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呼救药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0324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呼救药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呼救药盒。
一般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的病人突遇病情发作,通常随身带有急救药物,然而因无力自救,而导致生命危险。为解决上述现象,出现了各种报警急救药盒,病人发病时只要按动急救药盒上的按钮,药盒就会报警,寻求帮助。但目前的报警药盒的报警发声元件大都采用扬声器,为使扬声器正常发声又要有较多的放大元件,因而使报警药盒的体积增大,携带不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较小,报警声响的电子呼救药盒。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呼救药盒,包括盒体和报警装置,盒体分为放置急救药物的部分和固定报警装置的部分,在放置药物的部分上有盒盖,所述报警装置包括报警控制电路、信号发生电路、发声电路和电源电路,所述报警控制电路包括电容、电阻、可控硅和按钮开关,电阻和电容串联后与电源电路并联,可控硅与电容并联,其阳极与电容正极相连,控制极通过按钮开关与其阳极相连;所述电源电路串联有一与上述盒盖连动的开关;为减小本电子呼救药盒的体积,所述发声电路的发声元件采用压电陶瓷片,同时在该压电陶瓷片上可并联一电感,以增加其发声强度。
由于本电子呼救药盒采用压电陶瓷片作为报警发声元件,因而大大减小了体积,使本药盒携带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呼救药盒的主视图2是
图1的侧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
图1,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呼救药盒外形呈长方形,其盒体1分为二个部分放置急救药物的部分2和固定报警装置的部分3。如
图1图2所示,在放置药物的部分2上有一盖板4,该盖板4通过轴5与盒体1连接,盖板4可绕该轴5转动。该盖板4可由透明的材料制成。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报警装置部分的电路图。报警装置包括电源电路31、报警控制电路32、信号发生电路33和发声电路34。电源电路31由电池E和开关6串联组成,如
图1所示,该开关6位于盖板4下,与盖板4连动,当盖板4盖紧时,开关6闭合;而当盖板4打开时开关6断开。再参见图3,报警控制电路32包括电解电容C、电阻R1、可控硅SCR和按钮开关7,电解电容C和电阻R1串联,可控硅SCR阳极和阴极与电解电容C并联。可控硅SCR的控制极G通过一常开按钮7与其阳极A相连。报警控制电路32通过电解电容C的正极与电源电路31的电池E正极相连。信号发生电路33包括常用的音乐集成块IC及外围元件电阻R2。该信号发生电路33与报警控制电路32的电阻R1并联。发声电路34包括晶体三极管BG1和压电陶瓷片8,晶体三极管BG1对信号发生电路33来的信号放大后送入压电陶瓷片8推动其发声。为增加压电陶瓷片8的发声强度,压电陶瓷片8并联有一个电感L。
整个报警装置的工作如下在正常情况下,盒盖4盖紧,使开关6闭合,因开关7开启故可控硅SCR截止,电池E向电容C充电,充足后整个电路处于待用状态。一旦按钮开关7按下后,使可控硅SCR的控制极加上正向电压而导通,电池E通过可控硅SCR向集成块IC供电,使其工作,从而向三极管BE1提供信号,经放大后推动压电陶瓷片8发声,向外报警。在打开药盒盖4时;开关6断开各电路失电停止工作。

图1所示上述的各个电路均固定在报警装置的部分3,按钮开关7位于盒体1上表面。
考虑到有些病人常在夜间发病,在无照明的情况下无法从药盒中取出所需药品,如图3所示因此本实用新型还增加了一小电珠或高亮度发光二极管D,通过一个按钮开关9与电源相连。发光二极管D(如
图1所示)位于放置急救药物的部分2附近。该电珠或发光二极管D在夜间还可作为手电筒用,以方便老人夜间行动。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呼救药盒,包括盒体和报警装置,盒体1分为放置药物的部分2和固定报警装置的部分3,在放置药物的部分2上有盒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装置包括报警控制电路32、信号发生电路33、发声电路34和电源电路31,所述报警控制电路包括电容C、电阻R1、可控硅SCR和按钮开关7,电容C和电阻R1串联后与电源电路31并联,可控硅SCR与电容C并联,可控硅SCR的,控制极通过按钮开关7与其阳极相连;所述电源电路31串联有一与上述盒盖4连动的开关2;所述发声电路34的发声元件采用压电陶瓷片8,与该压电陶瓷片8并联有一电感L。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呼救药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电珠或发光二极管D,通过一按钮开关9与电源相连,并位于放置急救药物的部分2附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呼救药盒,包括盒体和报警装置,盒体上有放置急救药物的地方,所述报警装置包括报警控制电路、信号发生电路、发声电路和电源电路,所述报警控制电路包括电容、电阻、可控硅和按钮开关;所述电源电路串联有一与上述盒盖连动的开关;为减小本电子呼救药盒的体积,所述发声电路的发声元件采用压电陶瓷片,在该压电陶瓷片上并联一电感,增加其发声强度。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的体积大的缺点。
文档编号A61F17/00GK2106607SQ91229409
公开日1992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1991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1991年11月26日
发明者蔡敬义 申请人:蔡敬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