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的外壁组织用的扩张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4351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人体解剖学的外壁组织用的扩张器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分开人体组织用的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使外壁组织与内部结构组织分开以扩张人鼻的鼻通道的装置。
人们经常遇到鼻通道内部阻塞而造成呼吸更加困难。此种阻塞的例子是通常由鼻子受伤引起的隔膜偏离、由变态性反应引起的鼻内组织的肿胀以及由普通感冒引起的鼻子症状。紧接鼻孔入口内部的鼻孔下部称为前庭。前庭向内变窄到一个称为鼻瓣的狭窄的颈状区域。鼻瓣后面的鼻通道重新变宽。鼻阻塞通常发生在鼻瓣处到鼻瓣可能基本上被闭塞的点。通常,鼻瓣处的侧壁(即部分围绕鼻通道的外壁组织)是疏松的,结果在呼吸过程的吸气部分期间外壁组织被吸入而达到基本上或完全闭塞通过鼻通道的空气通道,特别是如果存在此种阻塞的话。
鼻通道的闭塞对于遇到这种情况的人显然是一种刺激和可能的伤害。特别是,长时间的持久的用嘴呼吸可能由于吸入外来粉粒而刺激肺部,如果呼吸通过鼻子,上述情况本来是可以避免的。鼻通道的闭塞在夜间特别不舒服,因为对于许多人在睡觉时用嘴呼吸是不舒服的。鼻闭塞可能导致睡眠失调、睡眠不正常或打鼾,或这些情况兼而有之。此外,存在此种状态的人可能常常醒来,因为他们不容易吸入足够的氧。
在鼻通道中的阻塞原因属于构造问题如隔膜偏离或鼻瓣开孔异常狭小的场合和对呼吸的后果相当严重的场合,通常救助于外科手术以矫正鼻通道的畸形。但是,外科手术是昂贵的,并可能不能最终解决问题。在原因是变态反应或普通伤风时,另一种常用的替代方法是药物喷射以减小沿鼻通道的伴随的组织肿胀。这种治疗常常不足以解决问题,长期使用还可能对组织本身有伤害后果。
由于采用这些方法存在上述缺点,已经试图利用称为鼻扩张器的机械器具以扩大鼻通道。此类扩张器有两种,一种是有效地推开鼻通道侧壁以扩大鼻通道的内部类型,另一种是有铲地拉开这些侧壁的一部分的外部类型。要求插入鼻通道的内部类型可能刺激鼻通道并造成痒的感觉。由于在人的鼻通道内遇到的大量几何结构问题,这些鼻扩张器常常必须为每个特定使用人特别设计。外部鼻扩张器或者牢固地附着在使用人鼻子上(拆去时要求帮助)但可以调整拉开外壁组织的力,或者可以拆去地附着在使用人鼻子上但属于不可调整的单体物件,它提供的拉开外壁组织的力决定于该单体结构。前者难于拆去,并难以调整而提供一种合适的力,这种合适的力使外壁组织足够膨胀而又不需要在做到这一点时防止脱落用的机械配置,在通常使用时不会碰歪,等等。
单体的外部鼻扩张器已经有为此开发的设计,它们对待扩张的组织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向外拉力而没有不舒适的感觉,而且它们也能相对容易地安置就位用作扩张器而仍然相当容易地拆去。这后一特点是在扩张器中利用带压敏胶粘剂的含弹力物体来完成的,而通过在扩张器两端的适当几何结构可以防止使扩张器从皮肤上分离的剥离力,这种剥离力是由在用此类胶粘剂附着在皮肤上的该扩张器下面邻接的皮肤的运动所产生的。一种可能性是在扩张器主体内使用弹性部件,其长度短于包括它们的主体的长度,使得将此种弹性部件的位置集中在该主体内而使弹性部件的每端与相应的主体端部隔开。这种可能性示于由B.C.Johnson在1994年1月19日提交的顺序号为08/183,916的题为“鼻扩张器”的早期的未决的美国专利申请中,该专利参考结合于此。实际上,主体端部的超过弹性部件端部的部分用作主体延伸部,它们阻止在这些弹性部件两端产生的剥离力。不幸的是,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单个地安置弹性部件,这既费钱又易产生差错。
