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骨科复位外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5031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骨科复位外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医疗器械,它不仅可以用来有效的治疗各种骨折,特别是四肢长骨骨折,还可以用来进行肢体畸形的矫正和肢体的牵引延伸。
众所周知,在骨折端上下部位穿以骨针,在露出体外的骨针上加上复位外固定器,进行骨折端器械复位和固定的疗法,是近半个世纪才发展起来的先进医术。本人查阅了有关资料(见“骨科复位固定器疗法”一书,孟和、黄克勤著,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出版),美国霍夫曼~(RaOur HOffmann)曾于1938年发明了“骨整复器”,其结构是在长度可调的复合螺杆的二头,装上球状关节,再与骨针夹持器相连,骨针端则被夹持在夹持器上。通过调节螺杆的长度和球状关节的方向,带动骨针(骨折端),在多平面内进行对线复位,然后加以固定,使骨折端得以良好愈合。在当时,这是比较先进的器械了,直到今天仍有人在使用。但结构复杂、笨重、附件多、体积大,影响伤员带器练功和医护人员的护理,其对骨针的位置有严格要求,调整困难,对骨折端的固定力过大,致使骨折端缺乏应有的应力刺激,常常成为延迟愈合的因素。我国研制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是在1976年才开始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孟和发明的“胫腓骨骨折复位固定器”,成功的治疗了不少骨折伤员,已被广大骨科医务工作者所接受,其优点是复位和固定兼得,稳定性好,可以带器练功。不足之处是结构仍感复杂,调整上不够灵便,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其复位功能主要靠压板通过压迫伤员皮肤和肌肉,作用在骨折端上,作用力大小和方向不易掌握,时间一长,伤员患处易出现压疮,甚感痛苦,再说压板固定后可能自行移位,增加了护理人员和伤员练功的负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新型复位外固定器,力争满足下列要求
1、结构简单,易于拆卸和组装;2、体积小,重量轻,不妨碍伤员带器练功和便于携带,注意减小对患处的遮挡面积,以便于护理;3、灵活性好,各机构有相对独立性,便于分别调整,分别固定,以减小顾此失彼之弊端;4、整复与固定兼得,不用手法复位,也不用压板、夹板、石膏筒和棉织带等附件,直接用器械带动骨针进行复位和固定,减少伤员之不适感,便于练功;5、尽量满足肢体生物力学要求等。
上述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式解决的。(见附图)设计一种多功能骨科复位外固定器,主要由伸缩螺杆〔5〕、伸缩器〔9〕、多轴向旋转固定机构和锁针机构 组成,其特征是,所说的多轴向旋转固定机构是由相对独立,可以分别围绕x、y、z三轴旋转(当然也可组合旋转),并可分别加以固定的导板〔1〕、直角架〔7〕和伸缩器〔9〕及其固定机构〔3〕〔6〕〔8〕组成。使用时;先松开各固定机构,将已穿好之骨针,锁进锁针机构,再锁紧各固定机构。然后用本器械对骨折端进行各种移位的复位,即根据临床骨折端的移位情况,顺序调整三套转位机构,调整好一个,固定一个,再调下一个,防止顾此失彼。例如松开固定机构〔3〕,则装有锁针机构的导板〔1〕可绕x轴转动一个角度,通过骨针带动骨折端,在y~z平面内平移或转动一角度,从而使该平面的骨折端的剪切移位(二个导板同向旋转)、角移位(二个导板反向旋转)得以复位。松开固定机构〔6〕,则载有导板的直角架〔7〕可绕y轴转一角度,同理可使骨折端在x~y平面内的移位得以复位。此时,虽然导板也随之转动了一角度,但不改变其原旋转平面内已调好之倾角。同样,松开固定机构〔8〕,则载有导板和直角架〔7〕之伸缩器〔9〕可绕z轴转动一角度,用以辅助矫正骨折端之各种移位。当骨折端对位、对线满意后,牢固锁紧各固定 机构,从而使骨折端得以正确复位和固定。
骨折端的轴向拉伸或挤压是用伸缩螺杆〔5〕配以伸缩器〔9〕来完成的。为了简化机构提高刚性(稳定性)伸缩螺杆〔5〕最好由一根杆状零件构成,其二头分别制有螺纹,且方向相反。当扭动伸缩螺杆〔5〕时,可带动上下二个伸缩器〔9〕同时相对(或相背)运动,通过骨针带动骨折端做轴向拉伸或挤压动作,位置调好后,用固定机构〔8〕锁紧即可。
为了适应骨折端的位置不同、骨针穿得不准确以及所需骨针数量不同的安装要求,在导板〔1〕的纵向还可制出导向槽,使锁针机构可沿槽调整、移动位置;为了保证导板〔1〕有足够的刚性,导槽最好制在导板〔1〕的二头,中间不开槽;为了提高锁针可靠性,防止复位固定后,锁针座〔2〕自行转动,可在锁针机构的锁针架〔4〕的背针一面制出与导板〔1〕之导槽相配合的凸起物。
附图给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其中


图1是总体外观图,图2是它的俯视图(其上有4组锁针机构)。因其结构一目了然,原理和使用方法同上不再累述。
本实用新型基本达到了上述之设计目的,尤其是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方便、灵活、可靠,稳定性好,易于掌握,特别是省去了各种附件,仅靠本实用新型即可完成复位和外固定工作。本实用新型可单侧使用,单侧联用,也可双侧使用;可用半钉螺纹针,也可用贯穿螺纹针;特别适用于开放性、闭合性、新鲜性、陈旧性以及粉碎性等各种四肢长骨骨折,一般一次即可完成各种移位之复位和固定工作,均可达到满意效果,经临床使用,各项指标都明显优于其他器械,例如其“解剖复位”率可达90%以上,实为一种比较理想的多功能骨科复位外固定器。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骨科复位外固定器,由伸缩螺杆[5],伸缩器[9]多轴向旋转固定机构和锁针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多轴向旋转固定机构,是由相对独立、可以分别围绕x、y、z三轴旋转,并可分别加以固定的导板[1]、直角架[7]、和伸缩器[9]及其固定装置[3]、[6]、[8]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伸缩螺杆〔5〕由一个杆状零件构成,其二头分别制有螺纹,且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外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导板〔1〕上制有可供锁针机构轴向调位的导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导槽,制在导板〔1〕的二头,导板中间不开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固定器,其特征在于锁针机构中的锁针架〔4〕的背针一面上制有能与导板〔1〕的导槽相配合的凸起物。
专利摘要一种多功能骨科复位外固定器,可有效地治疗四肢长骨的各种骨折,还可用来进行肢体畸形的矫正和肢体的牵引延伸。其由二头制有双向螺纹的螺杆、可沿螺杆轴向做相对(或相背)运动的二个伸缩器、可以分别围绕x、y、z三轴旋转和分别加以固定的转位机构以及锁针机构等组成,其不需用附件即可方便、灵活地对骨折端的各种移位进行准确的复位和可靠的固定。本器械结构简单、轻便、可靠、造价低、对位效果好、伤员痛苦少、便于带器练功。
文档编号A61B17/56GK2062211SQ8920565
公开日1990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1989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1989年5月17日
发明者孙卫国, 孙红 申请人:孙卫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