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奶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3488阅读:9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仿生奶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婴儿哺乳用具,现在婴儿使用的橡皮奶头为中心轴对称的长圆柱型,喂养婴儿时,仅仅是唇粘膜的的接触,缺少乳房和母亲的体温感觉,当用这种奶头吮吸时,口腔不得不张得较大,因为颊肌要用得较多,只要小孩吮吸,即可使奶水喷射至咽后,进入喉咙,而不是通过舌头和下颌的升高,降低及有规律地向前向后运动与颊部的来回蠕动的作用使婴儿吸吮乳汁,这样婴儿的吸吮动作不能得到充分训练,由此可造成以后的牙颌畸形和下颌后缩,这样会因为颌骨发育不足造成以后的牙齿萌出障碍和排列不齐等,另外,由于口张的大在吸奶时会同时造成增加增加空气吸入量以致引起奶后打嗝和吐奶。
本实用新型就是要设计一种橡皮奶头,使人工喂养时达到母乳喂养同样的生理功能。设计依据是哺乳时的基本生理学知识,母乳喂养时,婴儿上下龈垫分开,舌头前伸象塞子一样,使得舌与下唇总保持接触颊肌交替的收缩和松弛,使下颌沿平滑的髁突有规律的向上向下向前向后运动从而使婴儿获得乳汁,同时还需考虑口腔之外的区域使婴儿感到母乳乳房的温暖。
其具体设计方案是仿母乳哺乳橡皮奶头结构分为两部分1乳头部,乳头部形态为扁长球柱形,形同真乳头,吮吸时变压后的形态。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的三视图中1所示的形状,乳头的形状为左右对称,上下不对称,其橡皮壁要比现行的奶头稍厚强度加大,以便保持吸吮时形态与真的奶头相似,又乳头后的球状部是形同人体乳房的乳晕乳体部,见图1、图2、图3的2。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由于婴儿的吮吸功能是一种本能的生理反射作用,通过吮吸乳头获得乳汁,同时又是对婴儿的一种心理满足又能对口腔及颌面部的发育作为功能性刺激,这些功能与婴儿在吮吸母体乳头时的情况如图4、5,对比,基本上相同,仿母乳哺乳用的橡皮奶头的形态,完全伤造人乳乳头在婴儿口腔吸吮时的形态采用它能够达到正常的吸吮时的生理反射作用,使婴儿颌面部发育正常。仿母乳哺乳用的橡皮奶头,由于在奶头下面有不规则的球状部,使婴儿吮吸时口唇与之紧贴在一起,见图4、5使婴儿感到如同母亲的乳房一样温暖和抚爱,使婴儿更加快乐。同时纠正了目前,由于橡皮奶头前部与瓶口底结合处有空隙而使吮吸乳汁时带入空气并造成婴儿奶后打嗝和吐奶的现象,本仿母乳哺乳用的橡皮奶头是根据中国儿童口腔颌面部特征研究的结果,中国儿童的颌面部突度比较大,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乳头及球状部适合我国儿童面型发育的特征。


图1本实用新型奶头的主视图,图2本实用新型奶头的侧视图,图3本实用新型奶头的俯视图,图4母乳哺乳图,图5采用本实用新型奶头的哺乳图。图中1乳头,2球状体。
本实用新型实现是根据设计形状制成模具,然后采用橡胶注塑成形。也可以用其他无毒与橡皮感相似的弹性塑料成形。
权利要求1.本实用新型系仿乳哺乳用的橡皮奶头,其结构特征是分为两部分(1)乳头部为扁长不规则圆球形,乳头分左右、上下左右对称;(2)乳头下部的球状部是形同人体的乳晕乳体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橡皮奶头,其特征是奶头的材料可选用橡胶或无毒的弹性塑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系仿母乳哺乳用的橡皮奶头,现在的橡皮奶头是中心轴对称的长圆柱形,用它哺乳由于吸乳时主要靠颊肌吸造成牙颌畸形,下颌后缩,牙齿萌发障碍排列不齐,且吸吮时易吸入空气造成打嗝和吐奶。本新型乳头的特点就是采用母乳哺乳时乳头在口腔中的形状,即乳头为扁长球柱形状,左右对称,乳头下面的球状部形同人体的乳晕和乳体部。用它喂奶,婴儿口腔的动作形似母乳哺乳,使婴儿口腔颌部发育正常,卫生、愉快,适于尽快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A61J17/00GK2042354SQ8820364
公开日1989年8月9日 申请日期1988年2月29日 优先权日1988年2月29日
发明者赵增禄 申请人:北京市海淀区中北医疗器械技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