另外,在扩张器对置两端处的超过弹性部件两端的扩张器主体的中心端部部分在制造期间可以切去,使得端部边缘往回到过短的弹性部件的两端,或者更为实用的是,弹性部件不是短而定位,它能够在被切割成单元长度之前的延伸到扩张器主体长度,在切割成单元长度时要切去中心端部部分。这将留下主体的侧向延伸部而在其中没有任何弹性部件部分,而这些侧向延伸部在这种切割后将延伸到超过弹性部件的两端,这在W.J.Doubek,D.E.Cohen和B.C.Johoson于1993年4月20日提交的顺序号为08/070,554的题为“鼻扩张器”的早期的未决的美国专利申请中得到描述,该专利参考结合于此。但是,其中描述的扩张器两端的几何结构中使用的防止扩张器从皮肤上剥离的附着的延伸部限制可能的可以使用的端部形状,而且因为这些延伸部延伸超过扩张器至体中的弹性部件,它们在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某些材料浪费。这种状况可以减轻,方法是消除被切去的任何中心端部部分,代之以仅仅提供弹性部件和侧部延伸部部分之间的释放切口(relief cuts)。但是,这样一种配置将造成未切去的中心端部部分的小量剥离,就像以前的型式中那样。形成的剥离的中心端部将附着与戴用人的鼻子接触或靠近的物体、捕集灰尘、变得不雅观、产生痒的感觉等等。
此外,由于皮肤上存在延伸部会导致减少蒸发从而使这些延伸部下的皮肤积累一些水份,这会削弱这些部位处的构造。在拆去扩张器时,扩张器延伸部和皮肤之间的力从主要是剥离力变为主要是剪切力,由于延伸部上使用的压敏胶粘剂的性质,这种剪切力的数值要大得多,因此在从皮肤上拆去这些延伸部期间引入数值更大的剪切力有可能会损伤变弱的皮肤。
另一方面,省去在弹性部件和邻近的扩张器侧部部分之间的延伸部或任何释放切口会导致弹性部件到达扩张器的端部最边缘。由扩张器中弹性部件产生的沿扩张器从端部边缘到端部边缘的基本上恒定的弹力导致在通常用途中由于扩张器下面皮肤的运动而出现剥离力,在大量的扩张器用途中这些力足以造成扩张器端部开始从其下面的使用人皮肤上脱落。因此,需要一种单体的扩张器结构,这种结构能在制造中减少浪费,允许扩张器端部自由设计,并减少从使用人皮肤上分离扩张器时损伤皮肤的危险。
发明概述本发明提供一种扩张器,这种扩张器在使用中倾向于使它在力的作用下所接合的人体的外壁组织受力而彼此离开。该扩张器包括一个具有一对间隔开的端部表面的拉带(托带,桥筋,truss),两端部表面如果彼此相向地受力就会产生一个倾向于分开这些表面的恢复力。这些端部表面具有附着于其上的接合机构,它们可以充分地接合这些外壁组织的暴露表面,以克服那些恢复力而保持接合。该恢复力部分由至少一个在拉带的对置两端的端部边缘之间延伸的厚度选定的第一弹性带提供,该弹性带在邻近这些端部表面处有多个凹槽,这些凹槽的深度超过弹性带厚度的至少三分之一而方向横穿弹性带。这些凹槽可以在拉带中靠近弹性带的对置端部边缘处分成两组,最深的凹槽最靠近两端,而其它凹槽在序列中向着拉带的中央相继变得越来越浅。在拉带也可以提供一个第二弹性带,与第一弹性带隔开,也延伸在其两端部边缘之间,该第二弹性带也有设置在其中的凹槽。
附图简述

图1表示包括鼻子的人脸的一部分和一个体现本发明的与该鼻子接合的扩张器的视图;图2A表示图1中所示本发明的部件分解图;图2B表示图2A的一部分的局部图;图3表示图1中所示的人脸的同一部分没有扩张器时的视图;图4表示从图3的视图截取的截面图,示出鼻子处于通过鼻通道的空气流相当小的状态;图5表示与图4类似的截面图,具有通过鼻通道的可以觉察到空气流;以及图6表示从图1截取的截面图,具有通过鼻通道的可以觉察到的空气流。
优选实施例详述图1中示出体现本发明的扩张器10。图示的扩张器用作与鼻12有关的鼻扩张器,鼻12是人脸部分14的一部分。
