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式活动输液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2580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隐藏式活动输液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医疗用的输液架。
目前各医院所用输液架,大多数采用底座落地携动式,有铁木结构各种即在铁质底座(园盘式三脚)和木质十字托中央固定一垂直杆,杆上端置挂钩,需用时移架于病床旁,用网丝袋套装药液瓶吊于挂钩之上。这种结构的输液架体积大而且笨重,占地盘,耗费材料多、移动又不方便,且容易被拌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耗费材料少、不占地面、便于收藏的隐藏式活动输液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用以下方式来实现的。该输液架包括支座、活动导管、升降杆,有床沿固定器与支座铰连,支座上有支座槽,活动导管由销杆连在支座的支座槽处,在支座下部有固定在支座上的弹簧定位片,升降杆插在活动导管内,由紧固螺钉调节定位,升降杆上有输液瓶定位装置。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图2升降杆上部结构图;图3为
图1的A-A视图。
图中,1-支座,2-床沿固定器,3-紧固螺钉,4-螺栓,5-螺母,6-铆钉,7-弹簧定位片,8-销杆,9-活动导管,10-紧固螺钉,11-升降杆,12-瓶身定位环,13-瓶颈托杆,14-支座槽。
输液瓶定位装置是由瓶颈托环(13)和在其上的瓶身定位环(12)所组成,瓶颈托环(13)为一大一小两个,大环可以放置大滴液瓶、小环可以放置小滴液瓶,瓶身定位环(12)在升降杆(11)顶端为可作180°翻转式结构,它既可与大瓶颈托环(13)组成对大滴液瓶的定位固定装置,又可翻转180°后与小瓶颈托环组成小滴液瓶的固定装置。
使用时,将床沿固定器(2)套在床沿的角钢上,旋紧紧固螺钉(3),由于支座(1)是通过螺栓(4)和螺母(5)铰连在床沿固定器(2)上的,因此支座(1)可在床沿下作360°水平转动,以便在不用时将输液架藏于床底下面不占地盘,活动导管(9)由两端在支座(1)上的销杆(8)支撑,能以销杆为轴心,在支座槽(14)内作90°旋转,收藏于床底下时,活动导管(9)与支座(1)纵向成一直线(置于支座槽内),使用时,只要用手握住导向管(9)前端向上扶起绕销杆(8)旋转到与支座垂直(转90°)的位置,由铆钉(6)将一端固定在支座(1)底部,而另一端为自由端的弹簧定位片(7)在弹性力作用下能自动将活动导管(9)下端套卡住而定位,使活动导管(9)与支座(1)保持垂直,再将升降杆(11)拉升到需要的高度,并可将升降杆(11)在活动导管(9)内旋转到滴液瓶固定装置所需的位置时,通过紧固螺钉(10)旋紧定位。最后将滴液瓶颈插入瓶颈托环(13)内,瓶身由瓶身定位环(13)套住之后便可输液。用完后,将升降杆(11)收缩入活动导管(9)内,一手将弹簧定位片(7)的自由端向下压,使活动导管(9)下端脱离弹簧定位片(7)的套孔后,另一只手握住活动导管(9)顺时针绕销杆(8)旋转,使活动导管(9)与支座槽(14)并拢,再将支座(1)绕螺栓(4)旋转,收藏于床底。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长期固定在底沿,不用时收藏于床底不占空间位置,使用时能迅速安装好,且小巧轻便,易于制造推广,必受医院欢迎。
权利要求1.一种隐藏式活动输液架,包括支座(1)、活动导管(9)、升降杆(11),其特征在于有床沿固定器(2)与支座(1)铰连,支座(1)上有支座槽(14),活动导管(9)由销杆(8)连在支座(1)的支座槽(14)处,在支座(1)下部有一端固定在支座(1)上的弹簧定位片(7),升降杆(11)插在活动导管(9)内,由紧固螺钉(10)定位,升降杆(11)上有输液瓶定位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活动输液架,其特征在于输液瓶定位装置是瓶颈托环(13)和在其上的瓶身定位环(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藏式活动输液架,其特征在于瓶颈托环(13)为一大一小两个,瓶身定位环(12)在升降杆(11)顶端为可作180°翻转式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医疗用的输液架。它包括支座、活动导管、升降杆,有床沿固定器与支座铰连,支座上有支座槽,活动导管由销杆连在支座槽处,在支座下部有一端固定在支座上的弹簧定位片,升降杆插在活动导管内,由紧固螺钉定位,升降杆上有输液瓶定位装置。本实用新型固定在病床的床沿上,不用时可收藏于床底不占空间位置,使用时能迅速从床底拉出安装好,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文档编号A61M5/14GK2124714SQ9221719
公开日1992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1992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1992年6月24日
发明者郑兆杰 申请人:郑兆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