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电热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5679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用电热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取暖用品,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由电热元件组成的多用电热焐。
现有的取暖产品和设备种类繁多。以电为能源的取暖设备有空调器、电炉、电热毯等。其中,可供多人同时取暖的空调器和电炉,都是利用空气对流加热一空间,能源消耗极大。空调器成本高、使用环境要求严格,电炉有较强光和热,加热不均匀、使用不安全,不被广泛使用。电热毯的使用环境有其局限性,且220伏的交流电在电热丝的表面附近产生较强的交变电磁场,这种交变电磁场有害人体健康。
上述的各种取暖产品都有一共同的缺陷,即不能蓄热,也就是在切断电源之后,热量不能保持,取暖作用随即消失。这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的电取暖产品和设备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关断电源之后仍然能在一定时间内持续散发热量,从而方便使用的多用电热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削弱由于使用交流电源而在电热丝表面附近产生的有害于人体健康的较强交变电磁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如下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以220伏市电为电源,包括有电热元件和电源开关,其特征是有一蓄热层,该蓄热层由粘土烧结成型或采用水泥予制成型。蓄热层的中心有一孔,孔中放置电热元件。电热元件采用内热式电热芯。
接通电源,电能通过电热元件转换为热能,该热能一部分在由粘土烧结或水泥予制成型的蓄热层中蓄留,一定温度后切断电源,其内部蓄留的热量随之缓慢散发并能持续较长时间。
由于粘土和蓄热层的存在,对于交变电源在电热元件表面产生的较强交变电磁场以及较强光和热有过滤作用,因而不会对人体有害。
本实用新型相比已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可以带电使用,也可以在通电预热后切断电源,继续使用一定的时间,给使用者带来方便;2.发热均匀、表面温度变化缓慢,使用舒适、安全可靠。
3.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廉。
附图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蓄热层,2.电热元件,3.电源插头,4.孔,5.凹槽。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以220伏市电为电源,电热元件(2)为内热式电热芯,为提高可靠性,采用两只20w内热式电热芯并联,电源开关采用带有二极管半波整流的两档调温开关。蓄热层(1)由粘土烧结成型或采用水泥予制成型,外形可根据需要随意,附图所示为长方体,尺寸为45mm×80mm×130mm,重量约0.8公斤。在将粘土烧结或水泥予制成型时,在其中心位置,予留出用于放置电热元件(2)的孔(4),孔的一端为放置电源插头(3)的凹槽(5)。蓄热层(1)成型后,将电热元件(2)与电源插头(3)接线并插入蓄热层(1)的中心孔和凹槽,电热元件(2)的周围填入石棉纤维。
使用时,通电10分钟,电热焐表面温度从室温10℃上升为39℃,利用调温开关实现控温后的常温约为76℃,在不作任何保温时,断电后两小时内仍有余温约36℃。
将电热焐置于不同的地方,可以焐手、可以焐脚,也可以作为电热橙、电热孵化器等。
权利要求1.一种由电热元件(2)组成的多用电热焐,其特征是有一蓄热层(1),所述的蓄热层(1)由粘土烧结成型或用水泥予制成型,蓄热层(1)的中心有一孔(4),孔(4)中放入电热元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焐,其特征在于,在孔(4)的一端,有一凹槽,凹槽中放置电源插头(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热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热元件(2)为两只20w内热式电热芯并联。
专利摘要一种由电热元件组成的多用电热焐,其特征是有一蓄热层,蓄热层的中心孔中放置电热元件,所述的蓄热层由粘土烧结成型或采用水泥预制成型。本实用新型可以带电使用,也可以通电预热后,在不带电的情况下继续使用一定的时间。其散热均匀、能源利用率高、成本低、用途广泛、有利于人体健康。解决了原有电热取暖设备不能蓄热以及由于在取暖产品表面附近产生较强交变电磁场以及较强光和热,进而有害于人体健康的不足之处。
文档编号A61F7/00GK2053417SQ89215690
公开日1990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1989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1989年8月21日
发明者刘世龙 申请人:刘世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