在图2所示的扩张器的分解图中可以看到扩张器10的构造中所用的元件。如图中所见,扩张器10包括一个整件的或单体的拉带部件16,该部件16有一条基底材料18,后者有一个第一端部区20和一个第二端部区22,两个端部区由中间区段24联接。为了少盖住使用人皮肤以使使用人舒适,中间区段24的宽度小于第一端部区20和第二端部区22的宽部。基底材料18最好用聚酯纤维品制成,后者能使使用人鼻12上的皮肤相当容易地与大气交换气体,以便在使用期间尽可能增加舒适和减少刺激。一种制造基底材料18的合适的非织造的由射流喷网法制成的100%聚酯纤维品可从E.I.duPont Nemours公司买到,商品名称为SONTARA。当通过纤维品的轴向(machine direction)(MD)或经纱相对于横向(XD)或纬纱进行测定时,SONTARA纤维品通常具有大约2∶1比例的断裂强度性能。此外,当通过对相等的力沿纤维品的横向和轴向得到的拉长进行测定时,SONTARA纤维品通常具有大约3∶1的拉长百分率比例。纤维品的轴向平行于基底材料18的纵向。
拉带16还包括弹性机构26,固定在基底材料18的第一侧面28上。弹性机构26包括第一弹性带30a和第二弹性带30b。第一弹性带30a有一个第一端部41a和一个第二端部42a。第二弹性带30b有一个第一端部41b和一个第二端部42b。第一和第二弹性带30a和30b都是用聚合物材料制成的。例如,由E.I.Dupont Nemours公司提供的工业级的双轴取向的聚酯如MYLARA型被发现是合用的,该材料被切割成宽度约0.080英寸至0.135英寸而厚度为0.010英寸的坯料。使用刚才叙述的相当薄的聚合物材料作为每个第一和第二弹性带30a和30b提高每个带围绕其纵向的扭转挠性,后者取决于实际使用的带的宽度。
在每个第一和第二弹性带30a和30b中示出三个凹槽43a、43b和43c的序列。最靠近每个第一和第二弹性带30a和30b的两末端的凹槽43a是最深的凹槽,例如在一个长2.60英寸宽0.135英寸的弹性带中该凹槽通常离最靠近它的弹性带端部向内0.15英寸,其深度为该弹性带的厚度的80%至100%,通常为厚度的90%至100%。该例子中用43b标示的向内的下一个凹槽每个安置在向中部靠近0.10至0.20英寸处,其深度为弹性带厚度的60%至90%,通常为70%。最后,用43C标示的每个序列中最靠近弹性带中部的最后一个凹槽通常向中部又靠近0.10至0.20英寸,其深度仅为弹性带厚度的40%至70%,通常为约40%。
在序列中可以包括向对应的弹性带中部更靠近地延伸的其它凹槽,对每个凹槽可以使用不同的深度。在凹槽序列中使这些凹槽向着中部逐渐变浅的效果是从其中部开始沿每个弹性带的两半个长度单调地减小或削弱有效弹性常数。最深的凹槽减小有效弹簧常数最厉害,因此将它们设置在带的端部,这在减小弹性带端部处由于带的弹力和其下面皮肤的运动而产生的脱离力方面是十分有效的。当向着带的中心移动时深度较小的其它凹槽在每个位置上较少地减小弹性常数,从而沿从弹性带两端向着中心的方向给出逐渐增大的有效弹性常数。结果,使用人鼻子的外壁组织上的所需拉力可以通过材料类型、长度、厚度和宽度来设定,以便在那些组织上提供所需拉力而同时将其足够地减小从而(如将要描述的)避免在这些带的端部下面的压敏胶粘剂和附着胶粘剂的皮肤之间产生不需要的脱离力。
第一和第二弹性带30a和30b通过界面胶粘材料的第一和第二挠性带31a和31b固定到基底材料带18的第一侧面28上。第一界面胶粘材料带31a有一个第一端部33a和一个第二端部34a。第二界面胶粘材料带31b有一个第一端部33b和一个第二端部34b。第一和第二界面胶粘材料带31a和31b在其平面图中具有同样的形状和尺寸,分别像第一和第二弹性带30a和30b在其平面图中的形状和尺寸一样。
