的转轴通过传动轴8连接动力源,在动力源驱动作用下主动齿轮带动各从动齿轮旋转。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动力源采用电机9,电机9连接开关11,开关11可以为脚踏开关。
31.齿轮2的个数根据实际磨削面积而定,以两组齿轮2为例,每组齿轮2有两个,同一组齿轮2的中心连线与另一组齿轮2的中心连线呈一定的夹角,以形成较大的磨削范围。
32.如图3所示,各齿轮2设置于壳体1内,壳体1为封闭的箱型结构,壳体1可安装手柄10以便于操作着握持。磨头6和电机9位于壳体1外不同侧。
33.由于人体皮肤并非平整表面,有很多骨性突起和生理凹陷,磨头6需要设计成不同的形状,以便满足各个部位的需求。本实施例的磨头6采用充气式结构,增加磨头6的适应性,减少磨头6的更换次数。
34.磨头6包括磨头主体和包裹于磨头主体外侧的弹性层,弹性层为软质材料,例如橡胶。弹性层设置充气孔,通过充气孔连接充气装置,充气装置能够使弹性层膨胀,从而改变磨头6整体硬度,以适用不同创面要求。
35.充气装置采用现有技术实现,例如充气泵,充气泵通过充气管连接充气孔。
36.弹性层表面嵌合若干磨削部,磨削部为硬质材料颗粒,例如如图4所示的金刚石颗粒12,或者,如图5所示的钢丝13。磨削部的类型根据实际创面要求选择。
37.壳体1安装光学成像装置,通过光学成像装置在磨削时获取创面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成像装置包括光学镜头7和光纤6,光学镜头7位于壳体1前方(以磨头6所在侧为前),光纤6穿过壳体1,光学镜头7通过光纤6连接控制系统,以将创面信息传输至控制系统处理。
38.本实施例的电动磨削装置还包括负压吸引通道3和冲洗通道4,负压吸引通道3和冲洗通道4均穿过壳体1,且负压吸引通道3和冲洗通道4的出口从壳体1表面伸出。通过负压吸引通道3吸取磨削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冲洗通道4用于冲洗创面。
39.负压吸引通道3连接负压源,冲洗通道4连接供水装置,负压源和供水装置均由控制系统控制。
40.实施例二:
4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稳定性烧伤创面电动磨削系统,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电动磨削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连接动力源、负压源、供水装置和光学成像装置。
42.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高稳定性烧伤创面电动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对设置的旋转部件,每个旋转部件连接磨头,相邻磨头转动方向相异;所述磨头包括磨头主体,磨头主体外包裹弹性层,弹性层表面分布磨削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烧伤创面电动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件包括齿轮,齿轮安装于转轴,各齿轮依次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烧伤创面电动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转轴连接动力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烧伤创面电动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件设置于壳体内,壳体安装光学成像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烧伤创面电动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穿过壳体的负压吸引通道和冲洗通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烧伤创面电动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连接充气装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烧伤创面电动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削部为硬质颗粒。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烧伤创面电动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颗粒采用金刚石颗粒或钢丝。9.一种高稳定性烧伤创面电动磨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电动磨削装置,负压吸引通道连接负压源、冲洗通道连接供水装置。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烧伤创面电动磨削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动力源、负压源、供水装置和光学成像装置均连接控制系统。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烧伤创面电动磨削装置及系统,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成对设置的旋转部件,每个旋转部件连接磨头,相邻磨头转动方向相异;所述磨头包括磨头主体,磨头主体外包裹弹性层,弹性层表面分布磨削部。本发明通过转动方向相异且成对设置的磨头实现磨头与皮肤的摩擦力相抵,防止出现切线方向的力,实现高稳定性。实现高稳定性。实现高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冉 万熠 王一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1.21
技术公布日:2022/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