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胆湿热型痹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539422发布日期:2022-09-16 23:27阅读:47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肝胆湿热型痹症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2.痛风性关节炎中医称为肝胆湿热型痹症,是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和其他组织中而引起病损及炎性反应,它多有遗传因素和家族因素,好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多见于拇趾的跖趾关节,也可发生于其他较大关节,尤其是踝部与足部关节。主要表现为关节的剧痛,常常为单侧性突然发生。关节周围组织有明显肿胀、发热、发红和压痛。作血尿酸检查可以确诊。应用药物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3.关于痛风性关节病的发病机理,许多学者普遍认为与多形核白血球有关。痛风时滑膜组织和关节软骨释放的尿酸钠晶体被关节液的白血球吞噬。白血球又破坏释放出蛋白酶和炎性因子进入滑液。酶炎性因子使关节中的白血球增多,于是有更多的吞噬了尿酸盐结晶的白血球相继破裂释放出酶和炎性成分,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导致急性滑膜炎和关节软骨破坏。尿酸在组织中的浓度很低,特别是体液ph值低时。当血尿酸浓度超过80mg/l时,即有尿酸盐沉积,常见部位为关节囊、软骨和骨端骨松质,亦可见于肾脏及皮下结缔组织。局部积聚过多,则形成痛风石。
4.痛风性关节病的药物疗法在临床上多用秋水仙碱1mg,每2小时1次,至症状控制或出现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或腹泻为止,一般服药12h后开始消肿,每天总量4~8mg。以后0.5mg,3次/d,1~2天后疼痛可完全消失。肾功能不良者每天药量不超过3mg,服药过程中,应查白细胞,减少时应减量或停药。对胃肠反应重者,可改用静脉注射,每次1~3mg,加入20ml生理盐水中慢注,需要时隔6~8h重复1次,注射时避免药液外漏。症状缓解后,可间断服用秋水仙碱0.5mg,3次/d,或用保泰松、吲哚美辛。禁食高嘌呤食物,多饮水;血尿酸高时,同上服用丙磺舒。


技术实现要素:

5.现行的治疗方法因疗程长,副作用等原因,治疗效果不理想。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肝胆湿热型痹症的中药组合物,本组合物具有清肝解毒,消炎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从而消除病症。
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肝胆湿热型痹症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按重量计包括:枸骨根30-70份;蔷薇根30-70份。
7.治疗肝胆湿热型痹症的中药组合物优选为,按重量计:枸骨根40-60份;蔷薇根40-60份。
8.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各组分需使用野生5年以上的植株。
9.治疗肝胆湿热型痹症的中药组合物的一种制备步骤为:以野生5年以上的植株作为原药材,将原药材洗净,晾晒2-3天,研磨成粉之后进行混合,以得到所述药物组合物,其
中,枸骨根和蔷薇根按重量份计均为30-70份。
10.进一步地,所述中药组合物使用方法为全日全剂50-80g。
11.治疗肝胆湿热型痹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另一种制备步骤为:直接选取晒干或烘干的药材,洗净,加水在锅中煮沸20分钟,然后沥取药汁;其中所述锅可以为铁锅、砂锅、不锈钢锅;所述中药组合物使用方法为待温后服用或代茶饮用。
12.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为枸骨根和蔷薇根的组合物,主要针对于治疗肝胆湿热型痹症,当关节肿胀较大时,可以增加蔷薇根的用量,蔷薇根利尿利湿,可以快速排出尿酸,阻止关节结节的形成;当关节疼痛较重、没有发生肿胀或者轻微肿胀时,可以增加枸骨根的用量,枸骨根可以祛风止痛。通过调节两者用量比例,针对不同病症。
13.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环保、经济、高效、无毒,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14.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
15.实施例1
16.取野生5年以上的枸骨根40份、蔷薇根40份,将上述两种原料药洗净并晾晒2天,研磨成粉之后进行混合,全日全剂50g。
17.实施例2
18.取野生5年以上的晒干或烘干的枸骨根40份、蔷薇根40份,洗净后,加入1公斤洁净清水,在铁锅中煮沸20分钟,然后沥取药汁,待温后服用或代茶饮用
19.实施例3
20.取野生5年以上的枸骨根50份、蔷薇根50份,将上述两种原料药洗净并晾晒2天,研磨成粉之后进行混合,全日全剂70g。
21.实施例4
22.取野生5年以上的晒干或烘干的枸骨根50份、蔷薇根50份,洗净后,加入1公斤洁净清水,在铁锅中煮沸20分钟,然后沥取药汁,待温后服用或代茶饮用
23.实施例5
24.取野生5年以上的枸骨根60份、蔷薇根60份,将上述两种原料药洗净并晾晒3天,研磨成粉之后进行混合,全日全剂80g。
25.实施例6
26.取野生5年以上的晒干或烘干的枸骨根60份、蔷薇根60份,洗净后,加入1公斤洁净清水,在铁锅中煮沸20分钟,然后沥取药汁,待温后服用或代茶饮用。
27.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治疗肝胆湿热型痹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枸骨根30-70份;蔷薇根30-7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枸骨根40-60份;蔷薇根40-6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枸骨根和蔷薇根均使用野生5年以上的植株。4.一种治疗肝胆湿热型痹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通过如下步骤制成:选择野生5年以上的枸骨根和蔷薇根作为原药材,将原药材洗净,晾晒2-3天,研磨成粉之后进行混合,以得到所述药物组合物;其中,枸骨根和蔷薇根按重量份计均为30-70份。5.一种治疗肝胆湿热型痹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直接晒干或烘干的重量份为30-70份的枸骨根和重量份为蔷薇根30-70份加入水中;在锅中煮沸20分钟,然后沥取药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为铁锅、砂锅、不锈钢锅。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使用方法为待温后服用或代茶饮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肝胆湿热型痹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中药组合物按重量计包括:枸骨根和蔷薇根,用本组合物具有清肝解毒,消炎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从而消除病症。从而消除病症。


技术研发人员:潘志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潘志勤
技术研发日:2022.06.10
技术公布日:2022/9/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