第一弹性带30a通常胶粘材料带31a在靠近基底材料带18的中间区段24的第一边缘32处固定到基底材料带18上。第二弹性带30b平行于第一弹性带30a而与其间隔开,并通过胶粘材料带31b在靠近基底材料带18的中间区段24的第二边缘36处固定到基底材料带18上。如上所述,第一和第二弹性带30a和30b的取向基本上彼此平行并基本上平行于基底材料带18的纵向。每个界面胶粘材料带31a和31b最好是一种如由明尼苏达矿业和制造公司提供并可从该公司买到的牌号为3 M1509的丙烯酸压敏生物兼容转移带胶粘材料或一种由Betham公司提供并可从该公司买到的牌号为1368B的丙烯酸压敏生物兼容转移胶粘材料。
拉带16还包括一个挠性的顶部材料带38,该带有一个第一端部区39、一个第二端部区40和一个中部区段47,该带在平面图中的尺寸和形状与基底材料带18在平面图中的尺寸和形状相同。顶部材料带38的底表面35包括一层胶粘物质48,后者铺展在该带的第一和第二端部区39和40上及中部区段47上。胶粘物质48是一种多孔的丙烯酸压敏生物兼容胶粘剂。顶部材料带38盖住第一和第二弹性带30a和30b及基底材料带18的第一侧面28,通过胶粘物质层48固定在侧面28上。
在由于被使用的拉带下面的皮肤的运动而使拉带受到弯曲的情况下,顶部材料带38有助于防止第一和第二弹性带30a和30b离开基底材料带18与界面胶粘材料带31a和31b。此外,顶部材料带38通过与基底材料带18一起在其主要平面内提供一种更刚硬的材料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基底材料带18,从而提供一种在几何结构上更为稳定的组合件,这使得安装和拆卸扩张器10更加容易。顶部材料带38最好是一种多孔的非织造材料,其上具有胶粘物质48如由明尼苏达矿业和制造公司提供并可从该公司买到的牌号为3M 1533的胶粘物质。
还与图2中的基底材料带18有关的是,该带的第二侧面44有一层胶粘物质46铺展在其上,包括铺展在该侧面的第一和第二端部区20和22并铺展在中部区段24上。胶粘物质46是一种多孔的丙烯酸压敏生物兼容胶粘剂。胶粘剂46被有用于使扩张器10与在其上面准备使用扩张器的外壁组织(图1中鼻12的外壁)的皮肤相接合。可以获得一种适合于制成基底材料带18的纤维品,其上带有胶粘物质46如由明尼苏达矿业和制造公司提供并可从该公司买到的3M1776材料。
胶粘物质46在使用前覆盖了一对隔离衬纸,包括第一隔离衬纸49和第二隔离衬纸50。这些隔离衬纸覆盖基底材料带18的第一端部区20和第二端部区22,第一隔离衬纸49的加长部分51和第二隔离衬纸50的加长部分52覆盖基底材料18的中部区段24上的胶粘物质46部分。第一和第二隔离衬纸49和50很容易从胶粘物质46上揭去。
如可从图3和图4中看到的,一个人鼻12包括第一鼻通道54、第二鼻通道56和一部分鼻梁58,鼻梁58延伸在第一和第二鼻通道54和56之间并在它们的外部。图4中鼻通道的状态是在呼吸周期的部分中发生的,其中通过小量的空气流,是属于既没有患涉及鼻通道症状的病又没有损伤鼻通道的人的鼻通道。因此,鼻通道54和56相当开放并易于通过空气流。
在呼吸过程中的吸气高峰期间,鼻内压力的稍许减小导致鼻外壁的稍许吸入。但是,如果鼻通道受伤导致鼻通道阻塞,或者鼻通道内衬组织或分别形成第一和第二鼻通道54和56的外侧上的外壁60和62的组织由于变态性反应或疾病而肿胀,那么吸气可以导致空气压力更加减小,因为当呼吸者试图深呼吸时通过变窄的鼻通道的空气速度增大了。如可从图5中看到的,外壁组织60和62倾向于更强烈地吸入到鼻通道中,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达到鼻通道变瘪到近似封闭。在吸气期间外壁组织60和62的如此吸入的部分是位于图1和3中用虚线表示的鼻通道骨和颅骨的端部与鼻通道54和56的入口之间的部分。外壁组织60和62的此种吸入结果进一步造成鼻阻塞。这种鼻阻塞状况的严重性取决于当事人的鼻瓣的狭窄程度。鼻扩张器10用于补救该鼻阻塞问题。
