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抬高装置

文档序号:31596777发布日期:2022-09-21 06:27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肢抬高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下肢抬高装置。


背景技术:

2.烧伤一般指热力所引起的组织损害,这里的组织主要指皮肤和黏膜。当患者腿部烧伤后,腿部皮肤易产生红肿,严重者会出现焦痂,烧伤会导致体液大面积渗出及创面感染,通过涂抹药膏可以改善烧伤现象,现有技术中下肢涂抹药膏时,一般在患者脚踝处放置两个枕头,使患者腿部抬高一定高度,此时,患者小腿及大腿下端悬空,将药膏涂抹至患者腿部皮肤表面,但是药膏涂抹完,需要有一段吸收的时间,一般为1-2个小时,而枕头较为柔软,在腿部长时间压着枕头后,易使枕头变形,导致患者腿部下侧皮肤不自主的与床单接触,造成药膏与床单粘连,现有技术中也有使用支架进行抬高的,但是该支架高度不可调整,不能满足所有人使用需要,因此,需要对其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肢抬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4.一种下肢抬高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安装有框架,固定板上安装有立板,框架与立板之间安装有提拉装置,提拉装置上安装有限位装置;
5.提拉装置包括腿部放置环、定滑轮、绳索、线轮、轴承和转轴;
6.绳索首端连接在腿部放置环上,腿部放置环内圈设有硅胶软垫,定滑轮通过销轴与三脚架转动连接,三脚架上端与螺栓固定连接,框架内开设有通槽,螺栓穿过通槽延伸至框架外,螺帽旋拧在螺栓上,使定滑轮安装在框架上;
7.螺栓上套接有圆环,圆环下表面设有l形块,螺帽上表面设有l形槽,l形块卡接在l形槽内,圆环套在螺栓上,并下移,使l形块插进螺帽的l形槽内,使圆环与螺帽接触;圆环上对称设有左侧通孔与右侧通孔,螺丝穿过左侧通孔、螺栓和右侧通孔,螺丝末端安装有螺母;
8.绳索末端穿过定滑轮固定在线轮上,转轴安装在立板上,线轮通过轴承与转轴转动连接;
9.转轴上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的数量不少于六个,限位孔等距开设在转轴上;
10.限位装置包括横板、螺纹杆和把手;
11.横板安装在线轮侧壁,横板内开设有螺纹孔,螺纹杆连接在螺纹孔内,把手安装在螺纹杆上端,螺纹杆下端插进限位孔内,转动把手带动螺纹杆转动,并在横板上的螺纹孔内向下移动,直至插进转轴上的限位孔内,使线轮固定在转轴上。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治疗时医护人员或者患者家属转动线轮,可以调节患者下肢抬高的高低度,使患者下肢抬高时与固定板之间无障碍物,方便涂抹烫伤药膏,同时可保持抬高角度不变,不会
出现下肢烫伤皮肤与床单接触的问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图1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圆环、l形块、螺帽和l形槽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固定板,2、框架,3、立板,4、提拉装置,401、腿部放置环,402、定滑轮,403、绳索,404、线轮,405、轴承,406、转轴,5、限位装置,501、横板,502、螺纹杆,503、把手,6、右侧通孔,601、螺栓,602、螺帽,7、s形花纹,8、限位孔,9、圆环,10、l形块,11、l形槽,12、左侧通孔,13、螺丝,14、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19.请参阅图1-4,一种下肢抬高装置,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上安装有框架2,固定板1上安装有立板3,框架2与立板3之间安装有提拉装置4,提拉装置4上安装有限位装置5;
20.提拉装置4包括腿部放置环401、定滑轮402、绳索403、线轮404、轴承405和转轴406;
21.绳索403首端连接在腿部放置环401上,腿部放置环401内圈设有硅胶软垫,定滑轮402通过销轴与三脚架转动连接,三脚架上端与螺栓601固定连接,框架2内开设有通槽,螺栓601穿过通槽延伸至框架2外,螺帽602旋拧在螺栓601上,使定滑轮402安装在框架2上;
22.螺栓601上套接有圆环9,圆环9下表面设有l形块10,螺帽602上表面设有l形槽11,l形块10卡接在l形槽11内,圆环9套在螺栓601上,并下移,使l形块10插进螺帽602的l形槽11内,使圆环9与螺帽602接触;圆环9上对称设有左侧通孔12与右侧通孔6,螺丝13穿过左侧通孔12、螺栓601和右侧通孔6,螺丝13末端安装有螺母14;
