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音治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8064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医五音治疗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五音声调式的“角”、“徵”自然音声波,循经脉穴位无创伤性地输入人体,诱发相应内脏肝、心振荡、共振引起血脉疏通的一种自然疗法装置。中医五音指的是“宫、商、角、徵、羽”,并有“宫动脾。商动肺、角动肝、徵动心、羽动肾”之说。
人体内的疾病,中医理论认为是气滞淤凝,肝血淤阻,经脉闭塞所致,即现代医学的微循环功能障碍,血管收缩舒张不协调,一般治疗方法,服用解痊药或活血化淤和通经活络,这样往往针对性不强,药物附作用较多,或者药物注射介入疗法,存在消毒不严的感染问题,虽然按摩,针炎有一定疗效,但受其技术熟程度和场所之限制,不易为人人所掌握,同样存在消毒和感染问题,而且对病人一定的痛苦。目前已有的“音乐电疗”未能按人体十二经脉脏腑的相应频率感应提供声音源,显然针对性不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自然音声波治疗装置,它具有针对性强,无创伤,无药物负作用,简便易行的、个人携带方便的自然治疗兼保健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由含有角、徵声调式固体集成音片LH9300构成的音声源,采用电源为二节5号干电池串联,电压3伏和D9014的集成电极电路,此电路作为音频荷载,音频变压器的匝数比为100匝/1800匝,次级输出幅度提高18倍,合音声波循经脉穴位输入人体,引起相应内脏共震,达到治病的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电源[1]为两节5号干电池相串联。5号干电池的电压均为1.5V。在此线路中设置开关[2],发光二极管[3]作为电源指示灯与电阻[4]相串联,电阻[4]的阻值为500Ω,在线路中并联入固体集成角、徵音片[5],其型号为LH9300,由电位器[6]控制音强的大小,电位器[6]的型号为10k,集成电极电路[7]为音频荷载,型号为D9014,音频变压器[8]为5×5mm的铁粉蕊,原匝数为1000匝,用0.15mm的漆包线制作,另一边的匝数为1800匝,以0.06mm的漆包线制作,通过压器[8],幅度提高18倍,音频变压器[8]与电容器[9]相连霎,电容器[9]的型号为C1000P,并接入氖泡[10]作为输出治疗极[11]的指示灯,通过音频变压器[8]的次级输出两端,一端与治疗极[11]的中心铜条相接,另一端与治疗极[11]的周边相接,铜条与周边间以塑料填充,整个电路被固定在塑料盒壳中,体积为130×35×20mm,便于使用和携带。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下面结合图2,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医五音治疗器配置电源[1]为两节5号干电池,启动开关[2],发光二极管[3]被点亮,表明电源已被接通供电,把治疗极对准穴位,调动电位器[6],控制固体集成角、徵音片的音量大小,通过音频荷载集成电路[7]为一级输出,经过音频变压器[8],将一及输出放大18倍为二级输出,同时氖管启辉,表明二级输出正在在工作,以此达到治疗的目的,此时治疗极接触的周围皮肤有振索索的感觉。
权利要求1.一个由固体集成角、徵音片[5]、音频荷载集成电路[7]音频变压器[8]和治疗极[11]组成的治疗装置,其特征是固体集成角、徵音片[5]和电位器[6]相接,通过音频变压器[8]音强放大,通向治疗极[11]输出。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音频变压器以铁粉蕊制作,线圈的匝数比为100/1800。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音频的二级输出与治疗极[11]相连接。
4.按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有的电子原件均被固定在塑料的外壳之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音频治疗疾病的装置,它是由固体集成角、徵音片、音频荷载集成电路,音频变压器,治疗电极等电子元件组成,并配备电源及其开关和指示灯,以固体集成角,徵音片为音声源,通过音频变压器,使其幅度提高18倍,在线路中接入电位器,控制音频强度的大小,由治疗极向人体穴位输入角、徵音频,达到治疗目的。
文档编号A61N1/32GK2181957SQ9323296
公开日1994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1993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1993年12月27日
发明者郑新水, 郑连金, 郑良河, 余金表 申请人:福建省永春县红十字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