在使用中,在从鼻扩张器10上揭去第一和第二隔离衬纸49和50后,通过胶粘物质46将鼻扩张器10与鼻12的外壁组织60和62上的皮肤接合。图1和6表示鼻扩张器10这样安置在鼻12的外部皮肤上,使得中部区段24横跨鼻12的鼻梁58,通过胶粘物质46使第一和第二端部区20和22分别与第一和第二鼻通道54和56的外壁组织60和62保持接触。设置在鼻扩张器10的第一和第二端部区20和22上与中部区段24上的胶粘物质46将整件的或单体的拉带部件16可以拆去地接合在鼻12的外壁组织60和62与鼻梁58上。
当鼻扩张器10合适地安置在鼻12上时,第一和第二弹性带30a和30b的弹性,及这些带一旦在其端部受力而彼此对向时要恢复到其正常的平面状态的趋势,在外壁组织60和62上产生一个向外的拉力。这种向外拉力与吸气期间作用在外壁组织60和62上的吸入力相反,因此在该吸气期间能稳定住这些壁组织60和62的位置。基底材料18、界面胶粘材料31a和31b以及顶部材料38的挠性(柔性),与第一和第二弹性带30a和30b的弹性及由于它们厚度相当小而呈现的挠性一起,使鼻扩张器10能够密切地符合每个戴用人个人的鼻12的曲线形状,从而增加戴用人在使用期间的舒适性。弹性带30a和30b的相当小的厚度同时增加拉带部件16围绕其纵向的轴向扭转挠性,这进一步提高戴用人的舒适性并有助于保持胶粘物质46在戴用人鼻上的粘性。
另外,用作基底材料带18的纤维带的射流喷网法非织造织物结构,使得在基底材料18的厚度内能够具有有限的起主要作用的塑性的但稍许弹性的变形。这种变形性能使剥离力扩散通过该带,此种剥离力可能由于下述原因而产生(1)弹性带30a和30b恢复到其正常的平面状态的固有趋势,(2)那些弹性带和戴用人的鼻12之间的表面构型差异,以及(3)由于戴用人皮肤运动(如鼻子姿势)或与外部物体(如枕头)的接触而产生的传送给那些外壁组织和拉带部件16的剪切力、拉伸力、劈裂力或剥离力所引起的整件或单体的拉带部件16相对于外壁组织60和62的位移。此种剥离力易于使鼻扩张器10从戴用人的鼻12上偶然脱落。在扩散这些剥离力的过程中,基底材料带18起机械缓冲的作用,防止集中的力传递到胶粘物质46上并由此传递到戴用人鼻12的皮肤上。预防传递集中的剥离力显著地减小了由于胶粘物质46与扩张器10下皮肤部分分离而产生的痒的感觉,如果此种剥离力集中在鼻12的皮肤上,那么戴用人14可能会有痒的感觉。
由扩张器10产生的扩张力的范围,也就是由拉带部件16内的弹性带30a和30b的弹性产生的对外壁组织60和62的向外拉力已被发现具有5至50克或更大的适当范围。此种扩张力在10克以下对于帮助大多数戴用人在吸气期间显著地减轻鼻阻塞通常是不够的。但是,如果鼻阻塞为中等程度,扩张器10提供的小至5克的扩张力也使戴用人感觉到积极的效果。扩张力超过40克常常使此种扩张器的许多(虽然并非全部)戴用人稍许有逼迫而不舒服的感觉。因此,鼻扩张器10被制成在鼻通道54和56的外壁60和62上通常产生20至30克的扩张弹力,至少在从凹槽43a、43b和43c沿弹性带30a和30b向内的部位上。这些弹性带中的每一个提供该总弹力中的一部分。向外到扩张器10端部的这些凹槽处的扩张弹力如上所述是逐渐减小的,从而减小在扩张器10端部处遇到的剥离力。因为在整件的或单体的拉带部件16中使用的两个弹性带30a和30b基本上比例相等,其中设置的凹槽43a、43b和43c位置和尺寸基本相同,每个带30a和30b提供沿扩张器10长度的每个部位处产生的总扩张弹力的大约一半。
如可从图1和6中最清楚地看到的,由基底材料带18、界面胶粘材料带30a和30b、顶部材料38以及第一和第二弹性带30a和30b组成的整体拉带部件16在其一端包括一个第一扇贝形边缘70a,而在其另一端包括一个第二扇贝形边缘70b。第一扇贝形端部边缘70a是由基底材料带18的第一端部区20、顶部材料38的第一端部区39、弹性带30a和30b的第一端部41a和41b以及胶粘带30a和30b的第一端部33a和33b形成的。第一扇贝形端部边缘70b是由基底材料带18的第二端部区22、顶部材料38的第二端部区40、第一和第二弹性带30a和30b的第二端部42a和42b以及胶粘带31a和31b的第二端部34a和34b形成的。由于第一和第二扇贝形端部边缘70a和70b的相似性,为了理解两者只需要描述一个第一扇贝形端部边缘70a。
