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弱视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5297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综合弱视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对于儿童眼睛常见疾病,中心注视型和旁中心注视型弱视的治疗,主要是采用单一的光栅刺激仪或感应仪。光栅刺激仪是由干电池供电的微型直流电机通过齿轮之间的啮合传动黑白条栅盘旋转,其结构复杂,稳定性差,易于出故障,而且动物图形无固定颜色。对视细胞色视功能刺激差,治疗效果受到影响。感应仪通常是用台灯来代替,由人来控制台灯亮一分钟,然后每秒闪动一次。由于它完全是通过人工进行时间控制使之闪烁,很难掌握治疗时间和达到治疗效果,故此,这两种单一仪有效率仅为56~83%,治愈率低于60%,并只能各治一种类型的弱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稳定性好的综合弱视治疗仪器。
本实用新型的要点是它由视觉功能刺激装置,电子闪烁装置和黄斑感应装置三部分组成。视觉功能刺激装置是通过交流同步微电机直接驱动红、白条栅盘每分钟旋转一圈,条栅盘前面有红绿兰动物图形供患几描绘。电子闪烁装置是由多谐振荡器产生频率为1~20HZ的脉冲信号,驱动点亮8~20个红色发光二极管LED0黄斑感应装置是由延时电路的单结晶体管产生电压脉冲,使二极管D4及晶体三极管BG5导通,与BG5集电极相串联的继电器J2得电,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晶体三极管BG5处于恒流状态,同时多谐振荡器产生频率为1HZ的脉冲信号,与多谐振荡器相接的晶体三极管BG3及继电器J1处于通、断状态,控制后象灯亮30~60秒后,一亮一灭连续闪烁。
本实用新型是治疗各种类型弱视的综合治疗仪器,它克服了单一仪只治一种弱视的缺点和手工操作所带来的稳定性差,准确度低,治疗效果不佳的弱点。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方便,综合使用有协同提高疗效等优点。是医院眼科,中小学保健站等必备的仪器设备,易于掌握和推广应用,其有效率为97%,治愈率为8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方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叙述。
当本实用新型的电源开关K1闭合后,兰灯DX1亮,整机得电。开关K2闭合,绿灯DX2亮,视觉功能刺激装置通电,交流同步电机D工作,驱动光栅盘旋转。此时患儿面对仪器距眼28cm左右而坐,用弱眼集中注视旋转的光栅,同时用有色玻璃笔按光栅前面的动物图形反复描绘规定的时间。开关K3闭合,黄灯DX3亮,电子闪烁装置工作,以晶体三极管BG6~9为主要部件构成的多谐振荡器产生脉冲信号,经晶体三极管BG10射级输出驱动可发出红光,波长为620~700A0的发光二极管LED0其频率范围的调整由电位器W2和晶体三极管BG6、BG7完成。使用时,病人需距装置30cm对坐,用弱视眼集中注视闪烁的红光,完成规定的时间。开关K4闭合,红灯DX4点亮,黄斑感应装置工作,此时12伏直流电源通过电位器W1、电阻R1及电容C4对电容C4充电,当电压上升至单结晶体管BG4峰点电压时,单结晶体管BG4击穿导通,此时电阻R4电压突然上升,当升至大于1.4V时,二极管D4及晶体三极管BG5导通,继电器J2线圈得电,J2的常闭触点J2-1断开,常开触点闭合,晶体三极管BG5的偏置电压由电阻R5、二极管D5及电阻R6支路的分压UR6供电,使晶体三极管BG5处于恒流状态,保证J2线圈不失电。与此同时,J2常开触点J2-2闭合,以晶体三极管BG1、BG2为主要部件构成的多谐振荡器产生脉冲信号,使晶体三极管BG3和继电器J1处于通、断状态,控制与双向可控硅G和限流电阻RX相接的触点J1-1动作。后象灯(白炽灯)XD的动作是,当开关K4接通,红灯DX4亮,150W的后象灯泡点亮持续30~60秒,然后随着触点J1-1动作而一亮一灭,使用本装置时患儿距感应灯(后象灯)30cm左右对坐,用弱视眼集中注视黑色铁片中心的黄点标志。感应灯点灯,注视30~60秒之后,灯泡自动以60次/分闪烁,完成规定的时间后,关闭黄斑感应装置。灯泡XD的点亮持续时间是通过电位器W1进行调整的。
图3中的1为条栅板,2为发光二极管LED,3为黑色铁片,4为白炽灯泡,5为灯罩,面板下部为开关和指示灯。
权利要求一种由视觉功能刺激装置电子闪烁装置和黄斑感应装置组成的综合弱视治疗仪,其特征在于a、视觉功能刺激装置是通过交流同步微电机直接驱动红、白光栅盘每分钟旋转1圈,条栅盘前面有红绿兰动物图形,b、电子闪烁装置是由多谐振荡器产生频率为1~20HZ的脉冲信号,驱动点亮8~20个红色发光二极管LED,c、黄斑感应装置是由单结晶体管产生电压脉冲,使二极管D4及晶体二极管BG5导通,与BG5集电极相串联的继电器J2得电,常开触点闭合,晶体三极管BG5处于恒流状态,同时多谐振荡器产生频率为1HZ的脉冲信号,与多谐振荡器相联的晶体三极管BG3及继电器J1处于通、断状态,控制后象灯亮30~60秒后,再一亮一灭连续闪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治疗各种类型弱视的综合治疗仪器,它由三部分组成,视觉功能刺激装置是通过交流电机驱动条栅盘旋转,电子闪烁装置是由多谐振荡器产生脉冲信号,驱动点亮红色发光二极管LED,黄斑感应装置是由单结晶体管产生电压脉冲,多谐振荡器产生脉冲信号,控制后象灯亮30~60秒后,再一亮一灭连续闪烁。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其有效率为97%,治愈率为83%。
文档编号A61F9/00GK2049120SQ8921016
公开日1989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1989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1989年2月25日
发明者王振平, 林青云 申请人:王振平, 林青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