23.此处通过将圆环9与螺帽602卡接,并将圆环9通过螺丝13二次固定,起到二次保险作用,避免长时间使用后,螺帽602与螺栓601之间松动,造成螺栓601、三脚架和定滑轮402从框架2上脱落,导致患者腿部受伤;
24.绳索403末端穿过定滑轮402固定在线轮404上,线轮404的两侧分别加工有s形花纹7,增大手与线轮404之间的摩擦力,转轴406安装在立板3上,线轮404通过轴承405与转轴406转动连接;
25.转轴406上开设有限位孔8,限位孔8的数量不少于六个,限位孔8等距开设在转轴406上;
26.限位装置5包括横板501、螺纹杆502和把手503;
27.横板501安装在线轮404侧壁,横板501内开设有螺纹孔,螺纹杆502连接在螺纹孔内,把手503安装在螺纹杆502上端,螺纹杆502下端插进限位孔8内,转动把手503带动螺纹杆502转动,并在横板501上的螺纹孔内向下移动,直至插进转轴406上的限位孔8内,使线轮404固定在转轴406上。
28.工作原理:
29.参阅附图所示,使用时,将该装置固定在患者病床上,医护人员或者患者家属按照
图1中箭头方向将患者的脚掌穿过腿部放置环401,将患者的脚踝处搭接在腿部放置环401上,根据患者腿部烫伤部位选择抬高的高度,若烫伤部位位于大腿,则抬高的高度要大一些,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大腿下侧涂抹药膏,抬高时,医护人员或者患者家属转动把手503,把手503带动螺纹杆502向上转动,当螺纹杆502从限位孔8内脱离后,医护人员或者患者家属转动线轮404,则绳索403缠绕在线轮404上,绳索403通过定滑轮402使腿部放置环401向上提,可以使下肢抬高;
30.调节至合适的高度后,保持线轮404不动,转动把手503,把手503带动螺纹杆502转动,并在横板501上的螺纹孔内向下移动,直至插进转轴406上的限位孔8内,使线轮404固定在转轴406上,固定下肢抬高的高度,此时便可将烫伤药膏夫西地酸乳膏涂抹于患肢上。
31.在烫伤治疗初期,为避免患肢感染溃烂,也会采用下肢抬高的方法避免患肢与床单接触,烫伤治疗初期抬高的时间更长,一般为7~10天,该装置同样适用烫伤治疗初期,并不局限于上药使用;也可用于下肢骨折抬高使用,下肢骨折抬高时,可以促进下肢静脉回流,以促进骨折断端淤血、肿胀吸收消退,并且还能够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技术特征:
1.一种下肢抬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上安装有框架(2),固定板(1)上安装有立板(3),框架(2)与立板(3)之间安装有提拉装置(4),提拉装置(4)上安装有限位装置(5);提拉装置(4)包括腿部放置环(401)、定滑轮(402)、绳索(403)、线轮(404)、轴承(405)和转轴(406);绳索(403)首端连接在腿部放置环(401)上,腿部放置环(401)内圈设有硅胶软垫,定滑轮(402)通过销轴与三脚架转动连接,三脚架上端与螺栓(601)固定连接,框架(2)内开设有通槽,螺栓(601)穿过通槽延伸至框架(2)外,螺帽(602)旋拧在螺栓(601)上;螺栓(601)上套接有圆环(9),圆环(9)下表面设有l形块(10),螺帽(602)上表面设有l形槽(11),l形块(10)卡接在l形槽(11)内,圆环(9)上对称设有左侧通孔(12)与右侧通孔(6),螺丝(13)穿过左侧通孔(12)、螺栓(601)和右侧通孔(6),螺丝(13)末端安装有螺母(14);绳索(403)末端穿过定滑轮(402)固定在线轮(404)上,转轴(406)安装在立板(3)上,线轮(404)通过轴承(405)与转轴(406)转动连接;转轴(406)上开设有限位孔(8),限位孔(8)的数量不少于六个,限位孔(8)等距开设在转轴(406)上;限位装置(5)包括横板(501)、螺纹杆(502)和把手(503);横板(501)安装在线轮(404)侧壁,横板(501)内开设有螺纹孔,螺纹杆(502)连接在螺纹孔内,把手(503)安装在螺纹杆(502)上端,螺纹杆(502)下端插进限位孔(8)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抬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轮(404)的两侧分别加工有s形花纹(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肢抬高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安装有框架,固定板上安装有立板,框架与立板之间安装有提拉装置,提拉装置上安装有限位装置;治疗时医护人员或者患者家属提拉装置,可以调节患者下肢抬高的高低度,使患者下肢抬高时与固定板之间无障碍物,方便涂抹烫伤药膏,同时可保持抬高角度不变,不会出现下肢烫伤皮肤与床单接触的问题。床单接触的问题。床单接触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8.16
技术公布日:2022/9/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