第一扇贝形端部边缘70a包括被一个缩进部分76a分开的两个凸出部72a和74a。凸出部72a和74a的凸出程度是由从匹配拉带部件16的材料的组合材料连续带制造扩张器10的过程中所用的切割模具设定的,在扩张器10中选定的凸出部分是分别由在胶粘材料带31a和31b的相应的第一端部33a和33b中的弹性带30a和30b的第一端部41a和41b形成的。因为弹性带的凸出部在最外部,所以从连续带切割一个拉带部件16的模具不需要浪费任何弹性带材料。从一个拉带部件16来的包含弹性带的凸出部闭匹配那些从下一个拉带部件16来的凸出部,因此在它们之间基本上不需要切去材料而在制造过程中基本上不损失材料。由于从弹性带中包含的凸出部来的缩进,在每个带两侧各有一个缩进部76a,以及弹性带外侧上的材料,每次切割时在相邻拉带部件部分之间该材料会有某些损失。但是,除了几乎消除弹性带材料的任何损失外,这些材料的损失显著地减少了。因此,在制造过程中在使用延伸到扩张器端部的连续弹性带方面的经济性是重要的。
这样,可以制造扩张器而在连续制造操作中没有不适当的浪费。但是,所示设计的些扩张器在使用中在其端部不会造成偶然的剥离,也就是不会由于面部姿势、睡眠时从枕头之类外部物体受到的力等原因而造成端部区从戴用人鼻子的皮肤上剥离。这是因为朝向扩张器的对置两端的弹性常数由于在该扩张器中设置的弹性带30a和30b端部处的凹槽43a、43b和43c而大为减小。因此,一种扩张器在高效制造过程中产生,它能将沿其长度的弹性常数设计到沿该长度各个部件处的所需值。
虽然本发明是参照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该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会认识到,可以在形式和细节方面进行变化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能够在人体解剖学的一个部分的外壁组织中引入分离应力的扩张器,所述扩张器包括一个拉带,有一对以所述拉带的对置两端部处的端部边缘为终点的间隔开的端部表面,所述拉带延伸在这一对端部边缘之间,使得如果所述间隔开的端部表面从初始位置彼此相向地受力,由此通过一个外加在所述拉带上的使间隔减小的力而显著地减小两端部表面之间的直接间隔,那么由于所述拉带中至少有一个延伸在其所述端部边缘之间的第一弹性带而在所述拉带中产生恢复力,所述拉带由于该恢复力而倾向于在所述端部表面之间恢复所述直接间隔,所述第一弹性带中在沿该带的选定部位处有多个凹槽,这些凹槽从带的一个侧面向内延伸以减小这些所述部位中每个部位处存在的所述第一弹性带的厚度,使这些所述部位处的厚度小于其两侧紧邻处存在的厚度;以及一个接合机构,附着在所述端部表面上并能够充分地接合外壁组织的暴露表面,克服所述恢复力而保持如此地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凹槽中至少有一个邻接每个所述端部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弹性带中有第一序列的凹槽,包括所述多个凹槽中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序列中的一个所述凹槽比所述第一序列中的其余凹槽要深并位于相对靠近所述端部边缘中选定的一个边缘处,所述第一序列中的其余凹槽每个定位成具有一个比沿所述第一弹性带离开所述选定的端部边缘的方向的前一个凹槽要小的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带还有一个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第一弹性带并与其间隔开的第二弹性带,所述第二弹性带有一选定的厚度并有多个凹槽,凹槽的深度超过该厚度的三分之一,其方向基本上垂直于所述量度。
