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多功能治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2257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多功能治疗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它具有多种治疗功能,操作简单、携带方便,便于对疾病患者的抢救,为便携式多功能治疗器。
目前社会上使用的急救箱,体积大,各治疗器使用起来比较麻烦,特别是氧气瓶属钢制瓶,非常笨重,难于移动和携带,不利于野外及家庭对病人的急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向社会提供一种便于移动和携带的综合多功能治疗器,已适应野外及家庭对病人的综合治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集氧气瓶、药氧发生器、各种小型常用医疗器具于一体,合理按排位置,氧气瓶采用一种高分子聚合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全名ABS塑料,经高温熔化注塑成型的,它承受压力大,重量轻、光洁度高,随着科学的发展,以塑代钢、代木已在社会上广泛应用。该氧气瓶上端设一个园型托盘,围绕托盘设置药氧发生器、注射器、常备药、体温表等小型医疗器械。氧气瓶的出气管设一个限流三通阀、氧气经限流三通阀限流后进入药氧发生器、产生带药效的氧气供病人吸用,达到更有利的治疗效果。根据病情需要决定是否吸药氧或纯氧,园型托盘用一个园型外罩盖着。吸氧或使用各种小型医疗器械时将罩拧下即可操作,在瓶体颈部上设有充、放气阀,压力表、安全阀,能够保证反复灌氧使用。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由塑料氧气瓶,园型托盘,小型医疗器具贮藏室,贮藏室支架、药氧发生器、限流器、充气阀、放气阀、压力表、安全阀、输氧管组成。结构特征是氧气瓶的上端颈部与园型托盘相联,药氧发生器、贮藏室支架与托盘相接,瓶口上部是放气阀,放气阀与限流器相接,瓶口下部是压力表、充气阀,药氧发生器是由盛水室、盛药室组成,瓶内氧气经限流器进入药氧发生器的盛水室,湿化后再进入药室产生带药效的氧气,经输氧管供病人吸用。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附


图1、氧气瓶;2、氧气瓶园型托盘;3、药氧发生器;4、净化水;5、合成药物;6、三通限流出气阀;7、输氧软管;8、氧气瓶放气阀;9、医疗器械贮藏室支架,ABCDEF是各种医疗器械贮藏室;10、氧气瓶充气阀;11、压力表;12、背带;13、园型外罩。经氧气瓶充气阀(10)灌装一定安全压力的氧气,使用时将(8)放气阀打开,氧气经限流三通出气阀(6)进入(3)药氧发生器,氧气与(5)合成药物混合产生药氧经(4)净化水过滤后流向(7)输氧软管,供病人使用,当病人不需要吸药氧,只吸纯氧时,可关闭进入药氧发生器的通道,打开纯氧通道,氧气便直接进入输氧软管,供病人吸氧。各种小型医疗器械贮藏室的医疗器具供病人治疗时任选使用。
本实用新型集抢救病人的器具于一体,便于移动和携带,即能供氧,又能使用各种医疗器械对病人的治疗,是家庭、医院及野外对病人抢救用的多功能治疗器。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氧气瓶药氧发生器、常用小型医疗器具集一体,氧气瓶采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注塑成型,在氧气瓶的颈部设园型托盘(2),药氧发生器(3),医疗器械贮藏室与园型托盘相接,氧气瓶放气阀(8)与三通限流器(6)联接,瓶内氧气经限流器进入药氧发生器与合成药物(5)和净化水(4)混合后产生药氧气流入输气管(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主要是由氧气瓶,药氧发生器,常用小型医疗器具集一体,其结构特征是氧气瓶的上端颈部与圆型托盘相联,药氧发生器,小型医疗器具与托盘相接,瓶口的放气阀与限流器相接,瓶内氧气经限流器进入药氧发生器产生带药效的氧气再流入输氧管,供病人吸用,它既能给病人输氧又能利用各种医疗器具给病人治疗,体积小、重量轻、便于移动和携带,操作简单、使用安全,适合于对家庭及野外作业病人的多功能治疗。
文档编号A61M16/00GK2292568SQ9624823
公开日1998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1996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1996年11月6日
发明者于宗斌 申请人:于宗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