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7495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声刺激治疗仪。
声刺激是目前较理想的经络治疗方式,多声源又明显优于单一声源的治疗效果,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1133707A公开了这种治疗仪。在使用中发现,虽然其治疗效果较好,但存在两点明显不足一是由于采用脉冲电流驱动振头内衔铁作往复运动,敲击壳体产生振动,因而耗电多、效率低、振动力小、振头结构及工艺较复杂、造价高、可靠性差、不便维修;二是在一次治疗中,连续波与间歇波之间需进行定时、开启操作,需人监守,如病人自行操作,则破坏状态、影响效果,且间歇定时也不尽合理。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低耗、简单可靠、同时操作简便、定时合理的多声源治疗仪。
本发明由一台控制器经程序控制输出直流电流,在6个独立的偏心轮式振头中转换成机械振动,振头贴近人体(可隔内衣)将声波输入,以疏通气血、健身治病。
附图
为本发明控制器的线路图,其中略去了电源部分。
A1电路为工作定时,分为10’、20’、30’三档,其输出电平经R控制A3的工作;A2为连续一间歇转换电路,连续波定时为6’30”及13’两档,其输出电平的高低决定J1的触点1或2闭合;A3为间歇电路,其输出电平的高低决定J2触点的断开与闭合,定时为断开40”,闭合20”;A4为调压电路,调节RP可使输出电压在1.25~6V之间连续可调。
下面以工作定时30’、连续波13’为例,说明其工作程序开机后,A1输出高电平,A2也输出高电平,J1触点1闭合,Vcc不向A3供电它不工作,A4得电工作,输出连续电流驱动振头电机。13’后,A2输出低电平,J1触点1断开而触点2闭合,向A3及J2供电,此时A1仍向A3输出高电平,因而A3工作而A4改由J2供电。当A3输出20”高电平时,J2触点闭合A4得电工作当A3输出40”低电平时,J2触点断开A4失电不工作。如此反复间歇工作17’后,A1定时30’到时,输出低电平,A3受控也输出低电平,J2断开A4失电。A1及A2无放电回路,一旦输出低电平就不会翻回。这样,其工作程序为开机后连续输出13’,然后间歇输出17’,最后停机。
振头的结构及原理极简单,作文字说明如下在壳体内固定一只微型直流电机,电机轴上固定一个偏心轮,电机转动时偏心轮转动的离心力使壳体振动,当输入电压变化时,电机的转速变化,转速的高低决定振动频率及振动力的大小。
由于上述电路含有程序控制,使用时不必他人监守,也不必在连续振动后当人体气血积极流通时改变姿势,因而不会因破坏状态而影响疗效。同时,上述电路设定的定时、连续波与间歇波的配合及间歇时间,均是经反复实验得出的最佳时间,因而使用者不必自行摸索,即可达到最佳使用效果。并且,上述电路在无输出时耗电不足10mw,可相对较大地节约能源并延长元件寿命。
在振头中由于采用偏心轮旋转运动的方式,因而耗电低、效率高;由于振头结构及工艺简单而造价低、可靠性强且维修方便;由于振动力增强,使用时不必接触皮肤,隔内衣或防传染隔离罩也能将足够强的声波传入人体,就使治疗更方便,并可杜绝交叉感染的可能。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声源程序治疗仪,其特征是,由控制器及6个独立的振头组成,控制器可设定程序并输出可调压直流电流,在偏心轮式振头中转换成机械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仪,其特征是,其控制器可设定10’、20’、30’三档工作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仪,其特征是,其控制器可在连续输出后自动转换为间歇输出,连续输出时间设定6’30”及13’两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仪,其特征是,其控制器的间歇时间为输出20”、间隔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仪,其特征是,其控制器输出为电压1.25~6V可调的直流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仪,其特征是,其振头内固定一个微型直流电机,电机轴端固定一个偏心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声源程控治疗仪,控制器可作程序设定,并输出1.25~6V可调的直流电流,在6个独立的偏心轮式振头中转换成机械振动,分别将声波传入人体不同部位,达到健身治病的目的。
文档编号A61H23/02GK1216699SQ98103558
公开日1999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1998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1998年8月11日
发明者肖正一 申请人:肖正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