5.根据权利要求2的扩张器,其特征在于,一个邻近所述端部边缘的凹槽在其0.2英寸以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张器,其特征在于,邻近所述端部边缘的所述凹槽的深度超过所述第一弹性带的所述厚度的8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序列中所述最深的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弹性带的所述厚度的80%,而且其中所述第一序列中沿离开所述选定端部边缘的方向的下一个凹槽的深度超过所述第一弹性带的所述厚度的6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弹性带中有第二序列的凹槽,包括所述多个凹槽中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序列中的一个所述凹槽比所述第二序列中的其余凹槽要深并位于相对靠近与所述选定的端部边缘对置的一个所述端部边缘处,所述第二序列中的其余凹槽每个定位成具有一个比沿所述第一弹性带朝向所述选定的端部边缘的方向的前一个凹槽要小的深度。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弹性带中所述多个凹槽中至少有一个邻近每个所述端部边缘。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弹性带中有第一序列的凹槽,包括所述多个凹槽中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序列中的一个所述凹槽比所述第一序列中的其余凹槽要深并位于相对靠近所述端部边缘中选定的一个边缘处,所述第一序列中的其余凹槽每个定位成具有一个比沿所述第二弹性带离开所述选定的端部边缘的方向的前一个凹槽要小的深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带除了其所述多个凹槽的位置处以外基本上每个部位都具有基本上选定的厚度,所述凹槽的深度超过该厚度的三分之一,其取向基本上垂直于所述拉带的量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凹槽中的每一个在所述部位处横跨所述第一弹性带的相应宽度而延伸。
全文摘要
一个具有拉带(16)的扩张器(10),有一对间隔开的端部表面(20,22),它们如果彼此相向地受力就在其间产生恢复力,该恢复力是由延伸在拉带(16)的对置端部(70a,70b)之间的弹性带(30a)产生的,弹性带的每个端部处有多个凹槽(43a,43b,43c)。这些凹(43a,43b,43c)超过带(30a)厚度的至少三分之一。在拉带(16)中也可以设置一个相似的第二带(30b)。
文档编号A61F13/02GK1152861SQ95193924
公开日1997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1995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1994年7月5日
发明者布鲁斯·C·约翰逊 申请人:创意设计与整合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