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姿直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7020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坐姿直背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治儿童坐姿不正早期驼背的直背器。
学龄儿童除睡眠时间外,约70%的时间都是坐位状态,相当一部分儿童由于没有很好地养成正确的坐姿习惯,从而引起胸椎过度后凸或侧凸,造成早期驼背,含胸率增加,并常由此引起近视或斜视。为纠正学龄儿童不正确坐姿,预防和治疗早期驼背,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9600868.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背姿矫正带”,其产品也已面市。该背姿矫正带由背形袋装设的两块矫正板、肩带和搭扣腰带所组成,对学龄儿童坐姿不正确引起的驼背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但是,经使用证明,这种背姿矫正带,由于矫正板较短,仅局限于上背部,加之肩带和搭扣腰带又不可能束得过紧,因而限制背曲的作用较小,防治儿童早期驼背的效果较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限制坐姿背曲作用强,防治儿童早期驼背效果好的坐姿直背器,从而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改进实现的,它包括两块矫正板、肩带和搭扣腰带,其要点在于它的矫正板较长,上端沿双肩向前胸弯曲形成弓形肩袢,下端向下延伸至3-4腰椎水平,背部与脊柱生理弯曲相应,并且两矫正板由软带相连。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斜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根据
图1、图2所示,图中2是矫正板,该矫正板较长,上端沿双肩向前胸弯曲形成弓形肩袢,为矫正板2增加了受力比较合理的受力点,使矫正板2对限制背曲的作用加强;矫正板2的下端向下延伸到3-4腰椎水平,增加了矫正板2的力学杠杆力度,更加强了矫正板2对限制背曲的作用,从而增强了预防和治疗儿童坐姿不正造成早期驼背的效果。两块矫正板2的背部与脊柱生理弯曲相应,其间用软带连接,儿童使用适应性好不感额外压力和引起疲劳。3是肩带,连接于矫正板2的肩和腰部之间,1是搭扣腰带,设置于矫正板2的下端。
上述所说矫正板2沿两肩向前胸弯曲的弓形肩袢,为了保证它的支点作用,同时而又应当避免压迫乳房,适应女姓儿童使用,所说弓形肩袢的下端以接近至胸骨角水平最为适宜。
本实用新型限制背曲作用强,有利于矫正不正确坐姿,预防和治疗学龄儿童因坐姿不正确而引起的早期驼背和功能性驼背效果好,从而使儿童脊背挺直,改善体形,保证身体正常发育。同时还可以使儿童因不正确坐姿引起的近视和斜视得以预防和改善。
权利要求1.一种坐姿直背器,包括矫正板2、肩带3和搭扣腰带1,其特征在于它的矫正板2较长,上端沿两肩向前胸弯曲形成弓形肩袢,下端向下延伸至3-4腰椎水平,背部与脊柱生理弯曲相应,并且两矫正板2由软带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姿直背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矫正板2上端弯曲形成弓形肩袢的下端接近胸骨角水平。
专利摘要一种坐姿直背器,包括矫正板、肩带和搭扣腰带,其特征是矫正板较长,上端沿两肩向前胸弯曲成弓形肩袢,下端向下延伸至3—4腰椎水平,背部与脊柱生理弯曲相应,两矫正板由软带连接。本实用新型限制背曲作用强,有利矫正儿童不正确坐姿,预防和治疗儿童早期驼背和功能性驼背效果好。
文档编号A61F5/01GK2321413SQ9724495
公开日1999年6月2日 申请日期1997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1997年11月27日
发明者刘刚, 李世伟 申请人:刘刚, 李世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