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恒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3769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输液恒温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恒温器,具体的说是设计一种可将所输药液控制在与人体体温相适应的温度,可提高输液质量,减轻病人输液痛苦的恒温器。
目前,输液是医疗中常用的给药方法之一,它是将治疗疾病的药物或营养药物溶解于蒸馏水中经过输液器,输入人体静脉血管,它是众多给药方法中应用最普遍,较为广泛的一种,因为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所以它比其它方法作用迅速,疗效好,但是,现有的输液均是在常温下进行,没有适当加温和恒温措施,尤其是冬季输液的温度与人们的体温相差很大,如果输入几瓶液体就会产生肢体发冷、麻木等不适应的反应,影响疗效,甚至还会加重病情。总之,现有的常温输液方法有待改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设计一种可使输液保持与人体温度相适应的输液恒温器,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主要由壳体(1)、PTC热敏电阻、壳盖(5)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1)上设有输液管卡口(2)、发光二极管孔(3)和电源插孔(4),壳体(1)内焊接有发热恒温电路,壳盖(5)扣盖在壳体(1)上。
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发热恒温电路结构为R的一端与PTC热敏电阻的一端和电源插孔(4)的一端连接,R的另一端与LED发光二极管的一端连接,LED发光二极管的另一端与PCT热敏电阻的另一端和电源插孔(4)的另一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它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利用它缩小了输液温度与人的体温之间的差距,可减轻病人的不适感,提高输液质量和治疗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图。
其中1、壳体,2、输液管卡口,3、发光二极管孔,4、电源插孔,5、壳盖,PTC、热敏电阻,LED、发光二极管,R、电阻。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它主要由壳体1、PTC热敏电阻、壳盖5组成,其结构是壳体1上设有输液管卡口2、发光二极管孔3和电源插孔4,壳体1内焊接有发热恒温电路,所述的发热恒温电路结构为R电阻的一端与PTC热敏电阻的一端和电源插孔4的一端连接,R电阻的另一端与LED发光二极管的一端连接,LED发光二极管的另一端与PTC热敏电阻的另一端和电源插孔4的另一端连接。壳盖5扣盖在壳体1上,利用输液管卡口2可将一次性输液器管的尾部卡入其内,本实施例中,R电阻值为5-15KΩ,还由于PTC热敏电阻的作用可使得本实用新型壳体1内的温度保持在25-35℃间,从而使得一次性输液器管内的输液温度保持在25-35℃间。
权利要求1.一种输液恒温器,它主要由壳体(1)、PTC热敏电阻、壳盖(5)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1)上设有输液管卡口(2)、发光二极管孔(3)和电源插孔(4),壳体(1)内焊接有发热恒温电路,壳盖(5)扣盖在壳体(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恒温器,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发热恒温电路结构为R电阻的一端与PTC热敏电阻的一端和电源插孔(4)的一端连接,R电阻的另一端与LED发光二极管的一端连接,LED发光二极管的另一端与PTC热敏电阻的另一端和电源插孔(4)的另一端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恒温器,它主要由壳体(1)、PTC热敏电阻、壳盖(5)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1)上设有输液管卡口(2)、发光二极管孔(3)和电源插孔(4),壳体(1)内焊接有发热恒温电路,壳盖(5)扣盖在壳体(1)上。它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利用它缩小了输液温度与人的体温之间的差距,可减轻病人的不适感,提高输液质量和治疗效果。
文档编号A61M5/44GK2363727SQ99205878
公开日2000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1999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26日
发明者张益民 申请人:张益民, 尹开清, 袁珍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