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牵引复位治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6697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牵引复位治疗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是一种脊柱骨伤及脊柱疾病的综合治疗机。
目前,治疗骨伤,骨关节病的器械有骨科牵引床,腰间盘治疗机等,还没有一套功能较完整的脊柱疾病综合治疗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进行水平对抗牵引,纵向施压及自身调整牵引复位的骨科多用器械。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法是在可倾斜的骨科治疗床的床板前部装设前牵引装置,中后部装设后牵引装置,中部装设有纵向施压装置,施压盘及施压柱的下压治疗机,使一张治疗床具有纵向倾斜,垂直加压施力,对抗牵引及自身调节牵引等多种功能。
本实用新型治疗脊椎骨伤及脊椎其它疾病。具有疗效快,效果好,一机多用,是一种较理想的骨科医疗器械。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示图;图3为施压盘剖示图;图4为滑片俯视图;图5为滑块剖示图。
本实用新型由床板1,床架2,翻转装置3,前牵引装置4,后牵引装置5构成,床板1的中部两侧面各有一条凹槽6,床板1上方有一个马蹄形杠7,马蹄形杠7的两个端头在凹槽6中,其横杠上套有套管8,套管8下部装有施压装置9,施压装置9的下端固定有全方位可调施压盘14,施压盘14内有T形凹窝,凹窝中装有滑片15,滑片15可在施压盘14中全方位旋转滑动,滑片15上有滑轨,滑轨上有滑块16,滑块16上有带内螺纹的圆孔,圆孔内有施压柱17,施压柱17带有螺纹,调整好两个施压柱17的位置和间距后将其拧紧,使滑块16,滑片15均固定在施压盘14内,施压柱17与施压盘14成为一体。施压装置9可由菱形框10,螺纹杆11,内螺纹管12及盘式调整器13构成,螺纹杆11分上下两根,其螺纹对称,上杆一端固定在菱形框10的上顶点,另一端在内螺纹管12内,下杆一端固定在施压盘14上,另一端在内螺纹管12内,内螺纹管12上有盘式调整器13,盘式调整器13正时针转动,使施压盘14下压,逆时针转动,施压盘14上提。马蹄形杆7可通过凹槽6在床板1上水平前后滑动,在凹槽6内的端头处有自锁装置,马蹄形杆7的两个竖杆有升降及自锁装置,套管8可在马蹄形杆7的横杆上滑动,并有自锁装置。治疗脊椎骨伤疾病时,可采用牵引装置进行对抗牵引,也可采用翻转装置进行自身调节牵引,也可以采用施压装置,通过施压柱在对抗牵引的同时纵向施力,以增加脊柱椎间关节间隙,达到脊椎骨脱位,骶骼关节错位,脊椎间盘突出等整复治疗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牵引复位治疗机,由床板1,床架2,翻转装置3,前牵引装置4,后牵引装置5构成,其特征在于床板1的中部两侧面各有一条凹槽6,床板1上方有一个马蹄形杠7,马蹄形杠7的两个端头在凹槽6中,其横杠上套有套管8,套管8下部装有施压装置9,施压装置9的下端固定有施压盘14,施压盘14内有T形凹窝,凹窝中装有滑片15,滑片15上有滑轨,滑轨上有滑块16,滑块16上有带内螺纹的圆孔,圆孔内有施压柱17,施压柱17带有螺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机,其特征在于施压装置9可由菱形框10,螺纹杆11,内螺纹管12及盘式调整器13构成。
专利摘要一种多功能牵引复位治疗机,是脊椎柱骨伤及脊柱疾病的综合治疗机,它由床板,床架,翻转装置,前牵引装置,后牵引装置构成,在床板的中部上方有一个马蹄形杠,马蹄形杠可在床板上水平前后滑动,其上装有由施压装置,施压盘,施压柱组成的施压器。本实用新型可采用牵引装置进行对抗牵引,采用翻转装置进行自身调节牵引,也可以采用施压器,通过施压柱在对抗牵引的同时纵向施力,以增加脊柱椎间关节间隙,达到脊椎骨脱位,骶骼关节错位,脊椎间盘突出等整复治疗目的。
文档编号A61F5/04GK2220851SQ9523073
公开日1996年2月28日 申请日期1995年4月6日 优先权日1995年4月6日
发明者张铁钢, 张铁军, 张殿波, 张铁男 申请人:张铁钢, 张铁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