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鞋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4519阅读:6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矫正鞋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垫,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矫正功能且可提供穿着较为舒适的矫正鞋垫。



图1所示,一般正常人的脚掌内缘由后而前的骨骼结构依序具有踵骨1、距骨2、舟状骨3、第一楔形骨4及第一蹠骨5等,且该等骨骼概排列成弓型,即形成一悬空的足弓部6,该足弓部6前、后端着地的脚趾及脚跟在行、进、跑、跳间可发挥承受体重及平衡身体的功用,但是对扁平足患者而言,这些骨骼是呈直线排列,也没有上述足弓部6的形成,以致于脚跟与脚趾无缓冲空间承受体重及平衡身体,造成行动迟缓。另外,因车祸受伤或先天足部局部变形、异形,而造成这些骨骼的排列无法如正常人呈弓型时,就必须加以矫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不正常的足部穿着鞋时将足弓部拱起,以达到矫正目的且穿着舒适的矫正鞋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矫正鞋垫,是以发泡材质制成,且对称于足部构造依序设有一前端部、一弓部及一后端部,该弓部至后端部间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内边墙及一外边墙,其特点是一隆起部,是由该鞋垫顶面朝外部突出适当高度且呈圆弧状,该隆起部的一始端位于前端部与弓部衔接处,而一终端位于内边墙前端顶缘,且由该始端朝终端延伸时以缓和的弧面渐渐爬升,该终端的高度大于始端,藉该隆起部的设置可使足弓部被拱起而达到矫正目的,且在该鞋垫底面的弓部内侧位置处设有一弯弧部,该弯弧部的截面呈内凹圆弧,且该弯弧部沿鞋垫长方向而由内边墙前端延伸至弓部与后端部衔接处,藉该弯弧部的设置可达到节省材料及缩短加工时间,而在鞋垫后端部底面设有有开口朝下且具单向开口的一凹孔,该凹孔中装设有一吸震元件,藉该吸震元件的设置可提供穿着时的舒适性。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矫正鞋垫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正常人体足部内侧骨骼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仰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隆起部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弯弧部截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穿着示意图。
如图2、3、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矫正鞋垫,该矫正鞋垫10是以EVA(Ethylene-Vinylacetate,乙烯乙酸乙烯酯)、PU(Polyurethane,聚氨基甲酸酯))或其它橡(塑)胶发泡材质一体成型制成,在对称于足部构造依序设有一前端部11、一弓部12及一后端部13,且由该弓部12至后端部13间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内边墙14及一外边墙15,在约对称于弓部12的顶面上设有一隆起部16,配合图5所示,而在弓部12底面上设有一弯弧部17,在对称于后端部13的底面设有开口朝下且具单向开口的一凹孔18。该前端部11呈平板状,而该弓部12是以圆弧构成朝内凹入状,且该内边墙14及外边墙15是呈纵向延伸状,其前端141、151是对称于前端部11与弓部12衔接处,而其后端142、152则互相衔接成一圆弧部,以供足部的后跟限位,而隆起部16是由鞋垫10顶面朝外部突出适当高度且呈圆弧状,该隆起部16的一始端161设于前端部11与弓部12衔接处,而一终端162位于内边墙14前端顶缘,且其是由该始端161朝终端162延伸时以缓和的弧面渐渐爬升,最后并与内边墙14内侧面顶缘衔接,而终端162的高度大于始端161(如图6、图7所示)。如图5、图7所示,弯弧部17的截面呈内凹圆弧,而其底面形状概呈弯月形,是沿鞋垫10长方向而由内边墙14前端141延伸至弓部12与后端部13衔接处,而凹孔18呈圆孔状,该凹孔18中装设有一吸震元件20,该吸震元件20可为乳胶、硅胶等具弹性的材质所构成,且该吸震元件20底面与鞋垫10底面齐平,凹孔18设置的位置、数目可依需要而调整,以达到较佳的吸震目的。
藉上述的鞋垫10构造,如图8所示,当足部穿设在鞋垫10上时,足掌可平贴于前端部11上,而隆起部16可将足部的弓部向上拱起,使得足弓部前、后端的脚趾及脚跟呈着地状态,而足弓部呈悬空状,如此,在行、进、跑、跳间可发挥承受体重及平衡身体的功用,而且可达到矫正目的。另外,弯弧部17呈朝鞋垫10内部凹入形态,所以不但可节省原料,且在鞋垫10成型时,因厚度削薄而可缩短加工成型的时间,也具有强化弓部12结构强度的功用,同时,吸震元件20的位置恰位于后端部13,可提供足后跟的缓冲弹性,在穿着时具有较佳的舒适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矫正鞋垫,不但具有矫正扁平足或足部的局部变形,而可在行、进、跑、跳间发挥承受体重及平衡身体的功用,且因该鞋垫10可套设在不同的鞋子内部使用,可减少购买专门矫正用的鞋子的费用,因此不但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且还具有可矫正、降低成本、穿着较为舒适的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矫正鞋垫,是以发泡材质制成,对称于足部构造依序设有一前端部、一弓部及一后端部,该弓部至后端部间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内边墙及一外边墙,其特征在于该矫正鞋垫还设有至少一隆起部,该隆起部是由鞋垫顶面朝外部突出且呈圆弧状,该隆起部具有一设于所述前端部与弓部衔接处的始端,及一位于所述内边墙前端顶缘的终端,该始端与终端之间形成一渐渐爬升的弧面,且终端的高度大于始端,并且在该鞋垫底面的弓部内侧位置处设有至少一弯弧部,该弯弧部的截面呈内凹圆弧,且该弯弧部是沿鞋垫长方向延伸并由所述内边墙前端延伸至弓部与后端部衔接处,而在该鞋垫底面设有至少一开口朝下且具单向开口的凹孔,该凹孔中装设有一吸震元件。
专利摘要一种矫正鞋垫,在鞋垫顶面设有一隆起部,该隆起部是由鞋垫顶面朝外部突出且呈圆弧状,在鞋垫底面的弓部内侧位置处设有至少一弯弧部,并且在鞋垫底面设有凹孔,利用该隆起部可使足部获得矫正目的,而利用该弯弧部可达到节省材料、减短加工时间的目的,另外,在该凹孔中装设一吸震元件,可在穿着时产生较佳的舒适性。
文档编号A61F5/14GK2384597SQ9921863
公开日2000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1999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1999年8月11日
发明者杨文宾, 郭文龙, 吴承勳 申请人:财团法人鞋类设计暨技术研究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